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名人字画 > 在世界的渡口,与星群重逢——读马小起《我的文俊老爸》

在世界的渡口,与星群重逢——读马小起《我的文俊老爸》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5-03-14 15:38:04 | 点击:416

2023年1月27日,著名翻译家李文俊在睡梦中辞世,享年93岁。他留给世界的,除了等身译著,还有穿过历史风雨的从容持守、清洁精神。人们曾用民族的先知,或文化的盗火者,来形容老一辈译者,是他们肩起文化引渡、开荒拓殖的工作,影响了几代中国作家和读者,改写了当代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关系。

“没有人对翻译家的长相感兴趣。”李文俊曾这样形容译者的寂寞,这寂寞里,却有吾道不孤、不改其乐的喜悦。“我的工作就是我的娱乐。我成天与文学巨匠们亲近,直到深夜他(她)们还在向我喃喃低语,与我‘耳鬓厮磨’。”如果我们认真凝视这位翻译巨匠的照片,会发现,从青葱少年到耄耋老者,李文俊眼中的纯萌不改,只增添了岁月留给他的深邃,“嘴角微抿,眼神温和安详,略有悲悯神色”。他的儿媳妇,青年书法家马小起,正是在与这目光的对视中,写下缅怀之书《我的文俊老爸》(上海文艺出版社),作为“我想念老爸爸最好的方式”。痛失亲人后,哀悼文字构成另一幅逝者“缺席”的肖像,供世人长久凝望。

马小起的文字,清澄,简白,性情天真,近于憨直,在深处却有一股悲恸的热力涌出。书中娓娓道来,从她孤身“北漂”的恓惶不宁,到与患有轻微孤独症的丈夫“傻天使”的相亲,再到嫁入李家,从公婆李文俊、张佩芬手里郑重接过“托孤”之责,成为超越血缘关系的家人。与其说“是老爸为我们选中的彼此”,不如说天使是互相认出,互相选择的,“胜过人间所有能被定义的情感关系,是最牢靠的心灵托付”。他们一起陪伴李文俊度过最后的8年,“敬爱的李文俊先生”渐渐变成了“亲爱的文俊老爸爸”,滋味绵长,哀乐相随。马小起所写,都是家庭记趣,日常琐忆,从饮食起居的细节,到依偎嬉戏的时刻,直到死神将他们分开的最后一刻。《文心雕龙·哀吊》有言,“情往会悲,文来引泣”。无须刻意渲染哀痛,书中至为感人的,恰是那些平淡温馨的人间真情与真味。

书中的李文俊与张佩芬夫妇,褪去了文化名人的光环,还原为一双羞涩、柔弱,再平凡不过,也再可爱不过的老人。他们的父母心,与世间所有父母无异。在马小起眼里,李文俊活泼、幽默、有趣,是老绅士,更是老顽童。但他几乎从不轻易流露内心的波澜,直到晚年老糊涂了、车轱辘话说不停的时候,才返璞归真般地,回归孩子一样不设防的天然本相。唯有走到了人生之境的边上,一个亲历过动荡年代的知识分子,才会让人瞥见他心底深埋着的一切,无论是对患难见真情的人心寒暖的珍视,还是对是非曲直的固守。“原来小时候拥有的,才会一辈子不缺。”在生命尽头,他切切记挂的,仍是童年、父母、妻儿,让人感叹。马小起手书“从此人间再无李文俊”,有双重的挽悼意味,是对李文俊老爸的告别,也是目送一个文学时代的渐行渐远。挽悼之文,是至情至性的私人独白,是生者与死者跨越不可能的亲密对话,在面向公众时,又有了引起共鸣与人格传递的奇遇意味。

值得记取的是,李文俊的文学翻译之所以为人称道,不独是语言造诣上的才华、韧劲与悟性,更有挑选翻译对象时“引为同类”的惺惺相惜。他在心爱的文学艺术世界里,投射和建构自己的精神意志,“认识自我与洗涤自己灵魂上的污垢”,并照亮了无数他人的精神天地,其中也有马小起。《我的文俊老爸》同样是一个灵魂与另一个灵魂的以心交心,是大写人格的延续、脱胎、新生。我们因此明白,德里达所说的“哀悼的工作”的意义:在与他者的关系产生之初,哀悼就已经被预示,因为总有一方会先行离去。所以,“哀悼的工作”结构性地与爱同在,并非到死亡降临时才发生,而是贯穿于我们与至爱相处的日日夜夜。斯人已逝,但他生前死后留在我们内心的注视,都参与建造、完成着我们的一部分。生命早已公平地将题面摆在每个人面前,我们如何过好这一生,如何面对自身的衰老与死亡、理想与尊严?这样看来,缅怀亲故的读与写,同样可以传递一种创造性的、积极的力量。

