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名人字画 > 所见者真 所知者深——读王宁《学林追远录》

所见者真 所知者深——读王宁《学林追远录》

来源:光明日报 | 时间:2024-11-02 13:38:09 | 点击:483

稍微涉猎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王宁的人生历程和学术成就,便会赞叹有加,敬佩不已。如她1936年出生,现年88岁,依然奋斗在教学科研一线,为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而殚精竭虑。再如,她研究领域广阔,除了在中国语言文字学方面成就卓著,在汉字标准化规范化、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改革等领域也多有建树。

北京大学教授陈平原说过:“凡学术上开山立派的,都是有情怀在后面支撑,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操作。”那么,支撑王宁的“情怀”是什么?她有着怎样的心路历程?人民文学出版社近期推出王宁的回忆性散文集《学林追远录》,或许能为我们提供答案。

“追远”二字,语出《论语·学而》“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王宁说:“书名以‘追远’称之,是因为文中我纪念的和介绍的人,都已辞世远去。”这些“辞世远去”的人包括:朱季海、陆宗达、周秉钧等章黄之学的重要传人,钟敬文、启功、刘乃和、郭预衡等北师大名师,周有光、王力、吕叔湘、张志公等前辈师长,邹晓丽、资华筠、谢栋元等同辈学友,以及李宝芬、郭良蕙、吕启璪等专业之外的师友。这些已经进入历史的人物,经王宁的追忆与讲述,音容笑貌重新清晰,人格精神越发鲜活。

2000年,王宁与钟敬文、启功合影。图片选自《学林追远录》

弘扬章黄之学

在《学林追远录》中,王宁反复郑重地提到“章黄”一词,有61次之多。章,即章太炎;黄,即黄侃(字季刚)。“章黄学派”是中国现代学术史上重要的学术流派,而王宁则是章黄之学当代重要传人之一。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王宁等人随陆宗达读研究生时,点读《说文解字》,做《说文》系联,听闻太炎和季刚的学说,便“奠定了我们师承章黄的学术思想和信念”。在学术自述《我和中国的传统语言文字学》中,王宁更是具体而又明确地说:“也是在这个过程中,我理解了自己的老师陆宗达先生,也理解了自己的太老师黄侃先生、章太炎先生,他们在传统被全盘否定的时代,把对祖国文化传统的无限眷恋,转化为认真去选择和培养学术继承人的教育责任感。而他们也在教导新一代有志青年的过程中,把自己的足迹踏向现代。这种深刻的理解和感受,便成为我坚守在自己专业领域的一种动力,永远存在我的心里。”从此,弘扬章黄之学、传承中华民族文化便成为王宁的情怀与使命,始终不渝。

20世纪80年代初,在想要深度探究章黄之学的内在含义和现代意义的理性驱使下,王宁开始执行长达十年深入了解章黄思想的专书阅读计划。在《学林追远录》第一篇《走近章太炎》中,王宁详细陈述了她阅读和思考的历程,廓清了很多认识上的迷雾,“也正是初步懂得章黄之学的价值,几十年困苦地守在这个阵地上不曾离开,也决不言悔”,如此则更加坚定了她弘扬章黄之学的决心与信念。第二篇《既往对未来的召唤》中开篇即说:“黄季刚(侃)先生和他的老师章太炎先生,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杰出的国学家和国学教育家。他们是19、20世纪之交推动中国文化延续和发展的名人和伟人。”经过深入研究之后,王宁给予了这样的评价。

这两篇文章有破有立,明白晓畅,表明王宁对章黄之学的内涵和现代意义已经有了深刻的认识。置于《学林追远录》开篇,奠定了全书的基本精神和叙述线索。

用“懂”来纪念师长

陆宗达门下弟子的学习和研究有自己的特点,王宁说:“在陆先生影响下,我们不论读古代的注疏,还是读前人的论著,都非常重视这个‘懂’字,而且习惯于把能不能给别人讲懂作为自己是否真懂的检验。”这个“懂”字,也就是司马迁所提倡的“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史记·五帝本纪》),并且要求讲得透彻。正因如此,王宁的很多回忆性散文,尤其是回忆师长的散文,在知人论世的基础上有一种鲜明的真挚通透之美。

在书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用学习和理解来纪念启功先生》一文。启功是大师级人物,生平逸事颇多,也最能见其性情,但王宁并不着墨于此,而是对启功的性情、学问、遭际及其逸事加以“学习”和“理解”,最终指出:“我们曾因为学科的狭窄无法包容启先生的博大,而把他圈在一个并不恰当的、单一的学术领域里;我们曾因为附会时潮,判定启先生的学问‘不是主流’而冷落过他的创获;我们也曾因为认识浅薄,有一个时期,只给启先生贴上以写字为内行的‘书法家’的标签儿;甚至按照一种可笑的评估标准认为启先生的成果‘不是古籍整理’,给他的学科点挂黄牌儿……”对于启功这样的人才,难以准确地在那些“学科”的小格子里定位。这不由得让我们想起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刘石曾在朋友圈转发《用学习和理解来纪念启功先生》,并评价道:“……王宁先生此文,是写启功先生最好的一文,能让我们从一个角度思考钱学森之问。”刘石师从启功攻读博士三年,并撰有多篇研究启功先生的文章,此评由他所出,有很强的说服力。

王宁对这些前辈师长,在叙述日常交往、学术交流的基础上,加以“学习”和“理解”,凸显了前辈师长的学问及背后彰显出来的性情和人格,如纪念陆宗达、钟敬文、俞敏、周有光、吕叔湘等先生,均是如此。

1963年,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古汉语研究班于北海公园毕业合影。左起分别是:王宁、余国庆、黄宝生、杨逢春、谢栋元、张之强、陆宗达、萧璋、钱超尘、傅毓钤、张凤瑞。图片选自《学林追远录》

