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社会热点 > 旅游市场火热激发消费潜力 乡村旅游探新意

旅游市场火热激发消费潜力 乡村旅游探新意

来源:中国网 | 时间:2024-05-20 10:44:57 | 点击:6821

5月19日是第14个“中国旅游日”,各地正以此为契机,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旅游市场消费潜力。眼下,我国旅游市场红红火火,呈现出热气腾腾的发展景象。

有力促进高质量发展

去年,我国旅游市场接二连三涌现一批消费热点,淄博“赶烤”、贵州“村超”“村BA”、哈尔滨“冰雪奇缘”等先后火爆“出圈”。今年一开年,旅游业便进入“春耕大忙”状态,各地纷纷出招,要让旅游市场的“火”越烧越旺。

旅游串联起吃、住、行、游、购、娱,可发挥巨大的“乘数效应”,拉动消费作用突出。据测算,吃一顿天水麻辣烫人均消费30元,却能带动当地消费650元。走红的“尔滨”,从去年11月1日到今年2月29日,累计接待游客8743.8万人次,旅游人数井喷带动住宿、餐饮等行业迅速升温。今年一季度,哈尔滨餐饮类消费规模同比增长121.7%,住宿类消费规模同比增长249.5%。

火热的“村BA”让更多人认识了贵州省台江县。去年,台江县旅游综合收入同比增长94.6%。更令人振奋的是,当地迎来更多发展机遇。台江县县长杨德昭介绍,通过上门招商、邀请招商、招商会等,今年以来,台江县实现招商引资签约项目15个,签约总投资达33.72亿元。

活力满满的人间烟火气,是提振发展的一剂“强心针”。哈尔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李卓敏表示,东北资源条件比较好、产业基础雄厚、区位优势独特,新时代面临重大发展机遇,冰雪旅游的“出圈”走红进一步坚定了东北全面振兴的信心。

淄博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三级调研员王庆伟表示,淄博烧烤走红后,当地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激发了大家干事创业的热情,希望城市越来越好。

情绪价值不断放大

“五一”假期,北京、上海、杭州、成都、西安等传统旅游城市依旧热门,一批三四线城市和县域小城也大放异彩。“韩国平替”延吉,“东南亚平替”芒市,拥有小机场的保山、怀化、赤峰、和田等地,旅游热度明显上升。年轻人是出游主力军,银发族、亲子家庭同样闲不住。统计显示,有10.5%的农村居民出游,农村居民出游人次已占节假日国内游客出游人次的16.9%。

人们出游的动因发生变化,名山大川、名胜古迹不再是人们追寻“诗和远方”的唯一选项。“游客会因为一串烧烤、一碗麻辣烫、一份驴肉火烧到访一座城市,也会因为一场演唱会和音乐节、一次马拉松和电竞比赛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还可能因为某地高性价比的品质生活,背起行囊就出发。”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表示。

如今,旅游产生的情绪价值正在放大。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祁述裕表示,旅游的内涵、载体、功能都发生了变化。以前旅游仅被看作经济活动,现在既是经济活动,又是精神活动,人们看重在旅途中休憩娱乐、陶冶心灵、获得知识;旅游的载体不再局限于景区景点,而是“万物皆可游,处处是场景”,市井生活、时尚展览、演唱会、体育赛事等都成为重要载体。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主任宋瑞表示,情感需求逐渐成为旅游消费的核心诉求。淄博、哈尔滨之所以走红,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们的情感需求得到了满足,游客感受到了温暖与关怀,社会情绪形成共鸣。

需求牵引供给变化

从郊野到商圈,从剧场到菜场,日常生活场景如今都成了文旅休闲的新空间。

小红书副总编辑晋良子说,现在的年轻人更希望在旅途中深入生活,感受一座城市的市井文化,许多类似咖啡路线、面包路线等用户自行设计的攻略受到了热捧。

祁述裕也注意到,游客出行越来越乐于主动参与、自我设计行程。

游客需求变化正在牵引供给变化,重塑旅游产品和市场的格局。宋瑞认为,旅游发展逻辑发生了转变,原来一个目的地发展旅游是先做资源普查,有什么就提供什么,现在是游客需要什么就上什么;旅游投资逻辑也随之转变,以前一个地方发展旅游特别重视大投资、大项目、大规模,现在更加追求投资效益、存量资产优化,从硬开发进阶到软开发、巧开发、二次开发。“比如,哈尔滨的人造月亮投资不高,但产生的效果非常好;西安也有很多‘二次’开发产品,在原有产品基础上叠加策划性项目,让存量资产更好发挥作用。”(记者 张雪)

【责任编辑:吴闻达】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运城市古建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在万荣举办

每日新闻网讯(冯镜霖 )10月16日,2025年度"技能运城"职业技能大赛——全市古建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在万荣县后土广场隆重开幕,本次大赛共吸引了来自全市各地共计45名选手参加,竞赛分为木作与...

