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社会热点 > 瓜果飘香 润泽夏日(文化中国行)

瓜果飘香 润泽夏日(文化中国行)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 时间:2024-06-08 13:02:58 | 点击:3124


  海南海口市,农户正在采摘“桂花香”荔枝。
  苏弼坤摄(人民视觉)

  小朋友正在吃西瓜。
  张培坚摄(影像中国)

  山东五莲县,果农在打包樱桃。
  新华社记者 朱 峥摄

  浙江台州市,游人正在采摘桑葚。
  王华斌摄(人民视觉)

  广西柳州市,果农在采收枇杷。
  韦荣军摄(人民视觉)

  芒种以后,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已进入炎热的夏天。“世间珍果更无加,玉雪肌肤罩绛纱。”以荔枝为代表的多年生木本水果翩然而至;“下咽顿除烟火气,入齿便作冰雪声。”以西瓜为代表的一年生草本水果也滚滚而来。此外,杨梅、樱桃、芒果、桑葚、枇杷、甜瓜、哈密瓜等也纷纷上市。这些时令果品,不仅是大自然的馈赠,更是中华农业文明的瑰宝,千百年来始终应时而至,津润国人度过一个个盛夏酷暑。

  日北归  摘瓜果

  “要尝荔枝佳果味,待到来年五月时”,芒种夏至是荔枝、西瓜收获的最佳时期。此时太阳运行到北回归线附近,这是我国绝大部分地区白昼最长、太阳光线照射倾斜度最小的时段,荔枝、西瓜生长所需要的光、温、水等自然条件恰到好处,光合作用产生的糖分积累达到高峰,而且夜晚最短,夜间用于生长维持的消耗少。

  此时,天气状况稳定,有利于荔枝、西瓜的大规模采摘和储运。对于成熟的荔枝,及时收获可避免落果裂果,减少果实的损伤和腐烂。对于成熟西瓜,采收若不及时,则品质下降、口感差,且保质期变短、不耐贮运。

  此外,盛夏时节人们有食用荔枝、西瓜消暑开胃的习惯。谚语说:“夏至食个荔,一年都无弊。”人们常常因酷暑而食欲不振,吃荔枝可以开胃益脾,提高肠胃的消化和吸收功能。“暑气逼人时,西瓜来相助。”吃西瓜可以补充营养,健胃消食、提高免疫力。总之,这一时令物产和食俗的形成,是荔枝、西瓜的生长习性、芒种夏至的气候状况、时令养生等人文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传千载  福万民

  我国夏熟瓜果栽培的历史悠久。不论是原产我国的荔枝,还是来自西域的西瓜,都经历了千百回芒种夏至成熟收获的生产实践和尝鲜品味的生活体验,积淀了丰厚的农耕文化遗产。

  早在汉初,南越王尉佗曾经向汉高祖进贡荔枝,汉武帝从岭南移植百余株荔枝到长安,还特别为其修建扶荔宫。唐代张籍“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描绘了仲夏新雨初霁成都山头岭畔的荔枝垂红、四野飘香。宋代蔡襄《荔枝谱》是我国也是世界年代最早的果树志,记载福州荔枝之盛“数里之间,焜如星火”,书中提到的“宋公荔枝”老树至今仍然在福建莆田宋氏祠堂里开花结果。

  西瓜最早称“寒瓜”,因种出西域,欧阳修主编《新五代史》第一次记载“西瓜”这一称呼。西瓜原产于非洲,隋唐时期传入我国新疆。南宋时期西瓜已经跨过黄河在长江流域种植,湖北恩施南宋西瓜碑记载了多种西瓜的引种情况和种植技术。

  如今,西瓜已成为消夏避暑的必选果品,我国西瓜产量占我国夏季果品市场总量的50%和世界西瓜总产量的一半以上。

  享全年  荫盛夏

  西瓜的引种及本土化促进了饮食文化的丰富。文人墨客炎夏啖食西瓜之时触景生情,对西瓜赞之以诗、颂之以联、绘之以画。能工巧匠用西瓜雕刻出玲珑剔透的西瓜灯、让西瓜长成奇特的形状和生出艺术图案。家庭主妇炒制西瓜子,加工西瓜膏、西瓜糕以及西瓜酱,还会用西瓜蒸鸡、西瓜汁炖肉。

  荔枝的外贸运输促进了保鲜技术的发展进步。荔枝喜温,只生长在北回归线附近的华南、西南和闽台地区,有“闽粤荔枝食天下”之说。荔枝最初被称为“离支”,意思是不能离开枝叶,若离本枝“一日色变,二日香变,三日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为了让远在长安的杨贵妃能够吃上荔枝,唐代先民利用竹筒密封抑制荔枝呼吸、减缓水分流失,保持果叶鲜嫩。夏季鲜果最常用的方法是低温保鲜。最近,广东省农科院发明了荔枝超低温保鲜锁鲜冻眠技术,解冻后荔枝色香味仍能很好保持,可满足全年享用新鲜荔枝的需求,也可长途运输,让更多人在仲夏时节共享荔枝之美味。

