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名人字画 > 四季皆牧歌:阿勒泰千年游牧转场文化的现代传承

四季皆牧歌:阿勒泰千年游牧转场文化的现代传承

来源:中国网 | 时间:2024-05-27 09:57:12 | 点击:5210

2023年12月22日拍摄的新疆阿勒泰地区富蕴县可可托海镇塔拉特村。新华社记者 丁磊 摄

新华社乌鲁木齐5月26日电(记者潘莹、熊聪茹)一个月前,哈萨克族牧民阿达力别克·别尔都木拉提家的600头牲畜,从阿勒泰地区福海县齐干吉迭乡博列克托别村出发,搭上四周装有围栏的卡车,向东北方向,一路跨过额尔齐斯河,历经200余公里,抵达萨尔布拉克春牧场。

“过去转场需要至少一周时间,现在当天上午出发,下午就到了。”50多岁的阿达力别克·别尔都木拉提说。

萨尔布拉克,意为“黄水泉”。此时的春牧场,正值冰雪消融,雪水汇成河流,在山间哗哗流淌。山脚下,绿草如茵,牛羊成群。

由新疆作家李娟同名散文集《我的阿勒泰》改编的电视剧近期热播。文章和剧情中对游牧民族转场生活的描述生动、细腻,有新旧理念的碰撞,也有传统与现代生活方式的共融。

2023年12月22日,在新疆阿勒泰地区富蕴县可可托海镇塔拉特村,村民为游客表演“姑娘追”。新华社记者 丁磊 摄

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每年依照牧草生长周期、带领牲畜长距离转移草场,形成延续千年的独特“转场”文化。

直到今天,阿勒泰牧民仍保留着春夏秋冬四个牧场。2024年,阿勒泰地区春季转场牲畜超过220万头。

阿勒泰地区素有“金山银水”之称,是新疆重要的畜牧业大区之一,境内广袤的四季草场,分布在阿尔泰山和准噶尔盆地之间。

由北向南,地势由高至低,地貌从白雪皑皑的山顶、广袤无边的森林,逐渐向极地苔原、明媚草甸转换,最后延伸至准噶尔盆地中心的荒漠。

当漫长冬季来临,“雪赶牛羊走”,在远离山区的“冬窝子”,牛羊们嚼着牧人准备的饲草,静待春天;入春,草木复苏,新一年的转场遍跟随春天的脚步,由南向北渐次移动;至夏,从山前到高山,羊群追随丰美的水草,不断向北;当秋风乍起,草枯地黄,转场路线再转而向南,再次回归躲避严寒的港湾。

在四季牧歌的阿勒泰,高山牧场的牧民们承袭着千年传统游牧方式,每年从春至冬,由南往北再往南迁移往复,行程少则几十公里,多则上千公里。

2021年7月24日,新疆阿勒泰地区的喀纳斯景区禾木村一景。新华社记者 高晗 摄

在哈萨克族垂直移动放牧中,转场能够合理利用牧草资源。“这种独特的放牧样式适应了当地脆弱的高山草地自然生态系统。”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陈祥军说。

近年来,牧道、中转站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牧民和阿达力别克·别尔都木拉提一样,更愿意选择成本低、损失小、效率高的机械化转场方式。

“和传统的人工转场相比,机械化转场减少了人力、物力上的投入,也避免了羊只出现掉膘、死亡和丢失的情况。”阿达力别克·别尔都木拉提对记者说。

近些年,当地政府加大牧区道路等基础设施投入,一些传统古牧道变成公路,极大方便了牧民的交通出行。在牧民转场沿途,还建起100多个“幸福驿站”,为牧民提供食宿、洗澡、医疗救助等方面的服务,为牲畜提供补给。

摩托车、望远镜、对讲机……放牧中,不少牧民用上了新潮装备,年轻一代也乐于借助网络增加与外界沟通。

“90后”牧民家庭主妇“波塔”热爱牧区生活,常常一边放牧一边开直播、做视频,“我喜欢分享,喜欢交流,喜欢和家人度过的每一天”。

转场途中搭帐篷、休憩时品味奶茶和风干肉、闲暇时亲友们集体手工制作毡毯、用现代厨电制作美食、驾驶私家车兜风……透过她的视频,人们可以看到阿勒泰牧场迷人的风光和既保留传统又不拒绝改变的现代生活图景。

近年来,牧民积极配合当地政府实施草原禁牧、草畜平衡等举措,遏制草场退化趋势,草原植被恢复明显。

“河谷林封育行动对保护和扩大当地河谷林地面积,维护河谷林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完整性发挥了明显作用,植被覆盖度和质量都有所提高。”阿勒泰地区林业和草原局草原站有关负责人说。

2021年7月23日,游客在欣赏阿勒泰地区喀纳斯景区禾木村的风景。新华社记者 高晗 摄

草原转场文化在传承中发展,让“逐水草而居”不再是单一的畜牧方式。如今,遍布新疆牧区的现代化标准养殖小区正成为养殖户的新选择。

哈依沙尔·木合亚提是福海县返乡创业大学生,“在标准化养殖小区,采取统一管理、统一养殖技术,统一集中防疫、统一订单销售的方式,让养牛羊既轻松又可以实现增收致富”。

经过近4年发展,他饲养了60头西门塔尔肉牛,不仅购买了新车,还添置了农牧业机械,日子越过越好。

传承千年的游牧转场文化,成为阿勒泰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吸引四面八方游客和摄影爱好者前来。

