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名人字画 > 看“幸福”如何跨越山海、穿越时空

看“幸福”如何跨越山海、穿越时空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 时间:2025-07-16 15:08:47 | 点击:730

 

侨眷陈印扶通过“华侨幸福通讯处”给父亲去信原件。广州华侨博物馆供图

广州华侨博物馆馆藏“华侨幸福通讯处”木匾。本报记者 徐令缘摄

  在广州华侨博物馆,有一块红底金字的漆木牌匾静静陈列。七个阳刻大字“华侨幸福通讯处”在斑驳漆面上依然清晰,苍劲有力。这块牌匾,见证了20世纪广州鸦湖乡华侨华人出海奋斗的酸甜苦辣。它像一枚凝固的时间印章,诉说着海内外中华儿女跨越山海、心手相连的故事。

  从这里寄出的家书,承载着亲人间的思念;汇入的侨汇,支撑着千万家庭的生计。走进广州华侨博物馆,看“华侨幸福通讯处”寄送相隔万里的浓浓乡愁,传承穿越时空的百年侨心……

  “幸福”驿站传侨音

  不舍的泪语与闻讯的欢笑,交织成这座小小通讯处独有的“幸福旋律”,谱写着海外游子与故土亲人之间绵延不断的情感长歌

  走进广州华侨博物馆四楼“记住乡愁”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红底金字、漆面斑驳的木质牌匾,上书“华侨幸福通讯处”七个字。它静静悬挂于展柜中,开启了“侨信印记”展区的序章。

  时光在木匾的漆面上留下斑驳,仿佛讲述着一段段尘封往事。在信纸传情、银票寄思的年代,多少侨胞家属曾怀揣牵挂,踏入“华侨幸福通讯处”的大门,期待着一封来自远方的家书、一笔支撑生活的侨汇。

  1932年,“华侨幸福通讯处”由广州市白云区鸦湖乡华侨幸福会创办,专门为海外侨胞处理汇款与书信业务。当时,鸦湖乡已是远近闻名的侨乡。至1933年,鸦湖乡籍的旅外侨胞已逾5000人。他们在异国他乡艰苦创业,但始终心系故土、情牵亲人。为了便利侨胞寄送书信与侨汇,幸福会在广州抗日西路购置物业,设立通讯处,成为连接海内外的重要纽带。

  不舍的泪语与闻讯的欢笑,交织成这座小小通讯处独有的“幸福旋律”,谱写着海外游子与故土亲人之间绵延不断的情感长歌。

  1947年,马来西亚华侨曹氏托“华侨幸福通讯处”寄回家书:“寄银壹万元……听长者教训,莫闲游放荡……”对孩子的关爱、对家庭的牵挂,凝聚在叮嘱的话语之中。

  侨眷陈印扶通过“华侨幸福通讯处”寄出两封写给父亲的家书,字里行间记录着家国命运的跌宕起伏。第一封信中,他讲述了1949年8月连平县迎来解放。随着土改推进,生活逐渐好转,陈印扶的言语间满是对新生活的期望。第二封信中,他追忆抗战时期的苦难岁月——母亲与弟弟惨遭日军杀害,家破人亡,妻离子散。而今,他已重新成家,育有子女。信末,他恳切请求父亲寄来照片或归家团聚。

  通讯处门前,曾悬有一副意味深长的对联:“幸会同堂,桑敬梓恭,东道何须分主客;福沾有地,熙来攘往,满门谁不是鸦湖。”短短数十字,道尽侨心所系。身处异乡,深厚的乡情让乡亲一见如故、亲如一家。无论身在何方,侨胞始终与亲人故土心手相连,正是这份不改的赤子情怀,让“华侨幸福通讯处”成为侨界记忆中的温暖港湾。

  “华侨幸福通讯处”收发的一张张侨批,把“幸福”传递到千家万户。在通讯不便的年代,它以质朴的方式,传递着游子牵挂与桑梓深情,诠释出其名“幸福通讯处”的含义。

  字里行间显侨心

  传递侨心,广州华侨博物馆郑重接过历史的接力棒。一件件展品,体现着侨胞对家与国的深情守望

  传递侨心,广州华侨博物馆郑重接过历史的接力棒。2020年8月31日,在广州市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指导下,白云区鸦湖乡幸福会华侨服务中心将“华侨幸福通讯处”漆木匾、20世纪初期保险柜、侨批汇票等珍贵藏品正式捐赠广州华侨博物馆。

