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社会热点 > 让“强国有我”的信念永驻青年心田

让“强国有我”的信念永驻青年心田

来源:中青网 | 时间:2025-06-03 12:47:21 | 点击:616

  【强国思政课·在行走中浸润③】

  “大国重器”前的思政课——

  让“强国有我”的信念永驻青年心田

  光明日报记者 周世祥 晋浩天

  “当得知‘歼-20’总师校友在校园里的青春往事、了解到C919大飞机设计中那些源自西工大的核心技术时,我意识到,课本上的公式定理不正是一代代前辈们铸剑苍穹的密码吗?”3月底,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极端力学研究院教授邓子辰讲授的“大思政课”结束后,软件学院学生陈曦陷入沉思,“邓老师用车间里沾着机油的实验记录本、戈壁滩上24小时不熄灯的联调帐篷,让我明白了科研不是飘在云端的论文,而是把双脚踩在泥土里、用心血托起大国重器的漫漫征程。”

  今年以来,西北工业大学打造的特色思政选修课《大国三航》让学生们耳目一新。航空、航天、航海及相关领域的发展历程、现状与未来趋势在各学院科研一线名师的深情讲述中鲜活地呈现在学子面前。

  不只是西工大,记者注意到,“大国重器”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成就的突出代表,近年来通过各种形式走进高校“大思政课”,丰富了育人场景和组织形式,更熔铸、激发、点燃了青年学子的爱国情、报国志。

  直观感受、亲身体验,坚定“中国力量”背后的制度自信

  “每秒473立方米的流量误差不超过1%,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度?”“相当于用消防水枪给茶杯倒水,却一滴不洒。”

  在南水北调东线源头处的江都枢纽,扬州大学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学生被这“毫米级艺术”深深震撼。调度中心弧形巨幕前,北斗定位的船舶、“数字孪生”流域、智能配水模型正编织着“四横三纵”的国家水网。两日跋涉300公里,走进亚洲单体装机容量最大的泵站群,了解我国自主研发的调速系统如何检测设备运行的“健康指数”;深入地下136米的句容电站发电厂房,探究低谷抽水储能、高峰放水发电的“电能银行”如何运转……大家逐渐领悟到“重器”背后的“三原色密码”——红色是党建引领的初心,蓝色是科技创新的基因,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底色。

  对于东南大学物理学院2023级拔尖班全体同学而言,今年五一前夕,他们刚刚经历了一场“全班一起看火箭起飞”的浪漫。4月29日,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远征二号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3组卫星发射升空。当火箭轰鸣声响起,南方天空射出耀眼的霞光,五星红旗在淇水湾沙滩上舞动,学子们用手机记录下火箭划破夜空的璀璨轨迹。

  “这不仅是技术的朝圣,更是理想的远航——当东大礼堂的飞檐与长五火箭的轨迹在数字画卷中交织,那征服星海的密钥,便在格物致知的求索里缓缓显现。”学生濮煜东有感而发。

  “一是重大工程的建设成就,二是实践一线的突破性发明,还有科学技术的领先发现。学生们通过现场观看、亲自体验,体会‘中国速度’‘中国力量’‘中国精度’,坚定制度自信。”华中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所长万美容这样阐释“大国重器”思政课的意义所在。

  “‘大国重器’进入思政课,既能激发青年学子对国家建设伟大成就的自豪感,又能使其感悟无数为之奋斗的工作者、劳动者的坚定信念,以及克服困难、勇挑重担的责任感,进而从那些人、那些事‘推彼及身’,唤起珍惜当下、发愤读书的紧迫感。”四川省教育厅宣传思想与统战工作处处长李大鹏说。

  现身说法、讲好故事,激发奋斗精神与干事创业动力

  “重器”之所以能够铸就,背后必有动人故事。“科技工作者、一线工人参与其中,一定有着‘非亲历不能体会’的感受,而每个故事背后都凝结着精神养分——或是对党和国家的忠诚,或是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或是对工匠精神的传承和发扬。讲好‘重器’故事,对学生的激励作用将是巨大的。”万美容说。

  在航天日前后的“大思政课”上,一位运载火箭专家、校友给北京理工大学学生们分享了一个故事:2012年的一个晚上,他接到紧急任务,需立即前往助推残骸落区找到火箭残骸,为故障分析提供最有效的证据。在经历了3小时飞行、8小时山路驱车后,虽然天色已晚、路途崎岖,车子一度抛锚,他却毅然决然朝着落点行进,最终在48个小时内找到了有价值的残骸,为故障分析赢得了宝贵时间。

