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社会热点 > 200米项目亚洲第一!看陈妤颉跑出新的“中国速度”

200米项目亚洲第一!看陈妤颉跑出新的“中国速度”

来源:中青网 | 时间:2025-06-08 11:00:07 | 点击:844

 这是我国16岁小将陈妤颉。这是新加坡28岁名将,佩雷拉。5月31日,亚洲田径锦标赛女子200米决赛,当选手们冲出弯道,冠军很快就被锁定将在这两位之间诞生。

  作为上届亚运会冠军,佩雷拉一直紧咬不放,越追越近。关键时刻,陈妤颉顶住了压力,领先0.01秒,率先撞线。22秒97!比她个人之前的最佳成绩22秒99,提升了0.02秒。

  别看陈妤颉的年龄不大,但早已是田径圈的“传奇人物”。小学时成绩超过了中学生,中学时成绩超过了大学生。去年开始,她跳级参加成人组比赛,摘得多个女子60米、100米、200米项目冠军,并接连刷新由自己保持的全国少年纪录、亚洲少年纪录。在亚锦赛摘得200米项目金牌后,不到2个小时,她又出现在女子4×100米接力决赛,帮助中国队夺得冠军。除了细数她的成绩,大家对她在镜头前酷飒的“出场舞”,也是津津乐道。

  谈到陈妤颉目前的成绩,总有人愿意将它归功于“天赋”。陈妤颉的父母都是短跑运动员,但她最开始练习的却是网球。直到2019年,小学五年级的一次运动会上,她被体育老师发现具有练短跑的潜力,父母才找到在宁波体育运动学校任教的好友吴亚存,转练田径。起初,吴亚存没想到陈妤颉能有这样好的成绩。单说技术动作,上肢摆臂和下肢跑动就十分不协调。为了改这个问题,陈妤颉要每天练习摆臂几百次。一点点个性化调整下,两年后,陈妤颉速度耐力好、步频快的优势,被逐渐雕琢出来。

  陈妤颉说,虽然大家总是夸她表情淡定、很放松,但其实她是非常紧绷和紧张的。在亚锦赛200米决赛前20分钟,吴亚存收到陈妤颉的微信,说她头晕、胸闷。吴亚存知道这是焦虑的表现。令他没想到的是,陈妤颉很快就把这份焦虑控制住了,十几分钟后,面带笑容地出现在赛场上。

  陈妤颉:我相信我紧张,我的对手肯定也很紧张,但是我越是展现得从容不迫,可能我的对手就会觉得更紧张。其实去年整一个赛季的状态是非常内耗的,跑着跑着突然一下想通了,我一定要拿下第一,我不想要拿第二。可能在自己的极限上,再上一点,就拿下了那枚金牌。

  从开始练习田径起,陈妤颉就一直保持走读的节奏。上午在学校上完课,下午再去体校训练。如今,上了高中,她仍然保持这样的习惯。吴亚存支持陈妤颉的选择,日常的训练计划是一周六次,每次三个小时。相较于拼强度,吴亚存更在意陈妤颉训练的效率。平时,还借助生理生化指标来分析,她的训练是否超出负荷。

  吴亚存:人是紧张和松弛,是要相互交替过程中才能得到成长。这么长时间来,陈妤颉基本上没有伤病,这是我最成功的一面,学习是能够提高人的认知的。学习多了,自己会去判断这个是好的,这个是不好的。以后成长起来就是青出于蓝,如果没有知识的支撑,没有底层的逻辑,她可能很迷茫。

  陈妤颉:这个时间就算是我不上文化课,其实我那半天也是休息的,还不如直接把这空闲时间拿来上课。我最大的收获肯定就是我自己的话,就是脑袋里面不再是空空的。高中的还有什么成人礼什么的,反正就是挺期待的。备赛期其实是一个非常高压的状态,每一个人的精神无时无刻都是紧绷在这儿的。在休赛期的话,还是能让自己慢一下。

  本周四,世界田联公布最新一期世界排名。陈妤颉以1219分,在女子200米项目升至亚洲第一,世界排名第29位,直接拿到了东京田径世锦赛的入场券。她也将在世界赛场,向更多有实力的选手发起挑战。

  陈妤颉:其实可能就是比较喜欢找“虐”,越觉得累越觉得困难,我越想征服它。我感觉我就像那种攀岩的人一样,就是用手指尖、脚趾尖去抠着每一寸的岩壁,一点点地向上爬。

  陈妤颉还不到17岁,却已经是亚洲冠军,我们自然要期待在刘翔,苏炳添之后,有新的中国速度,不仅冲出亚洲,而且走向世界,但她毕竟还只是一位高一的学生,欲速则不达,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按规律成长,慢慢地加油,她才可能更快地奔跑。

