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名人字画 > 莫让“瘦身”变“伤身”

莫让“瘦身”变“伤身”

来源:人民日报 | 时间:2025-08-25 17:12:54 | 点击:1029

近期,随着减肥瘦身成为许多人的“夏日刚需”,减肥市场迎来消费高潮。然而,诸如“快速燃脂,一周瘦10斤!”“不节食不运动,轻松瘦身无负担!”等夸张的广告宣传背后,暗藏着不少消费陷阱。

  虚假宣传、夸大功效是减肥消费中的突出问题之一。广东惠州市网友在人民网“人民投诉”平台留言,她今年4月在网上购买“纤体膏”后被要求添加企业认证的微信客服,客服以“赠送礼品”和“定制方案”为由向她索要个人信息,并推销高价减肥套餐,承诺“3至5天见效”“打造不易胖体质”。其后,客服更是以“防止反弹”“停用危害健康”等话术,让她在4月至5月多次转账升级套餐,累计消费达1.8万元。“后来我发现所购买的产品就是普通的代餐食品,并无特别的减肥功效。包装标注的厂家电话无法接通,疑似为‘三无’产品。”

  减肥产品诱导消费和虚假宣传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经济利益,还有可能对其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来自河南信阳的王女士反映,她在电商平台花费2000余元购买了某品牌减肥药,商家承诺“无效果可退款”且提供180天售后保障。但服用一个月后,她体重不仅没减反而增加了5斤,还出现便秘现象。“我向商家投诉,客服一直让我正常服用,不理会退款要求。我向电商平台投诉,订单页面却找不到退款选项。”王女士无奈地说。

  “减肥首先是减脂,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基础代谢率、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都不同,减肥效果也会因人而异。因此没有任何一种减肥产品能够适用于所有人,并且能在短时间内取得显著效果。一些减肥产品可能会通过利尿、增加排便次数等,让人在短时间内排出大量水分,从而减重。但这种效果是暂时的,一旦恢复正常饮食和水分摄入,体重就会反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心血管疾病诊疗中心主任尚菊菊说。

  减肥服务领域的合同陷阱与维权障碍不容忽视。许多读者反映购买减肥产品试用装后,体重未降,还出现较大副作用,维权时平台和商家相互推诿,“商家以产品开封为由拒绝退款,平台只提供小额优惠券的解决方案”。一些暑期减肥训练营广告称“精准减重”“科学塑形”,但在合同中对效果的描述含糊其词,且标注“不退不换”“自愿放弃维权”等条款。

  一名浙江慈溪市的读者说,自己报名参加了某减肥训练营,6月8日晚入营后发现营区条件与宣传不符,居住条件不好,餐食较差,宣传的训练场地也没有。“我一晚上没睡着。第二天要求退款,结果一天课还没上就要扣掉35%的违约金。”商家的“霸王条款”令他很恼火。

  在减肥消费中,消费者个人信息泄露问题也时有发生。比如一些减肥APP在线测试要求用户填写身高、体重、病史等详细数据,随后却将信息外泄,导致用户频繁接到骚扰电话或遭遇精准诈骗。

  如何识别减肥产品的宣传是否“靠谱”?中国政法大学经济法研究所副所长范世乾表示,许多减肥产品宣称“3至5天见效”“不节食不运动”,这类宣传往往属于夸大或虚假宣传。“正规减肥类保健食品应有相应标识,药品需标注‘国药准字’,医疗器械需有注册证或备案证。而且根据广告法规定,保健食品广告不得含有表示功效、安全性的断言或者保证。由此,很多减肥功效承诺都违反了法律规定。”

  专家建议,购买减肥产品或服务而遭受权益损害时,消费者可积极维权。“如果商家承诺的减肥效果未达成,消费者应当关注合同中的服务内容、效果保证、退款政策等条款,并积极收集证据。若产品损害了消费者身体健康,消费者还应及时就医,保留好诊断证明、病历等相关医疗资料,以便后续要求商家承担相应的医疗费用及赔偿。”范世乾说。

  该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减肥方案?尚菊菊建议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使用减肥产品。对于减肥训练营等服务,要关注其专业性,看其能否制定个性化方案,同时一定要关注其在减肥营中是否有医师和营养师。“减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足够的毅力,控制饮食,适当运动,调整睡眠,避免快速减肥后体重反弹。”

  此前,国家卫生健康委举行新闻发布会时,在例行健康提示中指出,现在互联网上有大量的健康方面相关信息,大家获取信息的渠道也非常多,面对海量的健康信息,掌握一些辨别真伪、识别谣言的方法非常重要。国家卫生健康委工作人员表示,“片面夸大声称通过某种食物、某种减肥产品或者某种偏方就能轻松减重的信息,通常都是谣言。”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买买买”更便利!“精细服务+政策红利”点燃广交会客商及国际游客消费热情

 央视网消息:本届广交会上,首次在展馆内设立“离境退税服务专区”,让境外采购商轻松享受离境退税“即买即退”的便利。  在离境退税服务专区里200多款十五运会的特许商品、广交会的文创产品还有广州必购必带的城市礼物,琳琅满目...