  “接到任务后,他没有问‘为什么是我’,而是全身心投入,无论情况如何艰险都不停下脚步,这就是不负众望的航天人!讲好他的故事,就是思政育人价值的生动体现。”北京理工大学教师郭杰表示。

  “重器”故事如何讲深讲实?华北电力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孙芳在十三陵抽水蓄能电站现场开设了“双师”课堂,她有个“妙招”:“三位一体”育人路径。

  第一步,依托学科优势,由专业课教师和电站工程师现场讲解机组部件的自主研发历程,让学生深切认知能源革命的国家战略意义。第二步,组织学生体验电站智慧控制中心,通过仿真系统演示黑启动场景,强化电力系统安全性认知,引导学生感悟科技自立自强的时代命题。第三步,通过“重器中国·电力担当”主题研讨引导学生思考:能源电力如何在“双碳”目标中发挥主力军作用等。

  “我们还特别设置了‘匠心传承’微访谈环节,邀请退休工程师讲述攻克水轮机振动难题的故事,帮助学生理解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实践逻辑,实现知识传授、价值塑造、能力培养有机统一。”孙芳说道。

  在中国核工业科技馆参加“大国重器”活动后,北京大学本科生馨娜对这样一个故事记忆犹新:“一位华人居住在美国时饱受歧视,门前经常堆满垃圾。有一天,他突然发现门口的垃圾消失了,后来得知,那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消息传来之时。作为人文学科学生,我们或许无法参透核反应堆运转所需的庞大资源与物力。然而,深深镌刻于心的是一种信念:物理事业不仅是一项科技探索,更是一座支撑承载民族未来的丰碑。”

  拓展资源、丰富形式,未来“重器”赋予“大思政”更多可能

  如何让“大国重器”思政课不止于一次参观,而是拓展其育人价值?

  “‘重器’现场往往是项目重地,有的不具备常年开放参观的条件,有的在交通、安全方面有一些限制因素,所以实地参观覆盖人数往往有限,”万美容分析,“应加强数字思政资源的开发建设,通过虚拟仿真等技术模拟、记录‘重器’现场场景,通过视频化手段展现师生代表参观、交流全过程,将这些资源搬进慕课平台、带到课堂,发挥更广泛的育人功效。”

  李大鹏认为,对于水电水利、轨道交通等专业优势院校而言,应更好打通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思政教育是有机的整体,对于相关专业而言,‘懂原理’和‘悟道理’更是相统一的,要从更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角度,同专业课、通识课整体谋划。”

  北京理工大学学生工作处负责人史建伟建议,从资源选取上,可优先选择科研成果体现“自主创新”“攻坚克难”、突破国外技术封锁典型案例的单位,由校友或参研教师担任现场讲解员,确保内容兼具科技深度与思政厚度;重点对接同学校设立联合实验室、研究生工作站的单位,或毕业生担任技术骨干的企业,强化“母校—校友—企业”的情感联结,如邀请校友分享“从课堂到科研一线”的成长历程等。

  “另外,从组织形式上,可结合学科特色在参访中嵌入专业伦理教育、科技前沿动态,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衔接、学科交叉与科教协同纵深推进,提升针对性;可设计‘重器寻根’主题研学路线,串联我校参与研发的关键技术、核心技术突破时间轴、装备服务国家战略场景,标注相关点位的‘思政育人点’;可推动低年级学生参与认知实习,如整理科研资料、观摩实验流程,高年级学生结合企业实际课题参与毕业设计,打通‘实践—就业—科研’通道;可组织青年宣讲团宣讲,在书院社区开设‘重器沙龙’,实现‘一次研学、多次辐射’。”史建伟补充道。

  “对教师而言,讲好‘大国重器’思政课需要兼备扎实过硬的理论素养、跨学科知识储备、‘活化’素材的能力,如四川的不少重点工程与三线建设有关,引入那个时期的历史背景就能让学生更有代入感。”李大鹏建议,“思政课教师应加强培训、自我提升,通过‘修内功’,既讲清大国重器背后的历史逻辑,也引导学生把握未来的发展方向,让学生明确所处的历史方位、肩负的时代责任,站在中国式现代化新起点深入思考。”

  《光明日报》(2025年06月03日 14版)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冬储菜上市热销保障公众秋冬季“菜篮子”供应 “一元菜”受欢迎

央视网消息:在山西省太原市,进入深秋时节,气温持续降低,当地的白菜、土豆、大葱等冬储菜也陆续上市,其中不少菜品是“一元菜”,保障公众秋冬季的“菜篮子”供应。在太原杏花岭区的一处便民市场,前来采购的市民络绎不绝,不少人选购...