中韩携手启新程 双校联办开新篇

——山东商务职业学院与韩国京东大学联合举办的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高等教育项目开班仪式隆重举行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张雅玉 孟琳)10月18日,山东商务职业学...

喜报!烟台高新区在2025年烟台市第五届科普讲解大赛中斩获8项荣誉

每日新闻网讯(  文图/吕本政 杨静 张康)近日,2025年烟台市第五届科普讲解大赛结果公布。烟台高新区参赛选手凭借扎实的科学素养、生动的表达能力与鲜明的内容特色,在赛事中脱颖而出,荣获一等奖(1人)、二等奖(...

部分海域或地区的风力有9-10级!台风黄色预警、大风黄色预警继续发布

央视网消息: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中央气象台10月21日18时继续发布台风黄色预警和大风黄色预警。  中央气象台10月21日18时继续发布台风黄色预警:今年第24号台风“风神”(强热带风暴级)的中心今天(21日)下午5点...

里斯本缆车事故初步调查报告:多项违规操作酿大祸

  葡萄牙20日公布9月里斯本缆车坠毁事故初步调查报告,认定事故由多项“严重过失”导致,包括制动系统失灵、存在违规和造假行为。  根据葡萄牙航空和铁路事故预防与调查办公室的报告,事故缆车的钢缆强度不足,存在质量缺陷。钢缆...

冬储菜上市热销保障公众秋冬季“菜篮子”供应 “一元菜”受欢迎

央视网消息:在山西省太原市,进入深秋时节,气温持续降低,当地的白菜、土豆、大葱等冬储菜也陆续上市,其中不少菜品是“一元菜”,保障公众秋冬季的“菜篮子”供应。在太原杏花岭区的一处便民市场,前来采购的市民络绎不绝,不少人选购...

“土特产”变“金名片” 各地多元特色产业描绘乡村振兴好“丰”景

央视网消息:金秋时节,在江西吉安,柚香满枝头,金灿灿的蜜柚成为农户增收致富、助推乡村振兴的“金钥匙”。在吉安市万安县高陂镇的富丰蜜柚合作社,连片柚林绿意盎然,金黄蜜柚挂满枝头,满载蜜柚的车辆往来穿梭,果农们忙着采摘、分拣...

运城市古建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在万荣举办

每日新闻网讯(冯镜霖)10月16日,2025年度"技能运城"职业技能大赛——全市古建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在万荣县后土广场隆重开幕,本次大赛共吸引了来自全市各地共计45名选手参加,竞赛分为木作与砖作两个项目...

乐享最美“夕阳红”!普惠、优质、智慧养老服务为银发族兜牢稳稳幸福

央视网消息:人口老龄化是世界性的大问题。在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已突破3亿大关,让老年人老有所养、生活幸福、健康长寿是我们的共同愿望。“十四五”时期,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正在加速构建,中国式养老绘就最美“...

文化勃兴·文化遗产保护浓墨重彩 文化家底前所未有清晰 | 奋进“十四五”

央视网消息: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十四五”期间,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可以说是浓墨重彩,我们的文化家底前所未有的清晰。在每一件文物中,中华民族不断寻找“何以文明、何以中国”的答案。  考古新发现 良渚人已能造出“防...

2024
05/20
10:44
浏览量: 6821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反洗钱法修订草案作多项规定 更好保护数据安全和公民个人信息

反洗钱法修订草案作多项规定 更好保护数据安全和公民个人信息

焦作市修武县:依托资源优势 发展连翘产业

焦作市修武县:依托资源优势 发展连翘产业

<<爱之旅>>系列纪录片2024年工作会在燕郊召开

<<爱之旅>>系列纪录片2024年工作会在燕郊召开

药膳馆,食药同源探索者

药膳馆,食药同源探索者

十六化建承建稻花香项目主体结构全面封顶

十六化建承建稻花香项目主体结构全面封顶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