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生态环境 > 黑龙江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清苇长 鹤舞飞扬_公益频道_中国青年网

黑龙江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清苇长 鹤舞飞扬_公益频道_中国青年网

来源:光明日报 | 时间:2024-10-23 18:35:39 | 点击:360

【多样的生物 多彩的世界】

光明日报记者 张士英 光明日报见习记者 胡沛然

眼前,是望不到边际的芦苇荡,日光洒落,苇花像精心镂刻过的银器熠熠生辉;耳边,是湿地中万物生长的奏鸣曲,微风轻抚,芦苇舞动的声响伴着虫鸣鹤唳共谱出一段悠扬婉转的乐章。

这,是秋日的黑龙江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

“坐稳!咱们出发了!今天的巡护路可不好走。”保护区巡护员王朝启动引擎,车子一头扎进芦苇荡。

“保护区总面积21万公顷,南北纵贯齐齐哈尔、大庆,是世界最大的芦苇湿地,栖息了260多种鸟类,也是丹顶鹤的‘家乡’。”说起这里的情况,在保护区工作了十几年的王朝如数家珍,“你看,那两只就是丹顶鹤,全世界野外种群数量不到4000只,在咱扎龙安家的就有近300只。不光是鸟类,这些年湿地环境越来越好,原本很少见的动物都现身了。”

扎龙湿地的芦苇荡面积占保护区总面积60%,湿地面积占保护区总面积80%。缓缓流淌的一泓清水是芦苇生长、鱼虾繁殖最基础的“养料”,而成片的芦苇荡、丰富的鱼虾则为丹顶鹤等大型鸟类提供了栖身之所和食物。

“曾经,受气候和火灾的影响,湿地萎缩得厉害,有的地方车都能开进去。”把车停在扎龙湿地边缘,王朝举起望远镜望向苇荡深处,“后来,我们建立了常态补水机制,每年引水1亿多立方米给湿地‘解渴’,原来开车能进的地方,现在又重新长起了芦苇。人虽然进不去了,但是丹顶鹤能住的地方变宽敞了。”

巡护车重新发动,行驶在颠簸不平的土路上,车里说话的声音都随着路面的起伏忽高忽低。王朝打趣道:“在车里也能体验失重的感觉。”这条土路原是通往扎龙湿地中心几个自然屯的必经之路,村民整体迁出后便逐渐被植被覆盖。

“先有居民点,后有保护区”是扎龙湿地核心区居民搬迁面临的一大问题。除了故土难离的因素,收割芦苇还是保护区附近居民的重要经济来源。既不能“端走”居民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饭碗,又要防止人类活动破坏湿地生态。

一开始,有的村民担心以后的生活没着落不愿意搬,随着新建安置房、学校、卫生院的落成,鼓励芦苇适量有序收割的生态补偿到手,大家悬着的心也就放下来了。芦苇的合理利用立马见了成效,2018年,保护区工作人员在野外监测到13巢丹顶鹤,而前一年只有3巢。

“现在扎龙旅游区、保护区有很多职工都是湿地附近的居民,不光吃上了‘生态饭’,有的还成了保护丹顶鹤的‘专家’。”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化训飞组组长徐惠就是王朝口中的“专家”之一。

见到徐惠时,他正在芦苇荡边踮脚观察着远处的4只丹顶鹤。“这两只成年鹤一只是野生的,另一只是咱保护区野化的,今年它们不光成功交配,还在野外把两只小鹤拉扯大了。”尽管压低了声音,但徐惠仍难掩兴奋,“丹顶鹤一年只产两枚蛋,都能在野外孵化、长大,这可不容易了!”

徐惠家住湿地边的扎龙村,从事人工繁育丹顶鹤的野化训飞工作有近二十年的时间。“丹顶鹤有很强的领地意识,一旦有别的鸟侵犯了自己的领地,它们就会警告驱逐。所以,湿地的大小变化、环境好坏,它们清楚得很。”徐惠说。

话音未落,两只丹顶鹤鸣叫着腾空而起,徐惠赶忙举起手机拍下它们迎着太阳飞去的身影。“我就喜欢看它们飞,它们飞得越高越远越好。只要把湿地保护好,还会有更多的丹顶鹤来扎龙安家。”

在扎龙,似乎每个人都对保护湿地有着一种近乎执拗的感情。冬去春来,成群的丹顶鹤又飞进成片的芦苇荡时,大家都会欣慰着长出一口气:“这一年,没白干!”