责任编辑:刘雅欣

首页 | 上一页 1 下一页 | 尾页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冬储菜上市热销保障公众秋冬季“菜篮子”供应 “一元菜”受欢迎

央视网消息:在山西省太原市,进入深秋时节,气温持续降低,当地的白菜、土豆、大葱等冬储菜也陆续上市,其中不少菜品是“一元菜”,保障公众秋冬季的“菜篮子”供应。在太原杏花岭区的一处便民市场,前来采购的市民络绎不绝,不少人选购...

“土特产”变“金名片” 各地多元特色产业描绘乡村振兴好“丰”景

央视网消息:金秋时节,在江西吉安,柚香满枝头,金灿灿的蜜柚成为农户增收致富、助推乡村振兴的“金钥匙”。在吉安市万安县高陂镇的富丰蜜柚合作社,连片柚林绿意盎然,金黄蜜柚挂满枝头,满载蜜柚的车辆往来穿梭,果农们忙着采摘、分拣...

运城市古建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在万荣举办

每日新闻网讯(冯镜霖)10月16日,2025年度"技能运城"职业技能大赛——全市古建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在万荣县后土广场隆重开幕,本次大赛共吸引了来自全市各地共计45名选手参加,竞赛分为木作与砖作两个项目...

乐享最美“夕阳红”!普惠、优质、智慧养老服务为银发族兜牢稳稳幸福

央视网消息:人口老龄化是世界性的大问题。在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已突破3亿大关,让老年人老有所养、生活幸福、健康长寿是我们的共同愿望。“十四五”时期,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正在加速构建,中国式养老绘就最美“...

文化勃兴·文化遗产保护浓墨重彩 文化家底前所未有清晰 | 奋进“十四五”

央视网消息: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十四五”期间,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可以说是浓墨重彩,我们的文化家底前所未有的清晰。在每一件文物中,中华民族不断寻找“何以文明、何以中国”的答案。  考古新发现 良渚人已能造出“防...

践行绿色使命 服务绿色发展 国寿财险助力绿水青山成色更足

北宋画家王希孟用石青石颜料绘成的传世名作《千里江山图》,用鲜艳的青绿色调,描绘出绿水青山的锦绣恢弘。2025年是“两山”理念提出20周年。经过20年的发展,我国已走过了从“用绿水青山换金山银山”到“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

决胜“十四五” 打好收官战丨共绘黄河壮美画卷——沿黄各省区加快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新华社济南10月16日电 题:共绘黄河壮美画卷——沿黄各省区加快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新华社记者邵琨、牛少杰、周盛盛  黄河万里,奔流激荡。近年来,黄河流域各省区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持生态优先、...

较强冷空气持续影响我国 各地积极行动筑牢“保通保畅保暖”安全屏障

央视网消息:今年下半年以来最强的一股冷空气仍在继续影响我国,17日,北方多地出现降雨或降雪天气,气温下降明显。这次冷空气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公众需及时添衣,注意保暖。17日起 京津冀等地成为降温核心区本轮冷空气最为明...

《黑神话:悟空》等获中国版权金奖作品奖

  第十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暨2025国际版权论坛10月16日在山东青岛开幕。  此间举行的中国版权金奖颁奖仪式上,图书《我的阿勒泰》、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电视剧《西北岁月》、游戏《黑神话:悟空》、戏剧昆剧全本《牡丹...

今年夏粮收购旺季累计收购小麦1.08亿吨

新华社北京10月16日电(记者 古一平)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最新发布消息显示,今年夏粮收购旺季已于9月底结束,累计收购小麦1.08亿吨。  据介绍,河南、安徽、河北、江苏、山东等主产区先后启动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累计...

2025
06/08
11:00
浏览量: 844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反洗钱法修订草案作多项规定 更好保护数据安全和公民个人信息

反洗钱法修订草案作多项规定 更好保护数据安全和公民个人信息

焦作市修武县:依托资源优势 发展连翘产业

焦作市修武县:依托资源优势 发展连翘产业

<<爱之旅>>系列纪录片2024年工作会在燕郊召开

<<爱之旅>>系列纪录片2024年工作会在燕郊召开

药膳馆,食药同源探索者

药膳馆,食药同源探索者

十六化建承建稻花香项目主体结构全面封顶

十六化建承建稻花香项目主体结构全面封顶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