  广州华侨博物馆为这批文物量身打造了展柜与玻璃罩,设专人每日巡查,并将其设于基本陈列第四部分“侨信印迹”单元的重要位置,作为重点文物着重介绍。木匾之下,鸦湖乡的保险柜、侨批原件、华侨汇票等等一一陈列。侨批作为广州华侨博物馆馆藏的特色珍品之一,勾勒出华侨华人下南洋、奔美洲、寄银养家、报效桑梓的清晰轨迹。

  “现父一路平安抵到檀香山埠……然后再付银信报及到埠可也;到日本国时,故所以我同胞个个遵守国难,同胞个个并无有一个人上日本国,但我们要抵制到底……”

  1933年,美国华侨李道强去信家中爱子。信中,李道强将路途平安的消息知会家人,叮嘱妻子照顾孩子。此外,他谈及乘船行经日本之时,船上同胞无一人上岸的故事。字里行间,尽显华侨对祖国时局的牵挂。

  2024年8月,在广州华侨博物馆与江门市博物馆共同举办“鸿雁传家书 浓浓家国情”广府侨批专题展上,这封书信原件正式与观众见面,观众因此有机会亲自阅读见证华侨华人在抗日战争时的真实心境。

  如此的例子还有很多。“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广府华侨在与家乡亲人的书信往来中时刻关注着家国时局的变化。1928年4月20日,美国华侨吉同在给家人的信中谈到美国华侨正在筹集捐款,用以应对日军干涉;1934年,美国华侨雷华佐使用“拒日救国”专用信纸给兄弟雷华振写信,上面印有“拒日救国”大字和“永远不买日本货、永远不卖日本货、永远不卖东西给日本人、永远不帮日本人做事”等字。

  一封封字迹斑驳的信件、一件件留下岁月痕迹的展品,展现着对家与国的深情守望。在广州华侨博物馆,“侨韵”始终深厚、“侨心”依然真挚、“侨音”愈发嘹亮。

  华侨精神永相传

  “鸦湖乡‘华侨幸福通讯处’已成为一种文化象征,它承载着华侨华人的集体记忆,传承着百年华侨精神。借由博物馆的平台,我们要把这份精神传递到未来”

  “讲好华侨历史故事,是打开未来的一把钥匙。”广州华侨博物馆馆长罗兴连表示:“鸦湖乡‘华侨幸福通讯处’已成为一种文化象征,它承载着华侨华人的集体记忆,传承着百年华侨精神。借由博物馆的平台,我们要把这份精神传递到未来。”

  广州华侨博物馆是这份精神传承的见证者与讲述者。常设展内,鸦湖乡“华侨幸福通讯处”系列文物静静陈列在玻璃展柜中,见证人流如织,续写华侨精神。这些文物铭刻了广府侨胞的拳拳之心,记录了文化根系中的脉脉温情,为广州华侨博物馆这座广府华侨华人的精神家园更添一份厚重。

  近年来,博物馆在打造广州侨文化新名片方面开拓创新,陆续推出“百年长堤 华侨印记”专题展、“鸿雁传家书 浓浓家国情”——广府侨批专题展、“我和祖国有个约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暨穗港澳台·华侨华人书画巡回展、“侨行万里 一脉岐黄”华侨华人与中医药文化展等不同类型精品展览,并持续开展“我和祖国有个约会”故事分享会、“侨课进侨校”等活动,促进文化交流。

  华侨华人既是华侨故事的受众,也是华侨文化的传播使者。从寄银养家到捐资助学,从拒日救国到抗震救灾,广大华侨华人一直在用行动诠释着中华民族的责任与担当。他们用最朴素的方式,让世界看到一个真实、可信、温暖、有文化厚度的中国。

  博物馆也会一直讲述他们的故事。罗兴连说:“未来,广州华侨博物馆将持续发挥三大核心作用。一是构筑华侨文化阵地,成为华侨华人‘精神家园’。在馆内基本陈列展示广府华侨贡献的同时,陆续推出华侨华人主题精品展览,举办华侨华人传统文化体验等文化交流活动,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二是强化文化纽带功能,通过展陈唤醒华侨华人的文化认同与民族自豪感,深化文化归属感。三是搭建中外人文交流平台,立足华侨华人开放包容特质,促进跨文化对话与文明互鉴,助推多元文化繁荣发展。”

  本报记者 徐令缘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买买买”更便利!“精细服务+政策红利”点燃广交会客商及国际游客消费热情

 央视网消息:本届广交会上,首次在展馆内设立“离境退税服务专区”,让境外采购商轻松享受离境退税“即买即退”的便利。  在离境退税服务专区里200多款十五运会的特许商品、广交会的文创产品还有广州必购必带的城市礼物,琳琅满目...

