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名人字画 > 儿童文学中的诗意与哲思——写在《金波别集》出版之际

儿童文学中的诗意与哲思——写在《金波别集》出版之际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4-10-31 14:37:45 | 点击:471

《金波别集》 金波 著 东方出版中心

新出版的《金波别集》,是对金波70年来的儿童文学创作的一次别样的汇总和展示,涵盖了他绝大部分优秀作品,打破童话、诗歌、散文、小说的体裁束缚,分“天”“地”“人”“和”四辑,意在“天道酬勤,地道酬善,人道酬诚,和道酬融”。“天地人和”四个字可以概括金波迄今为止出版的全部作品,按主题区分这些作品使这套书也具有了别样的特色。

金波在本质上是诗人,他的写作一直在诗的境界里流连。我们现在所见到的诗,自不必说,即使是他的其他体裁的作品,骨子里还是诗。他的文字如温柔的月光,平等关爱着所有生命,尤其关注那些柔弱的存在。他笔下的童趣与诗意相互交织,展现出深刻的生命意识和美学价值。

金波的童话总衬着一个诗的底子,成为一道独特的文学景观。无论是《一只蓝鸟和一棵树》《雨人》,还是《黑橡树》《根鸟》,既是童话,也是诗。不说文字背后的诗意,就说构思,也是诗的构思。读这些童话时,我竟有一种幻觉:它们浓缩、再浓缩,最后竟由散文式的句子,变成了诗行、诗句。这些童话像是从一首首精湛的诗改写与扩展而来——它们生于诗,长于诗。

金波是用诗的眼光看待世界的。读金波以及一些其他名家的童话,使我得出一个感悟,上品童话与诗并无界限。童话在初时,本就与诗同出一源。

我曾经从文学史中得出一个结论:诗人就是诗人,很难见到他们写出好的小说。但后来读了金波的全部小说,发现并非如我所想——因为是诗人,可能长于抒情而短于叙事。金波在叙事方面十分出色,能创作出一个个独特美妙的故事,有情节、有细节,有小说需要的一切元素。他可以写诗、写童话,也可以写小说,这三者在他这里是三位一体的。

看金波的诗,我体会到了“流淌”的意蕴。他写花、写书、写云、写雨、写风,那些文字似乎没有重量,从这一句到那一句,从这一意象到那一意象,像没有一丝阻隔的水一般流淌。他的作品不仅强调自然美、童心美与艺术美,还特别注重韵律美和音乐美,使读者能够沉浸在充满诗意和节奏感的意境之中。

这种诗性表现在语言上,就是去掉一些浮华、做作的辞藻,让语言变得干净、简洁,叙述时流畅自如,但又韵味无穷。金波的美学风格就是简洁。他喜欢单纯与干净,不喜欢芜杂与太多的枝蔓,也有复沓,也有一唱三叹,但根本上还是简洁。

这次翻看《金波别集》,还发现了一个以前被忽略的角度,即他的诗与哲学的关系。在他的诗和童话中,多是形而上的、富有哲思性的主题。这些主题关于生命,关于天地人和,关于时间和空间。他的文学世界,是一个万物有灵的世界,落叶非落叶,雨滴非雨滴,云朵非云朵,石头非石头。他的创作核心在于表达对生命和自我的丰富认知,以及对人与世界和谐共生的哲学思考,并通过诗歌和童话传递出一种万物有灵的世界观。

这次再回看他的作品,总会让人联想到绘本。我总觉得,绘本是离哲学最近的一种艺术形式。绘本是儿童的启蒙哲学,堪称一个伟大的发明,是一种可以让不识字的孩子,读懂老子、庄子、黑格尔、康德、海德格尔的艺术形式。而在金波的作品中,有数不清的稍加改动就会成为绘本的文本。

在看他的作品时,我还产生了一个念头,什么时候能和他合作一次?我曾写过一部绘本,叫《会飞的鞋子》,灵感来自我的外甥女。她在机场托运时,重新整理箱子,等箱子已经消失在输送带时,才发现一只鞋被落下了。她只好将它放在随身带的包里。等抵达目的地时,意外又发生了,那只大箱子居然被误装到另一个航班。就这样,两只鞋子分开了好些天。于是我就创作了两只鞋子像鸟一样飞翔在天空,互相寻找的故事。而这次读《金波别集》,发现金波也有一篇两只鞋天各一方的故事(《踢拖踢拖小红鞋》),当然故事内容很不一样。但如果早点看到这篇作品,我就有可能与他商量,分别写一本关于鞋子找鞋子的绘本,然后交给同一个出版社,同时出版。若能那样,也许会成为一段佳话。

