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生态环境 > 小花朵大产业 “鲜花经济”催生消费新蓝海

小花朵大产业 “鲜花经济”催生消费新蓝海

来源:人民网 | 时间:2024-08-02 16:00:08 | 点击:3033

“‘520’也是我们结婚纪念日,我来取之前定好的这款‘喜笑颜开’送给我妻子。”在北京三里屯某花店内,居民张先生感慨,“现在鲜花生意火爆,热门款式需要提前一周才能订到。”

近日,记者走访北京各大花店发现,在“母亲节”“520”等节日氛围的加持下,鲜花市场“花团锦簇”人气旺,“鲜花经济”进一步升温,催生出消费新蓝海。

5月20日,居民在花店选购鲜花。人民网 欧阳易佳摄

5月20日,居民在花店选购鲜花。人民网 欧阳易佳摄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花卉生产国、重要的花卉贸易国和花卉消费国。中国花卉协会公布数据显示,目前我国花卉种植面积已达150万公顷左右,花卉从业人员超500万人。2023年,我国花卉进出口贸易总额7.10亿美元,其中进口额在连续5年下降后,增长15.95%。

2023年,国家林草局、农业农村部出台《全国花卉业发展规划(2022—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到2035年,我国基本实现花卉业现代化,力争花卉年销售额超过7000亿元。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直播电商、线上礼赠、即时零售等新场景不断涌现,“鲜花经济”呈现品种多样化、渠道多元化、消费便利化等特点,给消费者带来焕然一新的鲜花体验。

——从“礼物”到“生活”,鲜花产业蓬勃发展。连日来,昆明斗南花卉交易市场热闹非凡,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慕名而来。“我们跟着攻略‘打卡’斗南,第一次看到这么大的花卉市场,种类多,样式好看,物流也方便,忍不住多买些回去装饰家。”来自贵州的游客王女士兴奋地说。

与其一街之隔的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也是人来人往,不少游客在这里打卡、选购鲜花。数据显示,该中心自5月份进入母亲节和5月20日的高峰以后,供货量持续高位运转,单日最高供货量850万枝,日均供货量687万枝,较上周上涨11.05%,较去年上涨了31.61%。

“过去鲜花是礼物,现在鲜花是生活”。业内人士认为,随着消费升级和审美提升,鲜花消费已从单一的礼品转变为大众消费品,成为人们装点生活、丰富情感的日常选择。

——从“线下”到“线上”,“鲜花经济”探索部署出更多赛道。“这次给大家上的是芭茨拉,开花之后花大色艳,非常漂亮。”“马上上链接了,大家抓紧拼手速!”……近几个月来,一批来自山东菏泽的芍药花频频出现在各大主播直播间,“卖爆”网络。

“每天采切鲜切花10万枝,很多客商下午就装车运走了,根本就存不住。”山东浩森牡丹产业园公司法人王景国说。

搭建直播团队、与头部“网红主播”定期合作带货、扶持全国众多小型直播间……得益于流通供应链不断完善,物流配套发展迅速,供应链数据化应用场景不断增强,我国花卉市场从传统线下转为线上,探索部署出更多经营赛道。

数据显示,2022年以来,鲜花电商零售一路攀升,市场规模超千亿元。业内人士认为,“鲜花经济”蓬勃发展,带动了现代农业技术的革新,激发了包装设计的创新,促进了冷链物流的升级,带动了电子商务的繁荣,并启发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通过各环节的高效协同,实现资源精准配置,延展出产业发展所蕴含的广阔潜力和无限可能。

——从“小鲜花”到“大产业”,“鲜花经济”铺就致富“芬芳路”。在甘肃省临夏市枹罕镇,有一座近20万平方米的“超级工厂”,在西北大地种出了耀眼玫瑰,让老百姓当上了“新农人”。

“在这里上班不仅能照顾到家庭,每个月还能有4000元左右的收入。”百益亿农国际鲜花港工作人员苏婷婷介绍,通过搭建全自动智能温室,引进先进的补光系统、温控设施等设备,让玫瑰春夏秋冬常开不败。

近年来,黄土高原生产的鲜切玫瑰渐渐飘香海外,出口到了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家。截至目前,百益亿农国际鲜花港生产的玫瑰出口量已超过70万枝。

