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社会热点 > 贵州镇宁:林权档案点“绿”成“金”

贵州镇宁:林权档案点“绿”成“金”

来源:每日新闻网 | 时间:2022-11-18 12:44:24 | 点击:1262

每日新闻网:(贵州省安顺市档案馆--张爱国、范 勇)

       贵州省安顺市镇宁自治县地形南北狭长、北高南低,海拔相对高差1322米,地势立体性、气候多样性。镇宁是绿色的,森林覆盖率65%以上,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8.5%,成功创建了贵州省森林城市、贵州省第一个园林县城。依托县域内丰富森林资源,镇宁自治县因地制宜发展林下养鸡、中药材种植、苗木花卉栽培等林下特色种养经济,以蜂糖李、樱桃、火龙果、芒果、百香果“五朵金花”为主导的精品水果种植实现产值27.28亿元,为“甜蜜镇宁”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动力。

WechatIMG1952.jpg

近年来,镇宁自治县科学高效利用森林资源,一方面,积极引进优质社会资本与龙头企业,探索“林业+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全力打造山上产业兴旺,林下致富路宽的多元化立体生态发展新格局。此外,该县还积极在创新林下经济和林业产业发展融资机制上下功夫,探索建立“金融机构+贷款人(林权所有者)+林权处置企业”的合作模式,不断完善林权抵押贷款行为,探索绿色金融发展新模式,努力盘活县域内森林资源,着力破解林农无处贷、金融机构对林权抵押贷款不敢贷的难题。

“过去白马林场主要以售卖木材为主,后来我们开始调整产业结构,林下经济发展渐成气候。但受制于缺乏资金,所有的投入都在林子上,空有大量的森林资源换不了钱,扩大不了规模,引入不了深加工设备,我们急啊!正好这几年县里面搞了个林权抵押贷款,并为我们建立了林权档案,周转的钱一下子有了,产业规模也扩大了,解决了林业经济前期投入大、产生效益时间长的难题,收入多了,干劲更足。”镇宁自治县白马林场叶波如是说,白马林场成立于1958年,位于镇宁中北部,辖有7个工区,人工种植森林面积达到11000余亩,在建立林权档案实施林权抵押贷款的绿色金融普惠下,一笔笔绿色资金注入,一个个绿色项目实施,白马林场实现了绿色升级,书写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绿色篇章,已成为镇宁的林下经济发展示范区。

林权档案是解决林权争议、确保林权顺畅流转、促进森林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依据。针对林权抵押贷款“资源-资产-资本-资金”转化机制中存在的权责不明晰、权籍调查难、登记难等问题,该县相继制定出台了《镇宁自治县林权登记管理暂行办法》《镇宁自治县林地经营权流转登记管理暂行办法》等政策文件,将林权档案工作贯穿于不动产林权调查确权登记的全过程,与林改工作同步推进。该县林权档案内容包括从宣传发动、制定方案、初查定界、确权发证到检查验收全过程形成的材料,划分为综合类、资源调查类、林权登记类、纠纷调处类、各乡镇(村)林权改革档案类、合同类等6类。同时,为解决现有林权档案数据存储单位不一致、数字化程度不高、不利于林权登记档案查询等问题,该县还在林权档案组建工作中加快推进林权类不动产登记存量档案数据整合、建库工作,通过对本级林权登记产生的历史档案进行数字化整理,形成集合林权登记属性、图形、档案等信息于一体的电子档案成果,完成林权档案数据整理、扫描、关联挂接、质检、提交等工作,通过建立目录数据库,推动实现计算机目录检索。

在探索中实践、在实践中创新,2022年以来,镇宁自治县进一步加快林权流转平台建设力度,以更好地为林权流转提供信息发布、市场交易、政策法律、变更登记等综合服务。针对前期工作中存在的抵押物安全管理和日常维护等短板弱项问题,在综合分析研判基础上,该县近期还制订出台了《镇宁自治县林权抵押处置试点工作方案》,重点就加强和改进档案工作服务林权改革作出进一步细化安排,明确林权抵押后,作为抵押的林权仍然由借款人继续管理,处置公司要对抵押的林权专门建立档案,监督借款人对抵押物做好日常管护、培育,确保抵押物能按预期正常生长。同时,还要求林权处置企业负责对林权抵押物建立档案,跟踪记录,加强监管,确保抵押物资产安全。

