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名人字画 > 制好桑皮纸 修复古字画(辽阔的大地 多彩的非遗)

制好桑皮纸 修复古字画(辽阔的大地 多彩的非遗)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 时间:2024-08-26 14:03:53 | 点击:3863

  图为王柏林在捞纸。
  陈若天摄

  拿起毛笔蘸取糨糊,一点点把托纸润湿,随后将其粘贴在清洗完毕的画芯上,再刷平、排湿……早上8点刚过,安徽省安庆市的资深古画修复师袁为祥已经开启一天的工作。

  最近,他正带领团队修复一幅清代古画。“托纸,步骤看似简单,但这是古字画修复中必不可少的一环。”袁为祥说,托纸在行业里又被称为“命纸”,对延长古字画的寿命至关重要。遇到与托纸有关的问题,袁为祥便会去找安庆市岳西县制作桑皮纸的王柏林。

  从岳西县城往东行车约半小时,就来到毛尖山乡板舍村。沿着盘山公路继续向上,不一会儿,一个由几间老式砖瓦房建成的造纸作坊映入眼帘。

  作坊里,王柏林熟练地将纸帘固定在帘架上,随后向上抬起、入池轻晃。随着浆水从帘架上下两端流出,细碎的纸浆在纸帘上沉淀凝结,一张薄纸已然成形。

  王柏林所做的便是桑皮纸。这种纸具有柔嫩、防虫、拉力强、不褪色、吸水力强等特点,是高档书画用纸和装裱用纸,并被广泛用于包装、制伞、制扇等领域。

  王柏林今年59岁,家中世代造纸,传到他已是第七代。他自幼跟着父亲学习,14岁便开始参与制作桑皮纸。“一张桑皮纸从备料到成纸,要经历20多道工序。”王柏林手上不停,边捞纸边向记者介绍。桑皮纸采用全手工生产,先剥取桑树皮,晒干,放入水池中浸泡数日,然后手工揉捏让树皮变软,再用石灰水上浆。经二次蒸煮、多次漂洗和手工去杂,打浆后将纸浆放入纸槽,再用帘架捞纸,最后晒纸、切纸,整个工序才算完成。

  王柏林说,桑皮纸制作的每一道工序都很有讲究。例如造纸用的桑树皮要在每年的惊蛰之后、清明之前采集最好,纸槽用水最好是本地的深井水。在王柏林看来,其中技术难度最大、也最为关键的是捞纸。

  “纸张的好坏、厚薄、纹理和丝络,全在这一‘捞’上。”王柏林说,捞纸动作看似简单,可“没有三五年的功力,很难拿捏得准”。

  岳西地区有手工制作桑皮纸的传统。然而,随着时间流逝,桑皮纸制作技艺一度濒临失传。到了20世纪80年代,村里做桑皮纸的人已然不多。桑皮纸的重焕光彩,还得从2002年北京故宫博物院启动大修说起。

  故宫博物院的东北角有座倦勤斋,斋内有一幅面积达170多平方米的通景画。这幅画背面所用的装裱纸是桑皮纸。2002年,故宫博物院启动大修,倦勤斋通景画修复是其中重要一项,为尽可能恢复画作原貌,就需要找到适合的桑皮纸。

  王柏林至今还保存着一张2004年9月14日的报纸,从这张报纸上,他得知故宫博物院来安徽急征桑皮纸修复通景画的消息。看到这则消息,他立即启程,带着自家生产的桑皮纸去了北京。

  第一次毛遂自荐并不顺利。“专家接过我的纸,在手里反复查看,拽拉几下就碎了。”王柏林回忆。尽管有些沮丧,但他没有气馁,而是认真观察故宫专家展示的一片巴掌大小的样纸。

  他仔细研究样纸的重量、薄厚、拉力、耐折度,分析用材、纤维长度,随后便一次又一次试验。终于有一天,王柏林感觉自己生产的桑皮纸和样纸差不多了,他再次前往北京。

  “经过国家纸张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我做的纸仅有耐折度一项没达标。”王柏林凭经验认为,蒸煮这块要下功夫,“火力大小、时间长短、温度多少都要控制。蒸煮原料时火力不上去,纸就发柴。”

  他又开始反复试验,最后将蒸煮时长从15小时提高到20小时以上。第三次检测数据显示,其制造的桑皮纸耐折度高达9000多次,是人民币用纸的两倍。最终,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决定选用他生产的桑皮纸修复倦勤斋通景画。

  给故宫提供材料,让桑皮纸制作工艺再度走入人们的视野。2008年6月,桑皮纸手工制作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王柏林也成为这一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2010年,颐和园修复工程启动,王柏林又接到生产订单。截至目前,他已累计向故宫、颐和园输送桑皮纸60多万张。