筑牢安全防线 城市建设从“面子”到“里子”深化 | 韧性城市建设“路线图”↓

央视网消息:记者从住房城乡建设部获悉,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9部门近日联合印发《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的意见〉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

搭建科学合作桥梁 中德科学中心累计资助千余项合作项目

新华社北京10月17日电(记者温竞华、刘祯)作为中德科学合作的重要平台,中德科学中心成立25年来,累计投入经费约8.3亿元,资助1370余项高质量合作项目,产出4800余篇高水平学术成果,培养了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科技领军...

数据勾勒中国经济三季报亮眼“成绩单” 向“新”而行为经济发展添动力

央视网消息:国家税务总局发布最新增值税发票数据,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企业创新投入持续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反映出我国新质生产力发展步伐加快,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今年以来,结构性减税降费等政策...

沉陷区变“良田”、秋播“有备而种” 广袤田野绘就生机勃勃“丰”景图

央视网消息:这几天,在安徽淮南,一片浮在水面上的水稻田迎来收获。波光粼粼的水面上,金黄的浮床水稻随风摇曳,工人们正坐在特制的收割平台上,有节奏地挥动着手中的镰刀,一捆捆饱满的稻穗被逐一收割。原来,这里曾是一片采煤沉陷区,...

安徽省公安厅原党委委员、副厅长、一级警务专员刘海石被开除党籍

央视网消息: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消息,日前,经中共安徽省委批准,安徽省纪委监委对安徽省公安厅原党委委员、副厅长、一级警务专员刘海石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经查,刘海石丧失理想信念,背弃初心使命,对党不忠诚...

首批来自钱凯港的进博会展品顺利抵达上海口岸

10月15日,在上海洋山深水港,首批来自秘鲁钱凯港的进博会展品从“中远鲁珀特王子港”轮顺利卸下。上海边检机关联合口岸单位开通进博会展品通关“绿色通道”,助力展品安全准时入境布展。  这批跨越太平洋而来的特色展品,包含了陶...

换季式降温!北方多地创立秋后气温新低 南方高温将终结

中国天气网讯 今年下半年来最强冷空气过程已经上线!今天(10月15日)早晨,多个北方城市最低气温创立秋后新低。预计冷空气将继续自北向南影响我国大部地区,影响时间持续到19日。这股冷空气不仅会给北方带来更加深重的秋凉,也会...

香港长者讲述大湾区内地养老:“在这里像在家一样安心”

中新网佛山10月13日电 题:香港长者讲述大湾区内地养老:“在这里像在家一样安心”  作者 蔡敏婕 莫冠婷  景致优美的园林里,繁花绿树,碧波涟漪;步入室内,无障碍坡道便于轮椅推行,公共区和洗手间墙面装有扶手方便长者扶行...

广阔市场前景、有力政策环境 外资加注加码投资中国工业AI

央视网消息:当前,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已经逐步融入到工业生产中,广阔的市场前景和有力的政策环境让不少外资企业加码投资中国工业AI。  在位于华南地区的一家炼铜企业,由中国十五冶和西门子联合共创的工业智能体,从2025年...

2025
07/16
15:08
浏览量: 730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躬耕不辍享百年——书法老人袁鸿典印象

躬耕不辍享百年——书法老人袁鸿典印象

热烈祝贺世界名人厉恩海欧洲参赛夺得冠军荣获二块金牌凯旋回国

热烈祝贺世界名人厉恩海欧洲参赛夺得冠军荣获二块金牌凯旋回国

2024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在北京举行

2024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在北京举行

墨韵军魂,气志华章——走近军旅书法家-朱继文

墨韵军魂,气志华章——走近军旅书法家-朱继文

拍张CT,看一下5亿多年前的化石长啥样!

拍张CT,看一下5亿多年前的化石长啥样!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