  育优种  谱新篇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基因是种子的芯片。基因研究证明荔枝的起源中心是云南,经过长达数千年的选种、引种等驯化栽培,形成了丰富的荔枝种质资源。截至2022年底,国家荔枝圃保存荔枝种质资源652份,编目入圃保存总数375份。极早熟的三月红,1300年栽培历史的白糖罂,果肉有桂花香味的桂味,以及糯米糍、妃子笑等都是知名的传统品种。21世纪以来,利用杂交技术和分子标记技术,我国培育了全球首个龙眼、荔枝杂交新品种“脆蜜”等一批优质新品。

  西瓜育种方面,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已经历4代更迭,在常规、早熟、中晚熟、无籽等品类,实现了主栽品种的国产化及良种化。其中栽培面积最大的是早熟品种“京欣一号”及中晚熟品种“西农8号”。近些年,各地纷纷把本地西瓜种子送上太空,促进基因突变,从中选育性状更优的新品,明显提升了西瓜的品质和种植效益。

  总之,荔枝、西瓜等水果育种从农家育种起步,已跨过杂交育种,正向分子育种过渡。而智慧育种的到来,将以更高效、精准、定向的技术体系,让夏令瓜果更加香甜美味、更具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者为全国农业展览馆馆长)


  《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08日 05 版)

(责编:胡永秋、杨光宇)


【作者:何斌】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出海记丨中国海外产业园区:对外经济合作的闪亮名片

“我现在用滴灌技术来灌溉棉花,这样水分能直接到达棉花根部,不仅节省时间,还节省用水和人力。来园区工作后,我的收入增加了一倍。”受雇于乌兹别克斯坦上合组织农业基地中乌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的棉农乌兹别科夫边检查着棉花种植情况,...

筑牢公平竞争“防火墙”—湖北省公安县“四措并举”激发市场活力新篇章

每日新闻网讯(向芳)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公安县市场监管局以创新举措和扎实行动,推出“四措并举”工作法,全面织密公平竞争审查网络,为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打下坚实基础,助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高位推动,嵌入决...

中国人寿财险全力以赴 守护秋粮丰收

粮归仓,秋收忙。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作为金融央企主力军,中国人寿财险聚焦农业风险防控,通过构建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推动服务从“灾后赔付”向“灾前预防”转型、强化科技赋能与产品...

前三季度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长17.2%!强劲增速折射中国消费市场蓬勃脉动

央视网消息:记者10月23日从国家邮政局了解到,今年前三季度,快递市场蓬勃发展,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长17.2%。国家邮政局最新数据显示,1至9月,我国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1450.8亿件,同比增长17.2%。其中,9月快递业...

外媒聚焦中国“十四五”非凡成就 期待“十五五”再为全球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国际在线专稿:“十四五”规划收官在即,“十五五”征程即将开启,全球目光聚焦北京。近日,多家海外主流媒体发文回顾中国“十四五”时期非凡成就,称赞五年规划不仅加速了中国经济崛起与科技腾飞,更对全球经济格局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习言道|“十五五”,习近平强调这个战略位置

  中新网北京10月22日电 题:“十五五”,习近平强调这个战略位置  发展新质生产力,这是当前中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今年4月,在部分省区市“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旗帜鲜明指出,“必须把...

运城市古建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在万荣举办

每日新闻网讯(冯镜霖 )10月16日,2025年度"技能运城"职业技能大赛——全市古建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在万荣县后土广场隆重开幕,本次大赛共吸引了来自全市各地共计45名选手参加,竞赛分为木作与...

中韩携手启新程 双校联办开新篇

——山东商务职业学院与韩国京东大学联合举办的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高等教育项目开班仪式隆重举行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张雅玉 孟琳)10月18日,山东商务职业学...

喜报!烟台高新区在2025年烟台市第五届科普讲解大赛中斩获8项荣誉

每日新闻网讯(  文图/吕本政 杨静 张康)近日,2025年烟台市第五届科普讲解大赛结果公布。烟台高新区参赛选手凭借扎实的科学素养、生动的表达能力与鲜明的内容特色,在赛事中脱颖而出,荣获一等奖(1人)、二等奖(...

部分海域或地区的风力有9-10级!台风黄色预警、大风黄色预警继续发布

央视网消息: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中央气象台10月21日18时继续发布台风黄色预警和大风黄色预警。  中央气象台10月21日18时继续发布台风黄色预警:今年第24号台风“风神”(强热带风暴级)的中心今天(21日)下午5点...

2024
06/08
13:02
何斌
浏览量: 3124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反洗钱法修订草案作多项规定 更好保护数据安全和公民个人信息

反洗钱法修订草案作多项规定 更好保护数据安全和公民个人信息

焦作市修武县:依托资源优势 发展连翘产业

焦作市修武县:依托资源优势 发展连翘产业

<<爱之旅>>系列纪录片2024年工作会在燕郊召开

<<爱之旅>>系列纪录片2024年工作会在燕郊召开

药膳馆,食药同源探索者

药膳馆,食药同源探索者

十六化建承建稻花香项目主体结构全面封顶

十六化建承建稻花香项目主体结构全面封顶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