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名人字画 > 深描历史波澜中的人间万象——读长篇小说《璩家花园》

深描历史波澜中的人间万象——读长篇小说《璩家花园》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5-01-08 16:45:25 | 点击:552

译林出版社

2024年9月出版

叶兆言的长篇小说《璩家花园》(入选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发布的“中国好书”2024年9月推荐书目),通过“璩家花园”这一地理空间连缀起三代人的命运起伏和凡俗日常。作者以平静的笔调和深沉的情思,述说中国大地上的人间事、世间情和情中味,深描着时代流转的鲜活脉动与人间万象。

作者选取十二个重要的时间节点,重述对外开放、国企改革等重要历史时刻,展现时代浪潮的风起云涌,呈现当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与时代图景。在宏阔的时代图谱中,作者将南京的城市建筑、历史街区、地理风景、世情风俗等编织进时间的序列中,置入具有民间意味的空间,实现时空的纵横勾连。作品中,“璩家花园”是一个虚构的历史文化街区,相传从清朝中叶开始建造,规模庞大、煊赫一时。作者从1954年的“璩家花园”写起,展现它辉煌不再时的种种流转变迁。其中的祖宗阁、藏书楼、服装厂、大小杂院等空间,凝聚着南京的古老历史与当代现实,交织起旧时情调与世俗趣味。同时,作者又将普通百姓的日常放置在这一时空集合的场域中,摹写他们的生命轨迹与生活变奏,述说人间温情。

一直以来,叶兆言的创作善于描写大时代中的小人物,关切普通百姓的个体经验、内在感受和生命意识。《璩家花园》中,他同样着力塑造许多生动、平凡的人物形象,包括工人、保姆、教授、警察等。他们的人生历程中凝聚着时代境况、日常经验和情感伦理,这些凡俗生命共同勾勒出鲜活的生存图景,演绎出历史与现实、社会与个人的生动联系。作品中第一个出场的人物李择佳经历由富家夫人、工人到保姆的身份变化,其间又伴随着与男主人公璩民有从恋人到儿女亲家的情感纠葛。而她的每一次身份转换、情感波澜和生命转折,都与时代变幻有着密切联系。

此外,费教授任专家、做委员,民有开设补习班、办公司,阿四主动辞职、开音像店……他们的每一个人生足迹中都有社会变迁的深刻痕迹,共同折射出个人在时代变迁中的跌宕起伏。同时,作品中还塑造与时代主潮保持一定距离的人物。比如,天井的生命节奏具有某种独立性与自足性。这个知识分子终其一生只是普通的小人物,凡事总比别人慢几拍,也因平凡和迟钝,从而在翻卷的历史浪潮中不经意地保持着自我的步调。可以发现,《璩家花园》在宏大历史图景中嵌入个人生命历程,其中既有与时代发展变革紧密相连的命运路向,也包含缓慢、悠长的生命节奏,那些琐屑的凡俗人生在与时代同频共振或独自低回中获得丰富的可能。

《璩家花园》通过普通人的生活经历来把握人与时代的关系,切近人性的浩瀚与幽微,呈现出人物的多种生命面向。可以说,每一个时代中的个体都面对着生命欲求、生存压力和生活裂变。作者不动声色地静观这些个体生命的遭际与选择,坦然地展现他们在常规生活与突破秩序之间的游走,对人性展开原生的、全面的、多向度的揭示。《璩家花园》书写生命个体的生存状态、家族命运的兴衰浮沉,不仅述说出时代和历史的势不可当,更显现出生活的偶然性、生命的多义性和灵魂的复杂性,揭示出具有创造力的生活世界与精神世界。

作者平实地摹写着普通人的现世人生和生命体验,无论是人物外部的命运轨迹,还是内部的精神症候,都通过日常生活细节加以呈现。但作品中生活的琐屑并未磨损生命的质地,作者在此间注入许多坚实而有温度的情感部分,支撑着人物穿过凡俗平庸,走过漫长的人生旅程。比如,天井对阿四的爱情,他终其一生只爱一个人,婚前的默默守护和不求回报,妻子入狱十年中风雨无阻地探望,以及兴致勃勃地改造老宅迎接妻子归来,都显现至真的情感在他生命中留下的刻痕。因为善良与爱,平凡的天井在平淡的生活中过得津津有味。李择佳为了抚养子女甘于操劳一生,担心民有因爱犯错而拒绝求婚,因保护天井而将他的秘密隐藏于心。她以温情和敦厚化解生活给予她的障碍,抚平生命本身的粗糙。最终,李择佳在临终前与民有握手,天井尽心尽力地为她养老送终,天井和阿四也回到花园老屋里温馨生活。这些细节都是漫长时间中的情感回响,使人体悟到平凡的生命也涌动着如此动人的瞬间。《璩家花园》中那些普通人的彼此守候,人与人之间爱情、亲情、友情等的交织,他们的善良、包容、宽恕和爱,全部构成温暖的底色。在这里,时空当中的种种沉重、迟滞,都在生命的温度中稀释或消解。作者在后记中写道:“小说中照例会有很多痛,很多苦涩,很多不可言说,我无意展示它们,渲染它们,只是轻轻地抚摸,带着含笑的眼泪继续写。”在历史的片段和人生的细部中,《璩家花园》表现出深重、感伤、冲淡、从容的多重调和,通过温暖的人间情怀和深厚的人生情韵,对抗着平凡与琐屑、困惑与不安,用情感直抵生活之真。