“土特产”变“金名片” 各地多元特色产业描绘乡村振兴好“丰”景

央视网消息:金秋时节,在江西吉安,柚香满枝头,金灿灿的蜜柚成为农户增收致富、助推乡村振兴的“金钥匙”。在吉安市万安县高陂镇的富丰蜜柚合作社,连片柚林绿意盎然,金黄蜜柚挂满枝头,满载蜜柚的车辆往来穿梭,果农们忙着采摘、分拣...

运城市古建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在万荣举办

每日新闻网讯(冯镜霖)10月16日,2025年度"技能运城"职业技能大赛——全市古建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在万荣县后土广场隆重开幕,本次大赛共吸引了来自全市各地共计45名选手参加,竞赛分为木作与砖作两个项目...

乐享最美“夕阳红”!普惠、优质、智慧养老服务为银发族兜牢稳稳幸福

央视网消息:人口老龄化是世界性的大问题。在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已突破3亿大关,让老年人老有所养、生活幸福、健康长寿是我们的共同愿望。“十四五”时期,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正在加速构建,中国式养老绘就最美“...

文化勃兴·文化遗产保护浓墨重彩 文化家底前所未有清晰 | 奋进“十四五”

央视网消息: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十四五”期间,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可以说是浓墨重彩,我们的文化家底前所未有的清晰。在每一件文物中,中华民族不断寻找“何以文明、何以中国”的答案。  考古新发现 良渚人已能造出“防...

践行绿色使命 服务绿色发展 国寿财险助力绿水青山成色更足

北宋画家王希孟用石青石颜料绘成的传世名作《千里江山图》,用鲜艳的青绿色调,描绘出绿水青山的锦绣恢弘。2025年是“两山”理念提出20周年。经过20年的发展,我国已走过了从“用绿水青山换金山银山”到“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

决胜“十四五” 打好收官战丨共绘黄河壮美画卷——沿黄各省区加快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新华社济南10月16日电 题:共绘黄河壮美画卷——沿黄各省区加快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新华社记者邵琨、牛少杰、周盛盛  黄河万里,奔流激荡。近年来,黄河流域各省区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持生态优先、...

较强冷空气持续影响我国 各地积极行动筑牢“保通保畅保暖”安全屏障

央视网消息:今年下半年以来最强的一股冷空气仍在继续影响我国,17日,北方多地出现降雨或降雪天气,气温下降明显。这次冷空气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公众需及时添衣,注意保暖。17日起 京津冀等地成为降温核心区本轮冷空气最为明...

《黑神话:悟空》等获中国版权金奖作品奖

  第十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暨2025国际版权论坛10月16日在山东青岛开幕。  此间举行的中国版权金奖颁奖仪式上,图书《我的阿勒泰》、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电视剧《西北岁月》、游戏《黑神话:悟空》、戏剧昆剧全本《牡丹...

今年夏粮收购旺季累计收购小麦1.08亿吨

新华社北京10月16日电(记者 古一平)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最新发布消息显示,今年夏粮收购旺季已于9月底结束,累计收购小麦1.08亿吨。  据介绍,河南、安徽、河北、江苏、山东等主产区先后启动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累计...

2025
06/03
12:47
浏览量: 616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反洗钱法修订草案作多项规定 更好保护数据安全和公民个人信息

反洗钱法修订草案作多项规定 更好保护数据安全和公民个人信息

焦作市修武县:依托资源优势 发展连翘产业

焦作市修武县:依托资源优势 发展连翘产业

<<爱之旅>>系列纪录片2024年工作会在燕郊召开

<<爱之旅>>系列纪录片2024年工作会在燕郊召开

药膳馆,食药同源探索者

药膳馆,食药同源探索者

十六化建承建稻花香项目主体结构全面封顶

十六化建承建稻花香项目主体结构全面封顶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