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社会热点 > 高原晒出拉萨青年的新故事

高原晒出拉萨青年的新故事

来源:中青网 | 时间:2024-10-10 10:56:53 | 点击:413

《日光之城》剧照。出品方供图

有一天,已经在拉萨采风数月的于小千走在八廓街头,身后有人用藏语跟他打招呼。那一刻,他知道,这剧“到位”了。

正在热播的电视剧《日光之城》,讲述了在拉萨的6个年轻人,在西藏这片热土上寻找自我、追逐梦想的故事。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专访时,《日光之城》编剧于小千说,接到任务时,摆在他面前第一个、也是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讲述当代的拉萨,“如何让拉萨人民认可这是他们当下生活的呈现,同时让内地观众产生情感的共鸣”。

此前关于西藏的影视作品,大多发生在过去,《日光之城》是首部反映西藏当代都市生活的剧集。

故事发生在拉萨,《日光之城》有着满满的“酥油味”:谈及爱情,“热壶里倒出的甜茶是热的,相爱的人眼窝里的目光是烫的”;论及友情,“买马要看口齿,交朋友要摸心底”。但同时,主人公是青年,他们和其他地方的大多数年轻人一样,面临着考公、创业、远嫁、追梦、家庭关系等各种各样的人生课题。就是在这些个性与共性中,对西藏的讲述第一次有了都市面貌与当下视角。

今天的西藏什么样,今天拉萨的年轻人在想什么、干什么,可以从这部建立在采风基础上的现实主义作品中,得窥一二。

有这样一组数据:《日光之城》的剧本创作耗时两年,创作团队4上高原,足迹遍布拉萨的3区5县;采访132人,采访笔记100余万字;走访了78个大院、119个场景,采风总行程4126公里。

“我这一年和剧组一起吃饭的时间,比在家要多。”于小千说。

第一次进藏是2021年10月,于小千在十几天的时间里建立了对拉萨的初印象;第二次则长达半年,“一开始创作,有点像‘老虎吃天,无处下口’,就只能用最笨的办法,和各种人聊”。甚至包括所住酒店的老板、服务员,于小千都暂时化身“E人”,上去攀谈。聊得多了,就有了一些人物的形象、一些沉淀下来的生活片段。

在创作过程中,首先要摒弃的是游客视角和猎奇视角,“我们希望从当地人自身的视角出发,讲述他们自己的故事”。这就有了观众现在看到的,故事从八廓街上的一户典型人家讲起,剧中有城市森林,也有乡村草原,这里的年轻人也面临“考编”还是创业的选择,女性也遭遇事业与爱情的考验。

在拉萨,主创们住在八廓街一家由历史建筑打造的酒店。于小千特别喜欢溜达,每天出门,上午一圈下午一圈,也不注意防晒,很快就晒出了当地人的同款肤色。他常去拉萨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冲赛康,别人以为他是去进货。“自己不把自己、别人也不把我当游客,一切都挺自然。”于是,发生了本文开头所说的那一幕。

第三次进藏时,剧本大纲已经搭好,创业青年成为关键人物。于小千透露,剧中所有的主要人物都有一个或多个原型,是在采风过程中发现的素材的融合。比如,整部剧都在一门心思创业的男主角索朗,就融合了多个创业青年的身影。

主创一行曾到拉萨的一个创业园区与年轻人座谈。“我们发现,在很多事情上,包括创业,西藏年轻人不需要区分开来描述,他们和所有的年轻人一样,对挑战的兴奋、对成功的渴望、对幸福生活的追求,无比强烈。”于小千说,“当代西藏青年的格局和视野,不仅仅在家乡,他们希望到更广阔的天地去闯荡。”

除了获得经济上的成功,以索朗为代表的西藏青年,更有着对当地产品的高度认可和骄傲,他迫切地想把家乡的好东西——比如岗巴羊——推介出去,让更多人知道。“各地在援建西藏,西藏的年轻人希望自己也能创造价值,这是他们创业的一个独特动机。”于小千说。

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需要青年用双手去奋斗争取,西藏的风土人情也是在人间烟火中热烈蒸腾。在拉萨,于小千遇到过形形色色的年轻人:甜茶馆的服务员、留学归来的潮牌主理人、艺术策展人、说唱歌手、脱口秀演员、古建筑修复师……剧中的扎西是一个热爱藏戏的00后实习医生,他的原型之一就是一名ICU护士,同时是一个藏语说唱乐队的主唱。

“年轻人有丰富的文化生活,尊重热爱传统,也不妨碍追求新潮的生活。”于小千说,“早上喝甜茶,中午喝咖啡,晚上喝啤酒,这就是今天的拉萨。”

