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名人字画 > 春暖花开,来中国美术馆看“江山壮丽”

春暖花开,来中国美术馆看“江山壮丽”

来源:中国网 | 时间:2022-04-09 11:22:41 | 点击:1249

来源: 艺术中国

艺讯 > 展事 >

洞庭孤帆 齐白石(1864—1957) 1953年 103.5×33.5cm 中国画

一代代艺术家饱游饫看,目识心记,绘就一幅幅祖国壮丽河山的画卷。

2月20日,“江山壮丽——中国美术馆藏山水与风景题材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展,将持续至4月10日。此展是中国美术馆“典藏活化”系列展,以“江山壮丽”为主题,展出馆藏的中国山水与风景题材名家力作130余件。

黄山白岳 黄宾虹(1865-1955) 1954年 68.8×30cm 中国画

自古以来,一代代丹青高手游历自然、积淀心灵,以生花妙笔描绘祖国的大好江山。这些作品不仅将大自然之形神刻画入微,还融入人文理。以多样的审美范式诠释“笔墨当随时代”的创作理念,谱写了一部农耕文化、草原文化与海洋文化交织的大美史章! 

黄山云海 刘海粟(1896—1994) 1954年 61.3×74.2cm 油画

“艺术作品所表现的江山,不仅呈现了河山之体,更体现着人民之魂!”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协副主席吴为山介绍:“江山之于中国文化,其意涵绝不仅仅指山水风物。江山,既是自然伟大的构造,也是人民对自然的再造,更是人民本身。”此次展览作品“以物传情,以美言志,引领观众感受艺术家将个人心象、时代气象与自然景象化合出动人作品的心路轨迹,领悟蕴于其间的伟大中国精神。”

梅雨初晴图 潘天寿(1897—1971) 1955年 107×107.2cm 中国画

在历史的变迁中,中国艺术家创作的江山形象随着不同时期审美风格的嬗变与创新而呈现出不同面貌。其脱胎于赤子深情的心象,植根于中国社会进步的伟大实践,展示了一个在历史文化滋养和新生活启迪双重变奏中不断扬弃与发展的过程。

雨花台  傅抱石(1904—1965)1956年 58×78cm 中国画

展览分为五个篇章,第一篇章“高山仰止”,展出齐白石、黄宾虹、林风眠、刘海粟、潘天寿、李可染、傅抱石、关山月等近现代大师山水题材的经典作品。第二篇章“时代新象”,呈现新中国社会变革图景,反映了时代之新、生活之新。第三篇章“建设伟业”,展现新中国生机蓬勃的建设景象。第四篇章“诗意所栖”,描绘历史人文景观的诗意之美。第五篇章“自然之象”,展示中华大地美轮美奂的自然万象。

展览呈现在中国美术馆三层13至17号展厅,将持续至4月10日。(作品图片由中国美术馆提供,在文中按创作年份排序)

三门峡工地 吴作人(1908—1997) 1956年 118×150cm 油画

武汉防汛图 黎雄才(1910—2001) 1956年 30.4×2788 cm 中国画

北国风光 赵望云(1906—1977) 1959年 147×76cm 中国画

鱼鹰小舟 林风眠(1900—1991) 1961年 31×34.5cm 中国画

东方欲晓 石鲁(1919—1982) 1962年 83.6×65.6cm 中国画

长征第一山 关山月(1912—2000 1962年 50.8×72cm 中国画

常熟田 钱松喦(1899—1985)1963年 52.8×35.7cm 中国画

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李可染(1907—1989)1963年 69.5×45.5cm 中国画

三潭印月 秦宣夫(1906—1998)1963年 55×76cm 油画

桂林山中 吴冠中(1919—2010) 1972年 90×90cm 油画

春满湖湾 苏天赐(1922—2006) 1978年 38×54cm 油画

硃砂冲哨口 陆俨少(1909—1993) 1979年 108.5×67cm 中国画

重泊枫桥 颜文樑(1893—1988) 1980年 26×51.5cm 油画

苏州河畔 庞薰琹(1906—1985) 1983年 57.5×60cm 油画

大地春意浓 朱屺瞻(1892—1996) 1984年 106×78cm 中国画

编辑:王云


【作者:艺术中国】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买买买”更便利!“精细服务+政策红利”点燃广交会客商及国际游客消费热情

 央视网消息:本届广交会上,首次在展馆内设立“离境退税服务专区”,让境外采购商轻松享受离境退税“即买即退”的便利。  在离境退税服务专区里200多款十五运会的特许商品、广交会的文创产品还有广州必购必带的城市礼物,琳琅满目...

