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讯 (通讯员李明湘 强登云 张毅)9月18日,从湖北省监利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获悉,9月8日监利市人民医院通过“手术烟雾净化装置”、“ 一种便捷型患者体温分区记录装置”、“一种儿童洗鼻吸鼻装置”等6项专利权质押获得中国农业银行监利支行1.5亿元融资,这标志着监利市在盘活“知产”变“资产”文面呈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是指企业以合法拥有的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作为质押物,向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贷款的融资模式。
近年来,监利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强市战略,全力推进知识产权金融生态建设,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政策,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工作合力。通过发布授信企业白名单、深入摸排企业、事业单位融资需求,多次召开银企对接会等一系列举措,搭建起企业、事业单位与金融机构沟通交流的桥梁,为全市盘活“知产”变“资产”创造便利条件,切实解决融资难题。
监利市人民医院始建于1950年,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是三峡大学附属医院、湖北科技学院教学医院。医院占地面积187亩,开放床位近2000张。医院配备3.0T磁共振、256排CT、超声内镜等一大批大型医疗设备,设备总资产2.4亿元。近年来,该院在医疗技术研发和创新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拥有19项专利技术。在监利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的指导下,医院通过本次专利质押融资成功获得了1.5亿元资金,将用于医疗科技项目研发、人才培养、引进PET-CT和手术机器人等国内外高端医疗设备,以提高医院诊治能力,为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提高幸福指数创造条件。
据了解,监利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今年1-8月已为15家企业、事业单位办理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登记,累计融资总额达2.7亿元,创历史新高,对比2024年知识产权质押融资8600万元增长213.95%,从而让专利、商标、数据知识产权等知识产权从“纸”变“钱”,有效盘活“沉睡”的无形资产。
下一步,该局将不断完善知识产权金融生态建设,加大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的支持力度,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编辑:王明 审核:同期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