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社会热点 > 红色经典电影中的少年英雄

红色经典电影中的少年英雄

来源:人民网 | 时间:2023-06-04 14:28:29 | 点击:10306

图片制作:游超艺

“自古英雄出少年”,许多红色经典电影聚焦革命战争年代挺身而出的少年英雄。

1954年,由上海电影制片厂出品的《鸡毛信》公映。影片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儿童团团长海娃冒着生命危险,将一封装有紧急情报的鸡毛信送达八路军部队的故事。影片以海娃送信路上的危险遭遇为线索,故事充满曲折,采用旁白解说和字幕,满足不同年龄段儿童的观影需求。为处理好“儿童”与“革命战争”间的关系,影片没有过多表现战争的残酷,而是将重心放在对海娃个性的塑造上。主创者受访时曾说,一切行为都应紧紧从小孩的性格特征出发,不要“大人气”,不能塑造成“小干部”。所以在影片中,当海娃碰到敌军时,他机智地将信件藏在羊尾巴下;躲过敌人搜查后,他高兴得又蹦又跳。这些情节,都有力地塑造了这个机智勇敢却又稚气未脱的小英雄形象。影片于1955年获第9届爱丁堡国际电影节优胜奖。鲜为人知的是,海娃其实有原型。时年14岁的秦玉根深入敌后,化装侦察,他送鸡毛信的惊险经历曾在晋绥边区广为流传。

1963年,由北京电影制片厂出品的《小兵张嘎》公映。嘎子的原型之一韩志诚,十三四岁就当上了侦察员,是个带有传奇色彩的小英雄。影片以抗日战争时期的白洋淀地区为背景,讲述了张嘎从一个调皮天真的少年成长为机智勇敢的侦察员的故事。“嘎”在河北方言中用来表示孩童调皮、机灵,这也是张嘎鲜明的性格特点。主创者在挑选嘎子的扮演者时十分严格,要求扮演者一定要有一股“嘎”劲。几经周折,主创者才找到“嘎子”。在嘎子与胖墩摔跤的经典剧情中,主创者找了一群小朋友围观鼓劲儿,再加上不远处嘎嘎叫的鸭子,场面真实自然,极富生活气息。电影公映后,淘气倔强的嘎子广受孩子们的喜爱。

1958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的《红孩子》公映。该片主题歌《共产儿童团歌》以简洁有力、激情昂扬的曲调红遍全国。当年,很多孩子在影片主人公苏保、虎崽等小英雄的鼓舞下,哼着这首歌,肩扛红缨枪,高抬腿、大踏步争当“红孩子”。影片着力塑造了小英雄群像,秀气可爱的细妹、沉稳聪慧的苏保、勇敢稚气的冬伢子、能写会画的水生、聪明机智的金根,他们组成少年游击队,夺枪支、贴标语,巧妙地救出了被捕的李主席,还打死了追捕他们的敌团长黄静波。开机后,为了使小演员们充分领悟当年“红孩子们”不畏艰苦的斗争精神,主创者带着小演员走访了瑞金和井冈山等地,特地找来当地儿童的衣服和鞋子,让孩子们爬山,体验行军生活。电影公映后,这些孩子凭借出色的演出和真切的情感,成为当时家喻户晓的“红孩子”,也被同龄孩子视为榜样。

1961年,由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出品的《英雄小八路》公映。该片主题歌《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也伴随电影公映,后被选为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影片讲述的是新中国成立后福建沿海的少年儿童支援海防一线,立下奇功的故事。孩子们在炮火纷飞、硝烟弥漫的阵地修工事、运炮弹,帮助民兵看守监督岗、敲防炮钟,在实践中锻炼成为坚强勇敢的小战士,被誉为“今日小八路”。当他们手拉手接通电话线,面对祖国海疆,昂首远望,高唱“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时,观众早已热泪盈眶。影片拍摄过程中,电影中的原型人物应邀担任指导。他们带领摄制组前往实地拍摄,还以群众演员的角色客串演出。时光荏苒,昔日的英雄小八路已不再年轻,可不变的是他们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退休后,这些英雄小八路发挥自己“活教材”的作用,勉励少年儿童将队歌唱得更响,将英雄精神代代传承。