集体林权改革放活了经营权、激活了乡村绿色经济,实现了“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以档为“凭”、立“档”为信,通过将档案工作全面融入到融资企业、金融机构、处置企业三方协议各阶段和影响要素的全过程,提高了抵押资产变现能力,增强了金融机构对林权贷款认可度,林权档案让一座座青山变成真正可以随时取钱的“绿色银行”,为盘活森林资源资产、拓宽小微企业和农户林权融资渠道探明路径,努力实现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发展林业产业和林下经济,涵养一方水土、富裕一方群众,为全县特色高效农业持续壮大提供不竭动力。去年,该县林下经济利用林地面积达到10.04万亩,特色经济林达到40.44万亩,建档立卡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22.81%,位居安顺市第一,林下养殖、中药材、食用菌等特色产业提质增效,新增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3家,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57.9%,增速位居全市第一,并荣获贵州省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单位。

 

编辑:唐玲 

 

 



【作者:安顺市档案馆-张爱国、范 勇】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运城市古建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在万荣举办

每日新闻网讯(冯镜霖)10月16日,2025年度"技能运城"职业技能大赛——全市古建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在万荣县后土广场隆重开幕,本次大赛共吸引了来自全市各地共计45名选手参加,竞赛分为木作与砖作两个项目...

乐享最美“夕阳红”!普惠、优质、智慧养老服务为银发族兜牢稳稳幸福

央视网消息:人口老龄化是世界性的大问题。在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已突破3亿大关,让老年人老有所养、生活幸福、健康长寿是我们的共同愿望。“十四五”时期,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正在加速构建,中国式养老绘就最美“...

文化勃兴·文化遗产保护浓墨重彩 文化家底前所未有清晰 | 奋进“十四五”

央视网消息: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十四五”期间,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可以说是浓墨重彩,我们的文化家底前所未有的清晰。在每一件文物中,中华民族不断寻找“何以文明、何以中国”的答案。  考古新发现 良渚人已能造出“防...

践行绿色使命 服务绿色发展 国寿财险助力绿水青山成色更足

北宋画家王希孟用石青石颜料绘成的传世名作《千里江山图》,用鲜艳的青绿色调,描绘出绿水青山的锦绣恢弘。2025年是“两山”理念提出20周年。经过20年的发展,我国已走过了从“用绿水青山换金山银山”到“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

决胜“十四五” 打好收官战丨共绘黄河壮美画卷——沿黄各省区加快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新华社济南10月16日电 题:共绘黄河壮美画卷——沿黄各省区加快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新华社记者邵琨、牛少杰、周盛盛  黄河万里,奔流激荡。近年来,黄河流域各省区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持生态优先、...

较强冷空气持续影响我国 各地积极行动筑牢“保通保畅保暖”安全屏障

央视网消息:今年下半年以来最强的一股冷空气仍在继续影响我国,17日,北方多地出现降雨或降雪天气,气温下降明显。这次冷空气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公众需及时添衣,注意保暖。17日起 京津冀等地成为降温核心区本轮冷空气最为明...

《黑神话:悟空》等获中国版权金奖作品奖

  第十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暨2025国际版权论坛10月16日在山东青岛开幕。  此间举行的中国版权金奖颁奖仪式上,图书《我的阿勒泰》、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电视剧《西北岁月》、游戏《黑神话:悟空》、戏剧昆剧全本《牡丹...

今年夏粮收购旺季累计收购小麦1.08亿吨

新华社北京10月16日电(记者 古一平)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最新发布消息显示,今年夏粮收购旺季已于9月底结束,累计收购小麦1.08亿吨。  据介绍,河南、安徽、河北、江苏、山东等主产区先后启动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累计...

黄河岸畔的和美新画卷

——黄河一号旅游公路万荣段见闻每日新闻网讯(来源:运城日报  记者 王月文)秋日的黄河岸畔,天高云淡,风清气爽。驱车行驶在黄河一号旅游公路万荣段,一条宽阔的沥青路如同蜿蜒的丝带,在黄土高原的沟壑间舒展延伸。一侧是奔流不息...

推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全球治理倡议

推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全球治理倡议※习近平  2021年9月2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并发表题为《坚定信心 共克时艰 共建更加美好的世界》的重要讲...

2022
11/18
12:44
安顺市档案馆-张爱国、范 勇
浏览量: 1262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反洗钱法修订草案作多项规定 更好保护数据安全和公民个人信息

反洗钱法修订草案作多项规定 更好保护数据安全和公民个人信息

焦作市修武县:依托资源优势 发展连翘产业

焦作市修武县:依托资源优势 发展连翘产业

<<爱之旅>>系列纪录片2024年工作会在燕郊召开

<<爱之旅>>系列纪录片2024年工作会在燕郊召开

药膳馆,食药同源探索者

药膳馆,食药同源探索者

十六化建承建稻花香项目主体结构全面封顶

十六化建承建稻花香项目主体结构全面封顶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