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生态环境 > 体验生态旅游 乐享自然之美

体验生态旅游 乐享自然之美

来源:人民日报 | 时间:2024-11-01 16:25:21 | 点击:392


近日,国家林草局、文旅部联合推出河北坝上森林草原、江苏滨海湿地、四川大熊猫寻踪、西藏国道318、新疆阿勒泰千里画廊等14条特色生态旅游线路。

2018年起,国家林草局先后推出两批共20条全国特色森林旅游线路、45个全国森林旅游新兴品牌。此次与文旅部共同推介,将推动生态旅游产品供给和市场需要的有效对接,促进林草和旅游进一步融合发展,为大众旅游出行增加更多选择,不断丰富和提升生态旅游体验。

这批线路覆盖了14个省区,涉及世界遗产、各类自然保护地以及国有林场等生态旅游地130余处,涵盖了自然风光、少数民族风情、红色文化和各类历史遗迹等,串联起中国自然景观中最精华、最具特色的部分,集中展示了具有国家代表性的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等生态景观,展现了美丽中国的多姿多彩,是人们走进自然、感受自然的纽带。

近年来,中国以各类自然保护地为依托的生态旅游迅猛发展,2023年全国生态旅游的游客量达到25.31亿人次,包括生态体验、生态养生、户外运动等在内的新业态新产品不断涌现、长足发展,生态旅游越来越成为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关链接:14条特色生态旅游线路简介

一、河北坝上森林草原生态旅游线路

线路历史人文资源丰富,是清代皇家以森林草原为特征的“木兰围场”皇家猎苑,是以“三北”工程为代表的生态文明建设成就展示地,是艰苦创业的塞罕坝精神发源地。

二、辽宁魅力辽东·山海有情生态旅游线路

线路位于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是候鸟迁徙途中重要的栖息地和辽宁东部重要的水源涵养地,集山岳观光、避暑度假、休闲养生、文化体验、滨湖漫游、科普教育于一体。

三、江苏滨海湿地生态旅游线路

线路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的重要补给站,是世界自然遗产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和湿地鸟类生物多样性展示区,是滨海休闲度假、科普教育目的地,集休闲观光、康养运动、科普宣教于一体,可开展森林体验、湿地游览、运动赛事、科普研学等活动。

四、浙江“两山”共富生态旅游线路

线路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诞生地,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典型示范地,是全国避暑休闲、精品民宿的聚集地和森林康养的适宜体验地,也是全国森林古道的主要分布区域之一。

五、安徽皖南人文山水生态旅游线路

线路是以黄山为代表的地质遗迹和徽州历史文化双遗产地,是山地森林景观、湖泊湿地景观、历史文化、传统村落、特色美食诸多要素兼具的生态旅游目的地,尽显徽风皖韵自然魅力、悠悠厚重历史风情。

六、福建红土绿韵生态旅游线路

线路是水上丹霞地质遗迹和历史文化双遗产地,是闽北重要的自然文化体验地、观光休闲目的地,也是红色文化传承地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典型示范地。

七、湖南世界奇观生态旅游线路

线路依托张吉怀高铁、黔张常铁路、张花高速、包茂高速等交通干线,串联起大湘西地区世界自然文化遗产、自然保护地等世界级生态旅游精品资源,是以森林旅游、山水观光、民族文化体验、世界遗产浏览为主要特色的生态旅游线路。

八、广东绿游广府—探秘森林城市群里的世外桃源生态旅游线路

线路充分展示了现代都市圈建设、生态保护和广府文化传承协同发展的成果,既有高楼林立的城市,也有神秘的自然保护地,还有飞鸿故里和舞龙舞狮,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广佛都市圈居民休闲康养、科普教育、户外运动的理想之地。

九、四川大熊猫寻踪生态旅游线路

线路以大熊猫自然栖息地探秘为主题,历史文化悠久,藏羌民族风情独具特色,是风景最亮丽、科普教育内容最丰富的全球大熊猫寻踪精品线路,可深刻感受国家公园建设保护成效,体验大熊猫文化魅力和生物多样性。

十、贵州世界自然遗产地风光生态旅游线路

线路既是喀斯特和丹霞地貌类型的世界自然遗产地,也是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类型的世界自然遗产分布地,具有典型的西南喀斯特山水景观、山地森林景观和生物多样性以及浓郁的民族文化和红色文化,既可感受奇山秀水的神奇魅力,也可重温伟大不屈的长征精神,还能在民族村寨中体验“村超”“村BA”。

十一、西藏国道318生态旅游线路

线路拥有世界知名的高山、湖泊、草原和季相植物景观,森林和草原生态系统垂直海拔分布明显,是藏牦牛、藏羚羊、藏野驴、黑颈鹤等重要野生动物的栖息地,也是远观冰川活动的绝佳之地,充分展示了青藏高原典型自然景观、生态系统和地质遗迹。

十二、陕西中华祖脉·大美秦岭生态旅游线路

线路集中展现秦岭卓绝的自然生态之美和其所孕育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让人们在享受自然之美,探寻中华文明起源、发展脉络和灿烂成就的过程中汲取精神滋养和前进力量。

