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田飞 长安社区位于烟台市莱山区初家街道,是迎春大街商圈与 4 个居民小区交织的商居融合型社区——8座商务楼宇、1019 家市场主体与居民生活场景叠加,庞大客流量让治理难题凸显。2024 年起,社区以居民、商家关注的 “小问题” 为切口,创新“民情快办 + 书记领办 + 多方联动”机制,构建“快速响应—靶向攻坚—破壁聚能”的全链条治理路径,推动治理从“碎片化应对”向“系统治理”转型。
一、民情快办:速接诉求,让“急难愁盼”有回应
“民情快办”的核心,是用“快响应、快处置”接住群众诉求。从路面修复到噪音调解,社区以规范流程让民生问题 “件件有回音”。
(一)12 小时修路:从“坑洼路”到“舒心路”
芳华园农贸市场与万光诚润超市门口的公共通道,因“跨区域产权、跨部门权责、跨主体利益”的“三跨”历史遗留问题成了治理盲区:路面破损、垃圾乱倒、车辆乱停,成了居民的“烦心路”。社区直通车”平台收到公共通道维修诉求后,社区党总支书记田飞第一时间将诉求带到物业联席会,还把“党建联席会”开在了现场。实地调研发现,这条商户、居民每日必经的通道,因长期碾压、缺乏维护已坑洼不堪,居民不满情绪渐涨,可修路物资成了“拦路虎”。
为破解这一困境,长安社区精准发力,依据长安联盟体系“党建引领,难题共解、要事共决”原则,再次成功动员联盟单位补齐短板,积极担当。8月7日恰逢芳花园大集,为不影响居民出行,清晨6点,天刚蒙蒙亮,修路行动高效展开:长安映月项目方两次调配水泥罐装车并投入核心浇筑,保障物料供应;万光物业组织人员,配合整形压实、修补路面;宝龙物业按分工衔接,承担后续精细补修的人力与物料;社区工作人员维护现场秩序,设置醒目警示标示,引导过路车辆就位。当晚6点路面便焕然一新——12 小时,“烦心路”成了“舒心路”。
依托“社区直通车”掌握诉求,社区联动多方高效协调,12 小时解决通道破损问题,用速度回应民生期待。
(二)噪音调解:让“商户安全”与“居民安宁”两全
公共通道问题刚解决,“社区直通车”又收到初家青年楼居民诉求:一底商夜间用高分贝音响播放警示语音,扰得人难安睡。社区工作人员现场核实得知,商贸城一楼电器商行因怕高价值快递丢失,装了带语音报警的摄像头,夜间有陌生人闯入便会报警。“田飞调解室”当即牵头,联动综合执法、物业、居民代表共商对策,最终想出“调低音量 + 警示提示”的办法:既在规定范围内调低警报音量,又增设防盗警示标识——既护了商户财产安全,又还了居民夜间安宁。
面对商户与居民的利益冲突,社区以实地调研为基础、多方协商为路径,用柔性方案实现“安全”与“安宁”的平衡。
(三)快办“密码”:三张清单织密“响应网”
从“坑洼路面”到“噪音扰民”,长安社区能精准对接“呼声高、反映强、需求大”的诉求,靠的是“民情快办”的三张“清单”:
——诉求清单:推广民情快办二维码,联动“社区直通车”平台,实时归集网格重点难点,让问题“码”上直达;
——流程清单:编制《全周期处理流程指引图》,以“统一受理--智能分派--限时办结--群众评价”闭环定标准;
——责任清单:明确各环节处置主体与时限,让“谁来办、怎么办、何时办”清晰可查。
诉求清单聚民意、流程清单定标准、责任清单明分工,三张清单让“民情快办”有章可循,高效运转。
二、书记领办:靶向攻坚,让“疑难杂症”有解法
若说“民情快办”解的是“急难”,“书记领办”攻的便是“硬骨头”。从“解决单次诉求”转向“根治源头问题”,聚焦物业更迭、突发民生危机等疑难事项,发挥“头雁”统筹作用。
(一)物业更迭:用 “阶梯推进” 防矛盾升级
4月底,宝龙商圈物业股权变更,“电费价差不退”“保洁要撤”的传言让老商户慌了神。社区党总支书记田飞预判:新老物业更迭时若“一刀切”,极易引发矛盾。他决定用“阶梯式推进”破局:一边逐户走访商户、租户,摸清经营诉求;一边开党建联席会,召集街道包村干部、物业联盟、10 家商户代表与新物业面对面协商。最终,电费退差顺利落地,“鲁大师”店铺老板感慨:“社区一出手,难题变暖心事!”