李文俊曾写过不少怀念文章,为外国文学翻译界的前辈,为先他离去的同事、老友而作,比如傅雷、萧乾、汝龙、徐迟、钱锺书与杨绛夫妇。他们几乎构成现当代翻译史的半壁。如今,他回到他们之中,也在马小起的书中不朽。大概是经过了太多送别,李文俊早已坦然看待死亡的必至,他说:“我们世界上的每一个人,无不都是在‘万物之逆旅’中稍作盘桓,然后终究要回到自己的老家,去和我们先行的亲爱者长相厮守。”这个跨越新旧世纪文学的寂寞旅人,想必已经在世界的渡口,与他所爱的星群重逢。“待我成尘时,你将见我微笑”,无论抬头向夜空致意,或是潜游书海,我们也终会重逢。

(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责任编辑:张建伟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新疆伊犁州尼勒克县发生3.3级地震,震源深度22千米

央视网消息: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10月26日17时06分在新疆伊犁州尼勒克县(北纬44.01度,东经83.47度)发生3.3级地震,震源深度22千米。 编辑:戴萌萌 责任编辑:刘亮

敲黑板!关键词看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

扫二维码 访问央视网

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凝心聚力,接续奋斗。10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胜利闭幕。这是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举行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对于进一步凝聚起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磅礴力量,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

教育家精神万里行|沈文成:一束微光暖乡野

沈文成,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三塬镇刘家塬中心小学教师,2024年全国模范教师。  扎根乡村教育近30年,沈文成始终秉持着“每一个孩子都值得被点亮”的教育理念。他坚持以爱育人,注重言传身教,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对学困生...

速冻天气带火“暖经济”:保暖用品市场“热气腾腾” 御寒消费显著升温

央视网消息:强冷空气的到来让市民对保暖品的需求骤增。浙江多地近日气温骤降,在衢州常山县,手套、棉毛裤、厚被子等商品销量大幅上涨。在浙江衢州常山县,街边不少日用杂货铺都把厚手套、加绒帽子和各式秋装摆在货架显眼处,吸引了不少...

加拿大称对以总理“入境即逮捕” 以方要求其改变立场

  △加拿大总理卡尼(资料图)  针对加拿大总理卡尼所作“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进入加拿大就会被逮捕”的表态,以方21日敦促加方放弃这一立场。  以色列政府发言人21日表示,卡尼“应该重新考虑这一点”,并“欢迎”内塔尼亚胡...

“十四五”我国水利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十四五”期间,我国水利发展取得新成效,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功能最全、惠及人口最多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  水利部10月22日发布,自2022年启动实施母亲河复苏行动以来,截至2025年9月底,8...

抓铁有痕 踏石留印——“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系列述评之三

新华社北京10月20日电题:抓铁有痕 踏石留印——“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系列述评之三  新华社记者严赋憬  “党的十八大以后,党中央作出的决定,哪一件不是说到做到、一以贯之的?我们抓什么,就是抓铁有痕、踏石留印。”  今...

外交部:美方挥舞签证大棒吓不倒真正的有识之士

10月21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问,近期,美国宣布限制与中国合作的部分中美洲国家公民及其亲属获得美国签证。美方还以此威胁中美洲工商界人士不得同中国国有企业开展合作。请问中方对此有何评?  郭嘉昆表示...

交出时速450公里“答卷” “复兴号”书写更快“中国速度”

央视网消息:2021年,“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项目之一的CR450科技创新工程启动;去年年底,CR450动车组样车发布,目前已完成在不同速度、不同场景中的多项试验。试验期间,CR450动车组跑出了动车组单列时速453...

2025
03/14
15:38
浏览量: 416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躬耕不辍享百年——书法老人袁鸿典印象

躬耕不辍享百年——书法老人袁鸿典印象

热烈祝贺世界名人厉恩海欧洲参赛夺得冠军荣获二块金牌凯旋回国

热烈祝贺世界名人厉恩海欧洲参赛夺得冠军荣获二块金牌凯旋回国

2024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在北京举行

2024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在北京举行

墨韵军魂,气志华章——走近军旅书法家-朱继文

墨韵军魂,气志华章——走近军旅书法家-朱继文

拍张CT,看一下5亿多年前的化石长啥样!

拍张CT,看一下5亿多年前的化石长啥样!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