还有很多影片塑造了少年英雄形象。这些少年英雄有的活跃在战斗一线,淬炼为坚强勇敢的小战士;有的参与敌后斗争,与敌周旋。1957年公映的《牧童投军》讲述了解放战争时期,牧童李小虎解救解放军侦察员、后加入解放军的故事;1959年公映的《地下少先队》以解放上海为背景,讲述地下少先队的孩子们与敌人展开斗争,把解放军胜利的消息秘密传递出去、激发民众斗志的故事;1979年公映的《报童》以抗日战争为背景,讲述报童们散发报纸,揭露“皖南事变”真相的故事;1992年公映的《二小放牛郎》讲述了王二小用生命将敌人引进包围圈的故事……影片中,一个个英勇少年与黑暗勇敢斗争,给观众留下众多难以忘怀的银幕记忆。(贺同越 刘书毓)

(责编:陈羽、万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运城市古建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在万荣举办

每日新闻网讯(冯镜霖)10月16日,2025年度"技能运城"职业技能大赛——全市古建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在万荣县后土广场隆重开幕,本次大赛共吸引了来自全市各地共计45名选手参加,竞赛分为木作与砖作两个项目...

乐享最美“夕阳红”!普惠、优质、智慧养老服务为银发族兜牢稳稳幸福

央视网消息:人口老龄化是世界性的大问题。在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已突破3亿大关,让老年人老有所养、生活幸福、健康长寿是我们的共同愿望。“十四五”时期,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正在加速构建,中国式养老绘就最美“...

文化勃兴·文化遗产保护浓墨重彩 文化家底前所未有清晰 | 奋进“十四五”

央视网消息: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十四五”期间,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可以说是浓墨重彩,我们的文化家底前所未有的清晰。在每一件文物中,中华民族不断寻找“何以文明、何以中国”的答案。  考古新发现 良渚人已能造出“防...

践行绿色使命 服务绿色发展 国寿财险助力绿水青山成色更足

北宋画家王希孟用石青石颜料绘成的传世名作《千里江山图》,用鲜艳的青绿色调,描绘出绿水青山的锦绣恢弘。2025年是“两山”理念提出20周年。经过20年的发展,我国已走过了从“用绿水青山换金山银山”到“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

决胜“十四五” 打好收官战丨共绘黄河壮美画卷——沿黄各省区加快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新华社济南10月16日电 题:共绘黄河壮美画卷——沿黄各省区加快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新华社记者邵琨、牛少杰、周盛盛  黄河万里,奔流激荡。近年来,黄河流域各省区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持生态优先、...

较强冷空气持续影响我国 各地积极行动筑牢“保通保畅保暖”安全屏障

央视网消息:今年下半年以来最强的一股冷空气仍在继续影响我国,17日,北方多地出现降雨或降雪天气,气温下降明显。这次冷空气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公众需及时添衣,注意保暖。17日起 京津冀等地成为降温核心区本轮冷空气最为明...

《黑神话:悟空》等获中国版权金奖作品奖

  第十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暨2025国际版权论坛10月16日在山东青岛开幕。  此间举行的中国版权金奖颁奖仪式上,图书《我的阿勒泰》、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电视剧《西北岁月》、游戏《黑神话:悟空》、戏剧昆剧全本《牡丹...

今年夏粮收购旺季累计收购小麦1.08亿吨

新华社北京10月16日电(记者 古一平)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最新发布消息显示,今年夏粮收购旺季已于9月底结束,累计收购小麦1.08亿吨。  据介绍,河南、安徽、河北、江苏、山东等主产区先后启动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累计...

黄河岸畔的和美新画卷

——黄河一号旅游公路万荣段见闻每日新闻网讯(来源:运城日报  记者 王月文)秋日的黄河岸畔,天高云淡,风清气爽。驱车行驶在黄河一号旅游公路万荣段,一条宽阔的沥青路如同蜿蜒的丝带,在黄土高原的沟壑间舒展延伸。一侧是奔流不息...

推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全球治理倡议

推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全球治理倡议※习近平  2021年9月2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并发表题为《坚定信心 共克时艰 共建更加美好的世界》的重要讲...

2023
06/04
14:28
浏览量: 10306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反洗钱法修订草案作多项规定 更好保护数据安全和公民个人信息

反洗钱法修订草案作多项规定 更好保护数据安全和公民个人信息

焦作市修武县:依托资源优势 发展连翘产业

焦作市修武县:依托资源优势 发展连翘产业

<<爱之旅>>系列纪录片2024年工作会在燕郊召开

<<爱之旅>>系列纪录片2024年工作会在燕郊召开

药膳馆,食药同源探索者

药膳馆,食药同源探索者

十六化建承建稻花香项目主体结构全面封顶

十六化建承建稻花香项目主体结构全面封顶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