针对物业更迭潜在矛盾,社区书记提前预判、阶梯推进,既解了商户急难,又稳了商圈经营秩序。
如果说商业楼宇治理是“预判民生痛点”的空间艺术,那么住宅小区民情响应则是“截断问题源头”的时间魔法。
(二)水管抢修:4.5 小时的“民生应急战”
顺泰大厦居民在网格群反映“水龙头水流变小”,田飞当即会同物业排查,发现是管线破裂需停水抢修。社区党总支立刻启动应急机制:统筹联盟单位设临时供水点,配志愿者协助取水;在网格群实时更改进度;还为行动不便居民送水上门——从发现问题到恢复供水,仅用4.5 小时,140 余户居民重获正常用水。
面对突发供水危机,社区书记快速响应、统筹资源,以 “应急机制+贴心服务”在短时间内解决问题,让民生服务有温度。
(三)领办 “逻辑”:三个转变啃下 “硬骨头”
将“书记领办”定为2024年“书记项目”,长安社区靠的是“三个转变”:
——从事后处置到前端预判:梳理“书记领办”问题清单,对接职能部门协同解决复杂问题26个;
——从经验处置到制度规范:将高频物业纠纷处置经验转化为规范,强化时间、效率、目标管理;
——从解决问题到源头预防:制作《律师眼中的物业纠纷》知识库,督促物业自查自纠,减少投诉漏洞。
从 “被动应对” 到 “主动预判”、从 “经验办事” 到 “制度办事”、从 “解标” 到 “治本”,“书记领办” 以系统思维破解疑难。
三、多方联动:破壁聚能,让“三跨困局”有出路
基层治理难,难在“跨部门、跨行业、跨领域”的 三跨”壁垒。长安社区靠联盟体系搭平台,让“分头施策”变“多方合力”,破解了一个又一个“跨域难题”。
(一)三年纠纷:让“涉诉业主”变“治理伙伴”
8月15日,长安社区社企联盟迎来第九家成员——企业负责人姜先生,可半个月前,他还因欠缴物业费被物业公司起诉。事情要从 2022 年说起:姜某的车位顶部渗水,致车辆漆面被腐蚀,与物业协商赔偿无果后拒缴物业费,累计欠缴本金0.71万元、违约金0.08万元。
社区得知后主动介入,征得姜某同意后开党建联席会,邀请社企联盟、物业联盟、物业负责人、居民代表、签约律师到场。调解中,既组织各方实地勘查车库渗水点,又联系维修公司询价定损,最终促成和解:物业撤起诉、免违约金、减部分本金,姜某三日内结清欠款。次日,姜某不仅履约,还申请加入社区合伙人——三年纠纷化解,“抱怨者”成了“建设者”。
针对跨主体物业纠纷,社区以党建联席会为平台、实地勘查为依据、多方协商为路径,既解了纠纷,更转化了治理力量。
(二)空调之争:让“企业经营”与“物业规范”兼容
气温升高后,金贸中心一家直播企业与物业的矛盾也 在“升温”:企业夜间直播需空调,可写字楼中央空调夜间停运,高温影响设备性能,企业多次协商延迟关空调、增设新空调无果,便把诉求反馈到“社区直通车”与12345热线。
田飞实地勘查后得知:企业租的是写字楼,中央空调为水冷系统,夜间停运是开发商原始设计,也是行业常规,可高温确实影响经营。他当即联合开发商、物业联盟、电商联盟、签约律所开现场协调会,最终促成物业协助企业妥善安置新空调外挂机与排水管——持续月余的纠纷,在多方联动中圆满落幕。
面对企业经营与物业规范的冲突,社区以实地调研明症结、多方联动找路径,既尊重行业常规,又解决企业难题,为营商环境“微优化”添助力。
(三)新就业群体:从“服务对象”到“治理前哨”