进一步讲,透过物质生活的外壳和情感生活的肌理,我们能够触摸到作者对时代与个人、历史与现实的深切理解。在《璩家花园》创作谈中,他写道:“我承认我写的也是人世间,不同作家眼中的是不同的人世间。这是一部阐释时代和人关系的书,人是伟大的,时代是伟大的,渺小和伟大都是相对的。”他试图展现时间序列中个人生活的细密和精微,用平等的姿态关切和把握渺小与伟大之间的辩证关系,凸显个人和生活之于时代的价值。在他的作品谱系中,无不呈现出对现实生活的关切,将看似“渺小”的个人生命与情感置于神圣的位置,赋予普通人的喜悦和悲伤、希望和苦涩恒常意义。同时,作品有许多困惑在叙事的空白中被悬置。作者无意厘清或确证某种事实,正如他在篇章结构中并未按照年代顺序来排布,显现他对历史多种可能性面向的认知,以及对生活本身多义性的把握。

“璩家花园”成为可供参观的文化街区,那些模糊、变形的照片喻示着曾经的辉煌,都可能因为时间长河的洗刷而褪色,而最终不变的仍是生命中最为熟悉、与之有着情感联结的日常生活。当天井夫妇在巷间走过,意味着一代人在当下回顾、体验历史的瞬间,又在历史中抚摸世相斑驳,并最终在现实中平静地安放自我。可以说,叶兆言将自己的艺术气质、文化品格和历史关怀融于一体,在波澜起伏的时代变迁中讲述着一部质朴、真诚的“人间词话”。

(作者:武兆雨,系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张建伟


【作者:武兆雨】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新疆伊犁州尼勒克县发生3.3级地震,震源深度22千米

央视网消息: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10月26日17时06分在新疆伊犁州尼勒克县(北纬44.01度,东经83.47度)发生3.3级地震,震源深度22千米。 编辑:戴萌萌 责任编辑:刘亮

敲黑板!关键词看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

扫二维码 访问央视网

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凝心聚力,接续奋斗。10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胜利闭幕。这是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举行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对于进一步凝聚起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磅礴力量,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

教育家精神万里行|沈文成:一束微光暖乡野

沈文成,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三塬镇刘家塬中心小学教师,2024年全国模范教师。  扎根乡村教育近30年,沈文成始终秉持着“每一个孩子都值得被点亮”的教育理念。他坚持以爱育人,注重言传身教,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对学困生...

速冻天气带火“暖经济”:保暖用品市场“热气腾腾” 御寒消费显著升温

央视网消息:强冷空气的到来让市民对保暖品的需求骤增。浙江多地近日气温骤降,在衢州常山县,手套、棉毛裤、厚被子等商品销量大幅上涨。在浙江衢州常山县,街边不少日用杂货铺都把厚手套、加绒帽子和各式秋装摆在货架显眼处,吸引了不少...

加拿大称对以总理“入境即逮捕” 以方要求其改变立场

  △加拿大总理卡尼(资料图)  针对加拿大总理卡尼所作“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进入加拿大就会被逮捕”的表态,以方21日敦促加方放弃这一立场。  以色列政府发言人21日表示,卡尼“应该重新考虑这一点”,并“欢迎”内塔尼亚胡...

“十四五”我国水利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十四五”期间,我国水利发展取得新成效,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功能最全、惠及人口最多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  水利部10月22日发布,自2022年启动实施母亲河复苏行动以来,截至2025年9月底,8...

抓铁有痕 踏石留印——“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系列述评之三

新华社北京10月20日电题:抓铁有痕 踏石留印——“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系列述评之三  新华社记者严赋憬  “党的十八大以后,党中央作出的决定,哪一件不是说到做到、一以贯之的?我们抓什么,就是抓铁有痕、踏石留印。”  今...

外交部:美方挥舞签证大棒吓不倒真正的有识之士

10月21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问,近期,美国宣布限制与中国合作的部分中美洲国家公民及其亲属获得美国签证。美方还以此威胁中美洲工商界人士不得同中国国有企业开展合作。请问中方对此有何评?  郭嘉昆表示...

交出时速450公里“答卷” “复兴号”书写更快“中国速度”

央视网消息:2021年,“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项目之一的CR450科技创新工程启动;去年年底,CR450动车组样车发布,目前已完成在不同速度、不同场景中的多项试验。试验期间,CR450动车组跑出了动车组单列时速453...

2025
01/08
16:45
武兆雨
浏览量: 552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躬耕不辍享百年——书法老人袁鸿典印象

躬耕不辍享百年——书法老人袁鸿典印象

热烈祝贺世界名人厉恩海欧洲参赛夺得冠军荣获二块金牌凯旋回国

热烈祝贺世界名人厉恩海欧洲参赛夺得冠军荣获二块金牌凯旋回国

2024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在北京举行

2024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在北京举行

墨韵军魂,气志华章——走近军旅书法家-朱继文

墨韵军魂,气志华章——走近军旅书法家-朱继文

拍张CT,看一下5亿多年前的化石长啥样!

拍张CT,看一下5亿多年前的化石长啥样!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