记得当年金波与屠岸联手出了两册《诗流双汇集》,我看到之后,立马想到了“风雅”这个词。两位诗人心心相印,互评诗作,文风清淡、灵动、优美,文字中甚至带了几分禅意。

文人之间总会有一些风雅行为。回想当年的李白、杜甫、陶渊明等人,流觞吟诗,处处都透出一种雅致的格调。所以,中国古代文论有一个重要的美学范畴,叫“雅兴”。这不仅体现在诗歌中,还体现在他们的交往中。不仅是我国,世界文学史上的此类佳话,比比皆是,如契诃夫、普希金、果戈理等,他们创作出新的诗或小说,就会叫上文学上的知己,去一个咖啡厅或风景优美处,进行吟诵。互相赠送文字,更是常有之事。那时,他们都有朗读的本领,处处风雅。

最后,回到《金波别集》,这是一套图文并茂的书,也是一套分类别致的书,既有意境,又有创意。当然,称为“别集”,更显风雅。

(作者:曹文轩,系国际安徒生奖得主,北京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张建伟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敲黑板!关键词看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

扫二维码 访问央视网

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凝心聚力,接续奋斗。10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胜利闭幕。这是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举行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对于进一步凝聚起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磅礴力量,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

教育家精神万里行|沈文成:一束微光暖乡野

沈文成,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三塬镇刘家塬中心小学教师,2024年全国模范教师。  扎根乡村教育近30年,沈文成始终秉持着“每一个孩子都值得被点亮”的教育理念。他坚持以爱育人,注重言传身教,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对学困生...

速冻天气带火“暖经济”:保暖用品市场“热气腾腾” 御寒消费显著升温

央视网消息:强冷空气的到来让市民对保暖品的需求骤增。浙江多地近日气温骤降,在衢州常山县,手套、棉毛裤、厚被子等商品销量大幅上涨。在浙江衢州常山县,街边不少日用杂货铺都把厚手套、加绒帽子和各式秋装摆在货架显眼处,吸引了不少...

加拿大称对以总理“入境即逮捕” 以方要求其改变立场

  △加拿大总理卡尼(资料图)  针对加拿大总理卡尼所作“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进入加拿大就会被逮捕”的表态,以方21日敦促加方放弃这一立场。  以色列政府发言人21日表示,卡尼“应该重新考虑这一点”,并“欢迎”内塔尼亚胡...

“十四五”我国水利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十四五”期间,我国水利发展取得新成效,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功能最全、惠及人口最多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  水利部10月22日发布,自2022年启动实施母亲河复苏行动以来,截至2025年9月底,8...

抓铁有痕 踏石留印——“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系列述评之三

新华社北京10月20日电题:抓铁有痕 踏石留印——“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系列述评之三  新华社记者严赋憬  “党的十八大以后,党中央作出的决定,哪一件不是说到做到、一以贯之的?我们抓什么,就是抓铁有痕、踏石留印。”  今...

外交部:美方挥舞签证大棒吓不倒真正的有识之士

10月21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问,近期,美国宣布限制与中国合作的部分中美洲国家公民及其亲属获得美国签证。美方还以此威胁中美洲工商界人士不得同中国国有企业开展合作。请问中方对此有何评?  郭嘉昆表示...

交出时速450公里“答卷” “复兴号”书写更快“中国速度”

央视网消息:2021年,“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项目之一的CR450科技创新工程启动;去年年底,CR450动车组样车发布,目前已完成在不同速度、不同场景中的多项试验。试验期间,CR450动车组跑出了动车组单列时速453...

号称要连任,内塔尼亚胡还能用加沙冲突“续命”吗

新华社北京10月20日电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日前宣布将参加2026年议会选举,并自称能够赢得连任。以色列媒体先前报道认为,内塔尼亚胡本届任期试图通过延长加沙战事确保极右翼政党继续留在执政联盟,为其执政“续命”。如今,加...

2024
10/31
14:37
浏览量: 471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躬耕不辍享百年——书法老人袁鸿典印象

躬耕不辍享百年——书法老人袁鸿典印象

热烈祝贺世界名人厉恩海欧洲参赛夺得冠军荣获二块金牌凯旋回国

热烈祝贺世界名人厉恩海欧洲参赛夺得冠军荣获二块金牌凯旋回国

2024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在北京举行

2024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在北京举行

墨韵军魂,气志华章——走近军旅书法家-朱继文

墨韵军魂,气志华章——走近军旅书法家-朱继文

拍张CT,看一下5亿多年前的化石长啥样!

拍张CT,看一下5亿多年前的化石长啥样!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