《光明日报》(2024年10月22日 08版)

责任编辑:李婧怡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保护好黑土地 筑牢国家粮食安全根基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黑土地,被誉为“耕地中的大熊猫”。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黑土地保护作为一件大事来抓,把黑土地用好养好。从2015年我国开始实施“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项目以来,十年间,东北黑土区不断提升耕地质量...

航行警告:南海部分海域进行军事训练,禁止驶入

央视网消息:据中国海事局网站消息,清澜海事局发布航行警告,8月25日至8月26日,每日2时10分至4时30分,南海部分海域进行军事训练,禁止驶入。

通讯丨从印尼自贸区到中国自贸港——新航线为中印尼经贸合作再添新通道

新华社印度尼西亚巴淡8月22日电 通讯|从印尼自贸区到中国自贸港——新航线为中印尼经贸合作再添新通道  新华社记者李斯博  在印度尼西亚廖内群岛省巴淡岛港,伴随着船笛声,一艘集装箱货轮启航。这是中远海运集团新开辟的巴淡岛...

月球“休眠”为何还有火山喷发?嫦娥六号样品揭秘

已经“休眠”的月球,依然发生火山喷发,是何原因?  从嫦娥五号到嫦娥六号,由中国探月工程月球探测器带回来的年轻玄武岩如同月球“心跳”的记录仪,最新研究结果显示:月球内核在探测时仍有余温,故事比想象中精彩。  此前,科学家...

云冈石窟景区通报所谓“拍照刺客”事件:非景区工作人员

  央视网消息:2025年8月19日,有网络媒体反映云冈石窟景区周边有人身着装扮服招揽游客拍照并收费(所谓“拍照刺客”事件)。得知情况后,云冈研究院高度重视,第一时间组织核查,现将相关情况通报如下:  8月18日11时3...

嫦娥六号月壤样品新发现 揭示阿波罗盆地形成于41.6亿年前

央视网消息:近日,我国科研团队通过对嫦娥六号月壤样品的高精度年代学研究,首次精确测定出月球阿波罗盆地形成于41.6亿年前。这一发现精准限定了该盆地形成的时间,将月球“撞击风暴”开始的时间点向前推进了至少1亿年,有助于推动...

贵州荔波公安:打造旅游警务亮丽名片

女警中队民警在景区值勤。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何春中/摄  “来自各地的游客,各有各的情绪,但我们只能有一个情绪,就是笑脸相迎!”对于青年女警梁佳瑶来说,这是她在景区执勤时一直坚守的理念。  梁佳瑶是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

一箭七星!力箭一号遥十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8月19日15时33分,力箭一号遥十运载火箭在东风商业航天创新试验区发射升空,将搭载的中科卫星05星,多功能试验二号卫星01星、02星、03星(天拓六号卫星),天雁26星,ThumbSat-1卫星、ThumbSat-...

为姑娘们加油!中国女排将赴泰国出战世锦赛

  2025年女排世锦赛将于北京时间8月22日至9月7日在泰国举行。  中国女排在小组赛将先后迎战墨西哥、哥伦比亚和多米尼加女排。根据赛制,小组前两名将进入16强淘汰赛。中国女排名单和小组赛赛程如下:

网传广西河池一景区小火车脱轨 涉事景区:道闸口变形 已暂停该项目

  8月17日有网友发视频称,广西河池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罗城棉花天坑景区8月16日发生小火车脱轨的现象,一度导致部分游客下车徒步走回终点。  8月17日,该景区的运营公司罗城产投公司通报:16日,该公司运营的一辆2节车厢...

2024
10/23
18:35
浏览量: 360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第十六届中国杯帆船赛在深圳展开竞逐

第十六届中国杯帆船赛在深圳展开竞逐

闽南匠人留乡愁 精耕古建传技艺

闽南匠人留乡愁 精耕古建传技艺

第十一届中国大理巍山小吃节启幕 全国小吃汇聚大理巍山 八方游客共享长街盛宴

第十一届中国大理巍山小吃节启幕 全国小吃汇聚大理巍山 八方游客共享长街盛宴

蒋旭光:加快构建国家水网 为保障国家水安全贡献国资央企力量

蒋旭光:加快构建国家水网 为保障国家水安全贡献国资央企力量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景区人流如织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景区人流如织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