日常走访中,社区发现辖区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等新就业群体庞大,“进门难、停车难、充电难、找路难”成了他们的“烦心事”。为此,社区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联动物业联盟、异业联盟等开展“暖新行动”:建红骑先锋驿站、绘 “骑手友好地图、设行业专属党支部,覆盖 300 余名从业者。社区在为新就业群体提供贴心服务的同时,引导新就业群体发挥“民情雷达”优势——他们穿梭社区各角落,能及时发现环境、安全隐患。2024年,169名新就业群体到社区报到,成了隐患排查、纠纷化解的“新力量”。
社区以精准服务解决新就业群体难题,又以角色引导激活其治理价值,实现“服务”与“治理”的双向赋能。
(四)联动“心法”:做好纠纷后的“后半篇文章”
长安社区的“多方联动”,不止于“解纠纷”,更重“聚合力”:
——从“分治”到“共治”:遇“三跨”问题先梳理牵头与配合部门,整合资源、聚合力量共商共解;
——从“案结”到“事了”:以个别问题“点解决”推同类问题“批处理”,让矛盾从“案结事了”到“事心双解”;
——从“化解”到“转化”:捕捉当事人调解后的积极意愿,像姜先生那样,将“抱怨者”转化为“建设者”。
多方联动的关键,是打破壁垒、聚焦长效,既解当下难题,又聚长远合力,让治理从“单打独斗”变“众人拾柴”。
四、长效保障:从“治已病”到“治未病”的治理升级
长安社区的实践,解决了一个个具体问题,更沉淀出从“被动应对”到“主动治理”的经验,让好机制持续发力。
(一)三级响应:织密预防网
为让治理效能长效化,社区建了“三级响应机制”:
——社区党总支统筹:建“民生诉求数据库”(含6大类28项),分析诉求规律与趋势;
——红色物业+小区党支部落实:依托“田飞调解室”平台,推动问题在网格内化解;
——物业服务企业执行:推动商居、社企、物业、异业联盟分层介入,构建“五全”体系(民意收集全覆盖、情况处置全闭环、数据研判全维度、预警防控全方位、跟踪反馈全流程)。
三级响应机制与“五全”体系结合,让社区治理从“应对问题”转向“预防问题”,筑牢长效治理防线。
(二)调解溢出效应:聚起共建力
成功的调解,从来不止“解纷”这一个价值。在长安社区,调解的“溢出效应”体现在三方面:
——聚民心:姜某从“涉诉业主”变“合伙人”,169名新就业群体成 “治理力量”,持续提升社区公信力;
——优环境:和谐物企关系、高效纠纷化解,让企业安心经营,乐于共建,推动微观营商环境优化升级;
——浓氛围:带动居民、商户主动社区治理,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性循环。
长安社区的实践,生动诠释了“调解化解小矛盾,共建凝聚大力量”的逻辑:用“民情快办”增民生温度,用“书记领办”攻治理难点,用“多方联动”聚共建合力,不仅把 “负能量”转化成了“正能量”,更实现了治理效能与居民满意度的双提升。
未来,社区将继续在“加快受理速度、提升便民温度、强化建言力度”上发力,让每一份诉求都有回应、每一个难题都有解法。这方小小的社区,正以“三维机制”为笔,绘着基层治理的“幸福图景”——而这,或许就是“小社区大治理”的最好注解。(文图/吕本政 田飞 编辑:刘兰 审核:同期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