  “老祖宗把手艺传到我这一代,必须把它做好、守好。”王柏林说,如今,他最大的心愿是让更多年轻人参与学习桑皮纸的制作。“每年放暑假,很多大学生来我们这里体验桑皮纸制作,我都是亲手教,就是希望年轻人能了解桑皮纸、关注桑皮纸,把这项技艺传承下去。”


  《 人民日报 》( 2024年08月26日 12 版)

(责编:杨光宇、胡永秋)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0
回复
2024-08-28 09:06:54
klk
0
回复
2024-08-28 09:06:13
amon
更多推荐

抓铁有痕 踏石留印——“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系列述评之三

新华社北京10月20日电题:抓铁有痕 踏石留印——“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系列述评之三  新华社记者严赋憬  “党的十八大以后,党中央作出的决定,哪一件不是说到做到、一以贯之的?我们抓什么,就是抓铁有痕、踏石留印。”  今...

外交部:美方挥舞签证大棒吓不倒真正的有识之士

10月21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问,近期,美国宣布限制与中国合作的部分中美洲国家公民及其亲属获得美国签证。美方还以此威胁中美洲工商界人士不得同中国国有企业开展合作。请问中方对此有何评?  郭嘉昆表示...

交出时速450公里“答卷” “复兴号”书写更快“中国速度”

央视网消息:2021年,“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项目之一的CR450科技创新工程启动;去年年底,CR450动车组样车发布,目前已完成在不同速度、不同场景中的多项试验。试验期间,CR450动车组跑出了动车组单列时速453...

号称要连任,内塔尼亚胡还能用加沙冲突“续命”吗

新华社北京10月20日电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日前宣布将参加2026年议会选举,并自称能够赢得连任。以色列媒体先前报道认为,内塔尼亚胡本届任期试图通过延长加沙战事确保极右翼政党继续留在执政联盟,为其执政“续命”。如今,加...

“买买买”更便利!“精细服务+政策红利”点燃广交会客商及国际游客消费热情

 央视网消息:本届广交会上,首次在展馆内设立“离境退税服务专区”,让境外采购商轻松享受离境退税“即买即退”的便利。  在离境退税服务专区里200多款十五运会的特许商品、广交会的文创产品还有广州必购必带的城市礼物,琳琅满目...

筑牢安全防线 城市建设从“面子”到“里子”深化 | 韧性城市建设“路线图”↓

央视网消息:记者从住房城乡建设部获悉,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9部门近日联合印发《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的意见〉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

搭建科学合作桥梁 中德科学中心累计资助千余项合作项目

新华社北京10月17日电(记者温竞华、刘祯)作为中德科学合作的重要平台,中德科学中心成立25年来,累计投入经费约8.3亿元,资助1370余项高质量合作项目,产出4800余篇高水平学术成果,培养了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科技领军...

数据勾勒中国经济三季报亮眼“成绩单” 向“新”而行为经济发展添动力

央视网消息:国家税务总局发布最新增值税发票数据,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企业创新投入持续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反映出我国新质生产力发展步伐加快,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今年以来,结构性减税降费等政策...

沉陷区变“良田”、秋播“有备而种” 广袤田野绘就生机勃勃“丰”景图

央视网消息:这几天,在安徽淮南,一片浮在水面上的水稻田迎来收获。波光粼粼的水面上,金黄的浮床水稻随风摇曳,工人们正坐在特制的收割平台上,有节奏地挥动着手中的镰刀,一捆捆饱满的稻穗被逐一收割。原来,这里曾是一片采煤沉陷区,...

安徽省公安厅原党委委员、副厅长、一级警务专员刘海石被开除党籍

央视网消息: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消息,日前,经中共安徽省委批准,安徽省纪委监委对安徽省公安厅原党委委员、副厅长、一级警务专员刘海石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经查,刘海石丧失理想信念,背弃初心使命,对党不忠诚...

2024
08/26
14:03
浏览量: 3863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躬耕不辍享百年——书法老人袁鸿典印象

躬耕不辍享百年——书法老人袁鸿典印象

热烈祝贺世界名人厉恩海欧洲参赛夺得冠军荣获二块金牌凯旋回国

热烈祝贺世界名人厉恩海欧洲参赛夺得冠军荣获二块金牌凯旋回国

2024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在北京举行

2024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在北京举行

墨韵军魂,气志华章——走近军旅书法家-朱继文

墨韵军魂,气志华章——走近军旅书法家-朱继文

拍张CT,看一下5亿多年前的化石长啥样!

拍张CT,看一下5亿多年前的化石长啥样!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