十三、新疆阿勒泰千里画廊生态旅游线路

线路是中国唯一的欧洲—西伯利亚泰加林生态系统分布区,是哈纳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可可托海世界地质公园所在地,也是中国北方最重要的自然观光和冬季滑雪目的地之一。

十四、大兴安岭神州·北极遇见53°生态旅游线路

线路位于中国地理位置最北的区域,具有寒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的典型性和原真性,是寒温带湿地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分布地,也是中俄边境黑龙江沿岸自然风光的典型代表,还是以抗联精神为代表的红色文化的传承地和北方大兴安岭地区民族文化和冰雪文化的展示窗口。


【作者: 严 冰】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保护好黑土地 筑牢国家粮食安全根基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黑土地,被誉为“耕地中的大熊猫”。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黑土地保护作为一件大事来抓,把黑土地用好养好。从2015年我国开始实施“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项目以来,十年间,东北黑土区不断提升耕地质量...

航行警告:南海部分海域进行军事训练,禁止驶入

央视网消息:据中国海事局网站消息,清澜海事局发布航行警告,8月25日至8月26日,每日2时10分至4时30分,南海部分海域进行军事训练,禁止驶入。

通讯丨从印尼自贸区到中国自贸港——新航线为中印尼经贸合作再添新通道

新华社印度尼西亚巴淡8月22日电 通讯|从印尼自贸区到中国自贸港——新航线为中印尼经贸合作再添新通道  新华社记者李斯博  在印度尼西亚廖内群岛省巴淡岛港,伴随着船笛声,一艘集装箱货轮启航。这是中远海运集团新开辟的巴淡岛...

月球“休眠”为何还有火山喷发?嫦娥六号样品揭秘

已经“休眠”的月球,依然发生火山喷发,是何原因?  从嫦娥五号到嫦娥六号,由中国探月工程月球探测器带回来的年轻玄武岩如同月球“心跳”的记录仪,最新研究结果显示:月球内核在探测时仍有余温,故事比想象中精彩。  此前,科学家...

云冈石窟景区通报所谓“拍照刺客”事件:非景区工作人员

  央视网消息:2025年8月19日,有网络媒体反映云冈石窟景区周边有人身着装扮服招揽游客拍照并收费(所谓“拍照刺客”事件)。得知情况后,云冈研究院高度重视,第一时间组织核查,现将相关情况通报如下:  8月18日11时3...

嫦娥六号月壤样品新发现 揭示阿波罗盆地形成于41.6亿年前

央视网消息:近日,我国科研团队通过对嫦娥六号月壤样品的高精度年代学研究,首次精确测定出月球阿波罗盆地形成于41.6亿年前。这一发现精准限定了该盆地形成的时间,将月球“撞击风暴”开始的时间点向前推进了至少1亿年,有助于推动...

贵州荔波公安:打造旅游警务亮丽名片

女警中队民警在景区值勤。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何春中/摄  “来自各地的游客,各有各的情绪,但我们只能有一个情绪,就是笑脸相迎!”对于青年女警梁佳瑶来说,这是她在景区执勤时一直坚守的理念。  梁佳瑶是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

一箭七星!力箭一号遥十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8月19日15时33分,力箭一号遥十运载火箭在东风商业航天创新试验区发射升空,将搭载的中科卫星05星,多功能试验二号卫星01星、02星、03星(天拓六号卫星),天雁26星,ThumbSat-1卫星、ThumbSat-...

为姑娘们加油!中国女排将赴泰国出战世锦赛

  2025年女排世锦赛将于北京时间8月22日至9月7日在泰国举行。  中国女排在小组赛将先后迎战墨西哥、哥伦比亚和多米尼加女排。根据赛制,小组前两名将进入16强淘汰赛。中国女排名单和小组赛赛程如下:

网传广西河池一景区小火车脱轨 涉事景区:道闸口变形 已暂停该项目

  8月17日有网友发视频称,广西河池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罗城棉花天坑景区8月16日发生小火车脱轨的现象,一度导致部分游客下车徒步走回终点。  8月17日,该景区的运营公司罗城产投公司通报:16日,该公司运营的一辆2节车厢...

2024
11/01
16:25
严 冰
浏览量: 392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第十六届中国杯帆船赛在深圳展开竞逐

第十六届中国杯帆船赛在深圳展开竞逐

闽南匠人留乡愁 精耕古建传技艺

闽南匠人留乡愁 精耕古建传技艺

第十一届中国大理巍山小吃节启幕 全国小吃汇聚大理巍山 八方游客共享长街盛宴

第十一届中国大理巍山小吃节启幕 全国小吃汇聚大理巍山 八方游客共享长街盛宴

蒋旭光:加快构建国家水网 为保障国家水安全贡献国资央企力量

蒋旭光:加快构建国家水网 为保障国家水安全贡献国资央企力量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景区人流如织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景区人流如织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