剧中,从山东来到西藏参军、后来成为社区“第一书记”的许少杰,面临着服务期满后,留下还是回家的选择。在现实中,这个人物的原型也曾中途回到老家。他告诉于小千,有一天他在家里的床上醒了,一瞬间觉得自己在拉萨街头。

这种感觉,于小千也经历过。

开机后,于小千又到拉萨待了一个多月。回到北京时,午睡醒来,他感觉自己在八廓街头。“拉萨的6月是最美的季节,气温不凉不热,几乎每天会下一场小雨,雨洒在八廓街的青石板地面上,特别干净,美好得像梦一样。”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

责任编辑:白珂嘉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黑龙江肇东市:政校企三方携手共启低空经济新篇章

每日新闻网黑龙江讯(张长江)“三方携手开启低空经济领域人才培养的战略合作,必将为龙江低空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动能,为龙江全面振兴贡献更多的低空力量。”黑龙江财经学院校长于长福在肇东市表示。大会现场(邹建宇 摄)10月2...

盐城滨海:首乌花蜜“甜”满振兴路

每日新闻网讯(中国江苏网盐城) 在位于盐城市滨海县八滩镇界山村的白首乌种植基地核心区,148个棕黄色蜂箱如整齐列队的“小营房”,箱体缝隙里传出的“嗡嗡”声此起彼伏,交织成充满生机的自然交响曲——一场非遗资源与生态养殖碰撞...

坐拥青山看世界 更以豪迈写华章

——记沂南县政协常委、山东石崇崮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武光军每日新闻网北京讯(徐小芮)【人物简介】:武光军1977年生于山东沂南,临沂市沂南县政协常委,新联会会员、临沂市关爱退役军人协会会员,山东石崇崮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董...

烟台“十廊百河千村”行动正式启动 全民共绘幸福河湖新画卷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 吕本政 刘丹)10月24日上午,烟台市“十廊百河千村”行动启动仪式暨“清流永续·河湖共护”主题巡河活动在烟台滨河公园举行。来自政府、企业、社区、学校和志愿者群体的代表们齐聚一堂,共同发出护河倡议,标...

出海记丨中国海外产业园区:对外经济合作的闪亮名片

“我现在用滴灌技术来灌溉棉花,这样水分能直接到达棉花根部,不仅节省时间,还节省用水和人力。来园区工作后,我的收入增加了一倍。”受雇于乌兹别克斯坦上合组织农业基地中乌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的棉农乌兹别科夫边检查着棉花种植情况,...

筑牢公平竞争“防火墙”—湖北省公安县“四措并举”激发市场活力新篇章

每日新闻网讯(向芳)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公安县市场监管局以创新举措和扎实行动,推出“四措并举”工作法,全面织密公平竞争审查网络,为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打下坚实基础,助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高位推动,嵌入决...

中国人寿财险全力以赴 守护秋粮丰收

粮归仓,秋收忙。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作为金融央企主力军,中国人寿财险聚焦农业风险防控,通过构建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推动服务从“灾后赔付”向“灾前预防”转型、强化科技赋能与产品...

前三季度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长17.2%!强劲增速折射中国消费市场蓬勃脉动

央视网消息:记者10月23日从国家邮政局了解到,今年前三季度,快递市场蓬勃发展,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长17.2%。国家邮政局最新数据显示,1至9月,我国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1450.8亿件,同比增长17.2%。其中,9月快递业...

外媒聚焦中国“十四五”非凡成就 期待“十五五”再为全球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国际在线专稿:“十四五”规划收官在即,“十五五”征程即将开启,全球目光聚焦北京。近日,多家海外主流媒体发文回顾中国“十四五”时期非凡成就,称赞五年规划不仅加速了中国经济崛起与科技腾飞,更对全球经济格局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习言道|“十五五”,习近平强调这个战略位置

  中新网北京10月22日电 题:“十五五”,习近平强调这个战略位置  发展新质生产力,这是当前中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今年4月,在部分省区市“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旗帜鲜明指出,“必须把...

2024
10/10
10:56
浏览量: 413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反洗钱法修订草案作多项规定 更好保护数据安全和公民个人信息

反洗钱法修订草案作多项规定 更好保护数据安全和公民个人信息

焦作市修武县:依托资源优势 发展连翘产业

焦作市修武县:依托资源优势 发展连翘产业

<<爱之旅>>系列纪录片2024年工作会在燕郊召开

<<爱之旅>>系列纪录片2024年工作会在燕郊召开

药膳馆,食药同源探索者

药膳馆,食药同源探索者

十六化建承建稻花香项目主体结构全面封顶

十六化建承建稻花香项目主体结构全面封顶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