“鲜花经济”激发乡村内生动力,成为农民增收的有力途径。业内人士表示,“鲜花经济”它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向花卉种植、加工和销售等方向转型,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为农民带来更高的经济收益。同时,鲜花经济还带动了乡村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挖掘了乡村的文化和自然资源,提升乡村知名度。这些变化不仅增强了乡村经济的自我发展能力,还促进了乡村社会的整体进步,形成了乡村内生动力不断增强的良性循环。

(责编:罗知之、吕骞)


【作者:欧阳易佳】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从“十四五”看中国答卷

  “十四五”规划收官在即。  “十四五”期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全局、领航掌舵,全国上下勠力同心、众志成城,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出新的历史伟业,中国答卷举世瞩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

行走江河看中国 | 汉江秋汛“轮番考” 科学调度交出安澜硬核答卷

中新网武汉10月20日电(记者 任思雨 黎园 李季 高可欣)今年入秋以来,汉江流域迎来密集“大小考”:汉江上游相继形成7次编号洪水,为1961年有实测资料以来“最密集秋汛”。在完善的防汛体系支撑下,汉江干流所有监测站点水...

在绿水青山间追求共同现代化——中国推动共建清洁美丽世界的全球回响

新华社北京10月18日电 特稿|在绿水青山间追求共同现代化——中国推动共建清洁美丽世界的全球回响  新华社记者郭洋  一场关乎发展与保护的深刻变革,不仅改善了中国的山河面貌,更跨越山海,在世界各地激起回响。  ...

红星照耀中国 | 小文物蕴含伟大胜利走向伟大复兴的延安精神基因

央广网延安10月20日消息(记者苏睿楠)坐落于延安城区的延安革命纪念馆,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成的革命纪念馆,馆内珍藏3.6万余件革命文物。在众多珍贵馆藏中,有两件国家一级文物格外特殊:小青马标本与木质小炕桌。它们虽无华丽...

韩国将调查64名遭柬埔寨遣返网络诈骗嫌疑人

韩国警方18日通报,64名在柬埔寨涉嫌参与网络诈骗被拘留的韩国籍嫌疑人当天返回韩国,他们将接受警方调查。据韩国《中央日报》等媒体报道,载有这些嫌疑人的飞机18日凌晨从金边德崇国际机场起飞,上午8时35分左右抵达仁川国际机...

创多项世界之最!数说中国水利“含金量”

“十四五”这五年我国水利建设创下了多项“世界之最”。下面通过一组数据,让我们直观感受中国水利的“含金量”。·这五年,我国大力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2022年水利建设完成投资首次迈上万亿元大台阶,并连续3年突破历史纪录。·...

国家邮政局:9月中国快递发展指数为459.6,同比提升3.9%

央视网消息:据国家邮政局微信公众号消息,经测算,2025年9月中国快递发展指数为459.6,同比提升3.9%。其中发展规模指数和发展能力指数分别为 589.3和228.8,同比分别提升9.3%和1.9%。服务质量指数和发...

蒙古国总理赞丹沙塔尔被解职

△赞丹沙塔尔(资料图)  总台记者获悉,蒙古国国家大呼拉尔(议会)10月17日在全体会议上投票决定,解除总理赞丹沙塔尔的职务。当天共有111名国家大呼拉尔委员(议员)参与投票,其中71人支持解除赞丹沙塔尔的总理职务,另有...

金融“活水”润泽新型工业化 以综合服务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央视网消息:自中国人民银行、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委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后,金融机构加速推出针对性服务方案,以综合金融服务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来看报道。《指导意见》要求,引导银行为集成电路、工业母...

事关外卖平台和经营者监管 市场监管总局拟出台新规

央视网消息:据市说新语微信公众号消息,为进一步加强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市场监管总局结合当前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实际情况,在充分调研和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基础上,研究起草了《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和入网餐饮服务提供...

2024
08/02
16:00
欧阳易佳
浏览量: 3033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第十六届中国杯帆船赛在深圳展开竞逐

第十六届中国杯帆船赛在深圳展开竞逐

闽南匠人留乡愁 精耕古建传技艺

闽南匠人留乡愁 精耕古建传技艺

第十一届中国大理巍山小吃节启幕 全国小吃汇聚大理巍山 八方游客共享长街盛宴

第十一届中国大理巍山小吃节启幕 全国小吃汇聚大理巍山 八方游客共享长街盛宴

蒋旭光:加快构建国家水网 为保障国家水安全贡献国资央企力量

蒋旭光:加快构建国家水网 为保障国家水安全贡献国资央企力量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景区人流如织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景区人流如织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