筑牢安全防线 城市建设从“面子”到“里子”深化 | 韧性城市建设“路线图”↓

央视网消息:记者从住房城乡建设部获悉,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9部门近日联合印发《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的意见〉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

搭建科学合作桥梁 中德科学中心累计资助千余项合作项目

新华社北京10月17日电(记者温竞华、刘祯)作为中德科学合作的重要平台,中德科学中心成立25年来,累计投入经费约8.3亿元,资助1370余项高质量合作项目,产出4800余篇高水平学术成果,培养了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科技领军...

数据勾勒中国经济三季报亮眼“成绩单” 向“新”而行为经济发展添动力

央视网消息:国家税务总局发布最新增值税发票数据,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企业创新投入持续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反映出我国新质生产力发展步伐加快,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今年以来,结构性减税降费等政策...

沉陷区变“良田”、秋播“有备而种” 广袤田野绘就生机勃勃“丰”景图

央视网消息:这几天,在安徽淮南,一片浮在水面上的水稻田迎来收获。波光粼粼的水面上,金黄的浮床水稻随风摇曳,工人们正坐在特制的收割平台上,有节奏地挥动着手中的镰刀,一捆捆饱满的稻穗被逐一收割。原来,这里曾是一片采煤沉陷区,...

安徽省公安厅原党委委员、副厅长、一级警务专员刘海石被开除党籍

央视网消息: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消息,日前,经中共安徽省委批准,安徽省纪委监委对安徽省公安厅原党委委员、副厅长、一级警务专员刘海石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经查,刘海石丧失理想信念,背弃初心使命,对党不忠诚...

首批来自钱凯港的进博会展品顺利抵达上海口岸

10月15日,在上海洋山深水港,首批来自秘鲁钱凯港的进博会展品从“中远鲁珀特王子港”轮顺利卸下。上海边检机关联合口岸单位开通进博会展品通关“绿色通道”,助力展品安全准时入境布展。  这批跨越太平洋而来的特色展品,包含了陶...

换季式降温!北方多地创立秋后气温新低 南方高温将终结

中国天气网讯 今年下半年来最强冷空气过程已经上线!今天(10月15日)早晨,多个北方城市最低气温创立秋后新低。预计冷空气将继续自北向南影响我国大部地区,影响时间持续到19日。这股冷空气不仅会给北方带来更加深重的秋凉,也会...

香港长者讲述大湾区内地养老:“在这里像在家一样安心”

中新网佛山10月13日电 题:香港长者讲述大湾区内地养老:“在这里像在家一样安心”  作者 蔡敏婕 莫冠婷  景致优美的园林里,繁花绿树,碧波涟漪;步入室内,无障碍坡道便于轮椅推行,公共区和洗手间墙面装有扶手方便长者扶行...

广阔市场前景、有力政策环境 外资加注加码投资中国工业AI

央视网消息:当前,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已经逐步融入到工业生产中,广阔的市场前景和有力的政策环境让不少外资企业加码投资中国工业AI。  在位于华南地区的一家炼铜企业,由中国十五冶和西门子联合共创的工业智能体,从2025年...

2025
08/25
17:12
浏览量: 1029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躬耕不辍享百年——书法老人袁鸿典印象

躬耕不辍享百年——书法老人袁鸿典印象

热烈祝贺世界名人厉恩海欧洲参赛夺得冠军荣获二块金牌凯旋回国

热烈祝贺世界名人厉恩海欧洲参赛夺得冠军荣获二块金牌凯旋回国

2024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在北京举行

2024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在北京举行

墨韵军魂,气志华章——走近军旅书法家-朱继文

墨韵军魂,气志华章——走近军旅书法家-朱继文

拍张CT,看一下5亿多年前的化石长啥样!

拍张CT,看一下5亿多年前的化石长啥样!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