福海县沙尔布拉克小镇作为当地牧民转场途中必经的一个重要中转站,已连续多年举办“百万阿勒泰羊转场文化旅游节”。姑娘追、阿肯弹唱、摔跤、赛马以及剪、弹、编羊毛等传统节目,让中外游客在此体验转场文化独特魅力。

“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牧场体味‘慢生活’,感受别样的民俗文化。”从起初只有两三间客房扩增到现在50多间客房,布尔津县禾木喀纳斯蒙古族乡哈纳斯村蝴蝶山庄民宿老板窝斯盼·马勒克为红火的商机感到欣慰,也希望游客们在增进对草原文化认识的同时,为保护当地的草原生态环境做出努力。


【责任编辑:杨楠】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交出时速450公里“答卷” “复兴号”书写更快“中国速度”

央视网消息:2021年,“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项目之一的CR450科技创新工程启动;去年年底,CR450动车组样车发布,目前已完成在不同速度、不同场景中的多项试验。试验期间,CR450动车组跑出了动车组单列时速453...

号称要连任,内塔尼亚胡还能用加沙冲突“续命”吗

新华社北京10月20日电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日前宣布将参加2026年议会选举,并自称能够赢得连任。以色列媒体先前报道认为,内塔尼亚胡本届任期试图通过延长加沙战事确保极右翼政党继续留在执政联盟,为其执政“续命”。如今,加...

“买买买”更便利!“精细服务+政策红利”点燃广交会客商及国际游客消费热情

 央视网消息:本届广交会上,首次在展馆内设立“离境退税服务专区”,让境外采购商轻松享受离境退税“即买即退”的便利。  在离境退税服务专区里200多款十五运会的特许商品、广交会的文创产品还有广州必购必带的城市礼物,琳琅满目...

筑牢安全防线 城市建设从“面子”到“里子”深化 | 韧性城市建设“路线图”↓

央视网消息:记者从住房城乡建设部获悉,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9部门近日联合印发《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的意见〉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

搭建科学合作桥梁 中德科学中心累计资助千余项合作项目

新华社北京10月17日电(记者温竞华、刘祯)作为中德科学合作的重要平台,中德科学中心成立25年来,累计投入经费约8.3亿元,资助1370余项高质量合作项目,产出4800余篇高水平学术成果,培养了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科技领军...

数据勾勒中国经济三季报亮眼“成绩单” 向“新”而行为经济发展添动力

央视网消息:国家税务总局发布最新增值税发票数据,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企业创新投入持续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反映出我国新质生产力发展步伐加快,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今年以来,结构性减税降费等政策...

沉陷区变“良田”、秋播“有备而种” 广袤田野绘就生机勃勃“丰”景图

央视网消息:这几天,在安徽淮南,一片浮在水面上的水稻田迎来收获。波光粼粼的水面上,金黄的浮床水稻随风摇曳,工人们正坐在特制的收割平台上,有节奏地挥动着手中的镰刀,一捆捆饱满的稻穗被逐一收割。原来,这里曾是一片采煤沉陷区,...

安徽省公安厅原党委委员、副厅长、一级警务专员刘海石被开除党籍

央视网消息: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消息,日前,经中共安徽省委批准,安徽省纪委监委对安徽省公安厅原党委委员、副厅长、一级警务专员刘海石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经查,刘海石丧失理想信念,背弃初心使命,对党不忠诚...

首批来自钱凯港的进博会展品顺利抵达上海口岸

10月15日,在上海洋山深水港,首批来自秘鲁钱凯港的进博会展品从“中远鲁珀特王子港”轮顺利卸下。上海边检机关联合口岸单位开通进博会展品通关“绿色通道”,助力展品安全准时入境布展。  这批跨越太平洋而来的特色展品,包含了陶...

换季式降温!北方多地创立秋后气温新低 南方高温将终结

中国天气网讯 今年下半年来最强冷空气过程已经上线!今天(10月15日)早晨,多个北方城市最低气温创立秋后新低。预计冷空气将继续自北向南影响我国大部地区,影响时间持续到19日。这股冷空气不仅会给北方带来更加深重的秋凉,也会...

2024
05/27
09:57
浏览量: 5210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躬耕不辍享百年——书法老人袁鸿典印象

躬耕不辍享百年——书法老人袁鸿典印象

热烈祝贺世界名人厉恩海欧洲参赛夺得冠军荣获二块金牌凯旋回国

热烈祝贺世界名人厉恩海欧洲参赛夺得冠军荣获二块金牌凯旋回国

2024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在北京举行

2024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在北京举行

墨韵军魂,气志华章——走近军旅书法家-朱继文

墨韵军魂,气志华章——走近军旅书法家-朱继文

拍张CT,看一下5亿多年前的化石长啥样!

拍张CT,看一下5亿多年前的化石长啥样!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