筑牢安全防线 城市建设从“面子”到“里子”深化 | 韧性城市建设“路线图”↓

央视网消息:记者从住房城乡建设部获悉,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9部门近日联合印发《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的意见〉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

搭建科学合作桥梁 中德科学中心累计资助千余项合作项目

新华社北京10月17日电(记者温竞华、刘祯)作为中德科学合作的重要平台,中德科学中心成立25年来,累计投入经费约8.3亿元,资助1370余项高质量合作项目,产出4800余篇高水平学术成果,培养了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科技领军...

数据勾勒中国经济三季报亮眼“成绩单” 向“新”而行为经济发展添动力

央视网消息:国家税务总局发布最新增值税发票数据,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企业创新投入持续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反映出我国新质生产力发展步伐加快,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今年以来,结构性减税降费等政策...

沉陷区变“良田”、秋播“有备而种” 广袤田野绘就生机勃勃“丰”景图

央视网消息:这几天,在安徽淮南,一片浮在水面上的水稻田迎来收获。波光粼粼的水面上,金黄的浮床水稻随风摇曳,工人们正坐在特制的收割平台上,有节奏地挥动着手中的镰刀,一捆捆饱满的稻穗被逐一收割。原来,这里曾是一片采煤沉陷区,...

安徽省公安厅原党委委员、副厅长、一级警务专员刘海石被开除党籍

央视网消息: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消息,日前,经中共安徽省委批准,安徽省纪委监委对安徽省公安厅原党委委员、副厅长、一级警务专员刘海石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经查,刘海石丧失理想信念,背弃初心使命,对党不忠诚...

首批来自钱凯港的进博会展品顺利抵达上海口岸

10月15日,在上海洋山深水港,首批来自秘鲁钱凯港的进博会展品从“中远鲁珀特王子港”轮顺利卸下。上海边检机关联合口岸单位开通进博会展品通关“绿色通道”,助力展品安全准时入境布展。  这批跨越太平洋而来的特色展品,包含了陶...

换季式降温!北方多地创立秋后气温新低 南方高温将终结

中国天气网讯 今年下半年来最强冷空气过程已经上线!今天(10月15日)早晨,多个北方城市最低气温创立秋后新低。预计冷空气将继续自北向南影响我国大部地区,影响时间持续到19日。这股冷空气不仅会给北方带来更加深重的秋凉,也会...

香港长者讲述大湾区内地养老:“在这里像在家一样安心”

中新网佛山10月13日电 题:香港长者讲述大湾区内地养老:“在这里像在家一样安心”  作者 蔡敏婕 莫冠婷  景致优美的园林里,繁花绿树,碧波涟漪;步入室内,无障碍坡道便于轮椅推行,公共区和洗手间墙面装有扶手方便长者扶行...

广阔市场前景、有力政策环境 外资加注加码投资中国工业AI

央视网消息:当前,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已经逐步融入到工业生产中,广阔的市场前景和有力的政策环境让不少外资企业加码投资中国工业AI。  在位于华南地区的一家炼铜企业,由中国十五冶和西门子联合共创的工业智能体,从2025年...

2022
04/09
11:22
艺术中国
浏览量: 1249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躬耕不辍享百年——书法老人袁鸿典印象

躬耕不辍享百年——书法老人袁鸿典印象

热烈祝贺世界名人厉恩海欧洲参赛夺得冠军荣获二块金牌凯旋回国

热烈祝贺世界名人厉恩海欧洲参赛夺得冠军荣获二块金牌凯旋回国

2024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在北京举行

2024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在北京举行

墨韵军魂,气志华章——走近军旅书法家-朱继文

墨韵军魂,气志华章——走近军旅书法家-朱继文

拍张CT,看一下5亿多年前的化石长啥样!

拍张CT,看一下5亿多年前的化石长啥样!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