与同辈并肩前行

总体来看,在《学林追远录》中,王宁追忆了两类学人,一类是前辈师长,一类是同辈学友。对于前辈师长,王宁往往是“从自己的甘苦中渐渐懂得‘师承’的意义,对老师学问和情怀的珍惜日益加深”(《用学习和理解来纪念启功先生》),从而用“学习”和“理解”的态度加以纪念;对于同辈学友的讲述,因多年的“并肩同行”,故而在“理解”之外,倾注了非常强烈的情感。如《琐语杂言忆晓丽》《唯有青山远送君》两篇,是其中的典型。

邹晓丽是王宁的师妹及多年的同事,经历坎坷而又十分要强。她们二人情同姐妹,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志同道合,“互相帮扶着前行”。宋永培是陆宗达的第一届博士生,王宁协助指导,二人在陆先生指导下共同学习,为弘扬章黄之学不遗余力。邹晓丽去世后,王宁感到“心里忽然空了一块,觉得生活里少了点什么,一直不习惯,不习惯!”(《琐语杂言忆晓丽》)宋永培去世后,王宁说:“永培的离去给我的打击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那种挫败的、失望的感觉一直追随着我,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不能提起章黄和《说文》。”(《唯有青山远送君》)这种建立在“理解”基础上的感情,令人动容。

王宁曾在青海省文学艺术创作研究室从事专业文艺创作和评论工作八年,积淀了丰厚的文学素养,练就了高超的写作才能。有这种专业经历,写作回忆性散文自然得心应手。王宁的散文创作曾得到现代文学研究专家的好评,如学者李怡评价道:“王宁先生这样的语言学家也有专业创作的经历,年过八旬还能奉献流丽隽永的散文……”(《八十年代师大校园里的先生们〔二〕》)可见王宁的散文创作造诣之一斑。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诗词皆然。”我想说,王宁回忆性散文所呈现出的醇厚雅正、真挚通透、诚朴动人等风貌,也正是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的水到渠成。

《光明日报》(2024年11月02日 12版)

责任编辑:杜广学


【作者:杜广学】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敲黑板!关键词看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

扫二维码 访问央视网

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凝心聚力,接续奋斗。10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胜利闭幕。这是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举行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对于进一步凝聚起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磅礴力量,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

教育家精神万里行|沈文成:一束微光暖乡野

沈文成,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三塬镇刘家塬中心小学教师,2024年全国模范教师。  扎根乡村教育近30年,沈文成始终秉持着“每一个孩子都值得被点亮”的教育理念。他坚持以爱育人,注重言传身教,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对学困生...

速冻天气带火“暖经济”:保暖用品市场“热气腾腾” 御寒消费显著升温

央视网消息:强冷空气的到来让市民对保暖品的需求骤增。浙江多地近日气温骤降,在衢州常山县,手套、棉毛裤、厚被子等商品销量大幅上涨。在浙江衢州常山县,街边不少日用杂货铺都把厚手套、加绒帽子和各式秋装摆在货架显眼处,吸引了不少...

加拿大称对以总理“入境即逮捕” 以方要求其改变立场

  △加拿大总理卡尼(资料图)  针对加拿大总理卡尼所作“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进入加拿大就会被逮捕”的表态,以方21日敦促加方放弃这一立场。  以色列政府发言人21日表示,卡尼“应该重新考虑这一点”,并“欢迎”内塔尼亚胡...

“十四五”我国水利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十四五”期间,我国水利发展取得新成效,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功能最全、惠及人口最多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  水利部10月22日发布,自2022年启动实施母亲河复苏行动以来,截至2025年9月底,8...

抓铁有痕 踏石留印——“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系列述评之三

新华社北京10月20日电题:抓铁有痕 踏石留印——“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系列述评之三  新华社记者严赋憬  “党的十八大以后,党中央作出的决定,哪一件不是说到做到、一以贯之的?我们抓什么,就是抓铁有痕、踏石留印。”  今...

外交部:美方挥舞签证大棒吓不倒真正的有识之士

10月21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问,近期,美国宣布限制与中国合作的部分中美洲国家公民及其亲属获得美国签证。美方还以此威胁中美洲工商界人士不得同中国国有企业开展合作。请问中方对此有何评?  郭嘉昆表示...

交出时速450公里“答卷” “复兴号”书写更快“中国速度”

央视网消息:2021年,“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项目之一的CR450科技创新工程启动;去年年底,CR450动车组样车发布,目前已完成在不同速度、不同场景中的多项试验。试验期间,CR450动车组跑出了动车组单列时速453...

号称要连任,内塔尼亚胡还能用加沙冲突“续命”吗

新华社北京10月20日电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日前宣布将参加2026年议会选举,并自称能够赢得连任。以色列媒体先前报道认为,内塔尼亚胡本届任期试图通过延长加沙战事确保极右翼政党继续留在执政联盟,为其执政“续命”。如今,加...

2024
11/02
13:38
杜广学
浏览量: 483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躬耕不辍享百年——书法老人袁鸿典印象

躬耕不辍享百年——书法老人袁鸿典印象

热烈祝贺世界名人厉恩海欧洲参赛夺得冠军荣获二块金牌凯旋回国

热烈祝贺世界名人厉恩海欧洲参赛夺得冠军荣获二块金牌凯旋回国

2024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在北京举行

2024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在北京举行

墨韵军魂,气志华章——走近军旅书法家-朱继文

墨韵军魂,气志华章——走近军旅书法家-朱继文

拍张CT,看一下5亿多年前的化石长啥样!

拍张CT,看一下5亿多年前的化石长啥样!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