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名人字画 > 艺术星空中的诗意七夕(古悦新喜)

艺术星空中的诗意七夕(古悦新喜)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 时间:2024-08-10 13:35:47 | 点击:4788

  中国画《牛郎织女图》,作者清代唐培华。

  中国画《四时欢庆册》之“针楼乞巧”,作者清代佚名。

  中国画《七夕图轴》,作者清代姚文瀚。

  中国画《乞巧图》(局部),作者五代佚名。

  农历七月初七是七夕节。在中国传统节日中,七夕节颇具浪漫色彩。从动人传说到传统风俗,从手艺传承到创新表达,千百年来,七夕文化以其独特魅力深度融入人们的情感世界和社会生活,并随着文学、美术、戏曲等创作丰富着中国文化长卷。适逢七夕佳节,品赏古代艺术中的七夕风俗,探寻七夕文化内涵,对赓续中华文脉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注入浪漫文化想象

  日月星辰寄托着人类的无限遐想。七夕节便源于古人对宇宙星空的观察,可谓是仰望星空的节日。

  作为星象,“牵牛”“织女”很早就出现在古代文献中。《诗经·小雅·大东》便记述了牵牛星和织女星的位移,自此以后,典籍记载不绝如缕,经由人们的浪漫想象,河汉象形也逐渐演化为神话传说,被赋予人的情感,且代代相传,不断丰富完善。在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白滩村出土的东汉“牛郎织女”画像石上,就以星象与人物、动物组合的艺术形式,生动表现了汉代的牛郎织女神话故事,其中牛郎、织女的形象已是人的样貌。在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杨桥畔镇的渠树壕汉代壁画墓中,也出现了星辰符号和拟人化的牛郎、织女形象组合图像。画面上,织女坐在织机旁,牛郎则牵着牛,二人隔着云气纹所象征的河汉,颇有“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之意,也被赋予“男耕女织”这一社会生活内涵。

  “七月七日,牵牛织女会天河”,晋代形成了完整的七月七日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故事,为七夕文化注入新内涵。自此,以牛郎织女为主题来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追求的画面反复被描绘。比如清代《缂丝七夕乞巧图轴》,用平缂、构缂等技法彩缂了七夕佳节牛郎、织女在天上鹊桥相会,人间妇女对空乞巧等场景,将神话传说与现实生活连接起来,彰显美好寓意。清代姚文瀚《七夕图轴》,也采用天上与人间对应的构图形式进行立体艺术叙事,画面明丽工整,情节刻画丰富,除银河鹊渡、乞巧活动外,更表现了男耕女织、祈求丰收等耕织文化,以及古代教育体系中的“六艺”等表演性质的情节,为“七夕图”注入了更多精神意蕴。

  深厚的文化底蕴铺就七夕的节日色彩,使其充满浪漫氛围。在现当代画家如傅抱石、戴敦邦等笔下,或以浪漫想象,或以现实描绘,表现牛郎织女故事,丰富七夕文化表达。牛郎织女故事频繁出现在壁画、中国画、年画等媒介中,实现了更广泛的文化传播。直至今天,七夕文化所蕴含的内涵仍得到普遍认同,并借助各种形式被传递。

  追求智巧美好愿景

  七夕节又名乞巧节。巧是什么呢?《周礼·考工记》记录了“国有六职”,其中女性擅长“治丝麻以成之”。女子向织女星乞巧便是希望自己针线巧、心思巧。古代画家也多以乞巧入画,展现当时人们过七夕的风雅生活。

  一个“夕”字,把七夕节日的高潮定格在晚上。作为女红能力的象征,月下“穿针乞巧”是最早的七夕乞巧方式。如东晋《西京杂记》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古代女子乞巧的地点常在高楼上。在五代《乞巧图》中,能够清晰看到盛装的女子于露台在月下穿针的乞巧仪式。画面中呈现了彩楼、筵席、针线、水碗、香炉等一系列七夕乞巧元素,既体现了“治桑麻以成之”的女性技能特点,也彰显她们对智巧的追求。明代仇英《乞巧图》,更是以宏大场面、繁复细节,为观者呈现了女子们供奉荷花、陈书曝晒、品书闲谈、对月穿针、吃巧果等乞巧仪式和场景,女子们自信优雅,成为历史的生动写照。

  明清时期,盛行“投针验巧”的乞巧风俗,这是“穿针乞巧”的变体,故在明清时期的“七夕图”中,多绘有“投针验巧”活动。比如清代《四时欢庆册》之“针楼乞巧”中,女子们站在高楼上,围着一个水器站立,似乎在进行观赏评价,这正是“七夕浮巧针”环节,即将容器盛水曝晒,然后在水面投散针,看水底影子图案,如果针影散如花或动如云,就是验巧了。清代的陈枚《月曼清游图册》之“桐荫乞巧”、佚名《十二月月令图(七月)》、任伯年《乞巧图》等也都绘有此类情节,充满生活情趣,体现着七夕风俗的演变。

  古代女子乞巧的形式还有喜蛛应巧等。随着时代发展,乞巧的形式不断变化,但人们对智巧的追求未变。像现代的蒸巧馍馍、烙巧果子、生巧芽、做手工等,都是乞巧风俗的延伸。

  激荡文化创新活力

  在历史的长河中,随着节日蕴含的美好寓意日益丰富,七夕的影响也日益深远且广泛,并持续为文化的融合创新增添活力。

  早在宋代,七夕便不再只是属于女子的节日。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从七月初一开始,开封全城进入过节模式,还有专门的七夕购物市场。这时,七夕的主角是一种叫做“磨喝乐”的泥偶——不仅是节日供奉、佩戴的吉祥物,还演化成兼具娱乐和启蒙功能的民间泥塑玩偶。磨喝乐形象也常出现在玉佩、陶瓷器等中,甚至常和一些吉祥元素如莲花等组合出现,寓意美满。这从各地出土的文物以及仇英《乞巧图》等作品中可窥一斑。

  由“七夕”演化出的美好寓意,成为一个个文化符号,持续激发艺术创作灵感。深入中国传统艺术宝库,在绘画、工艺品等中经常能看到与七夕相关的艺术意象。今天,人们也以各种艺术形式延续中式浪漫,比如上海连续多年在七夕节举办书法家书写结婚纪念证书活动,以笔墨传递幸福;一些博物馆立足馆藏开发文创产品,如故宫博物院推出“紫荆福结”手绳、喜上梅梢香薰蜡烛,南京博物院推出“长毋相忘”系列文创等,在七夕佳节为大众献上温馨祝福。

  七夕文化在对外传播中日益丰富。比如,不少受中华文化影响的国家和地区也有庆祝七夕节的传统,这些国家和地区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将本地文化融入节日之中,滋养人们的精神生活。如在国外关于七夕的绘画中,出现了书写、悬挂五彩的“诗笺”等风俗,并融入“竹”的文化意象,体现文化融合创新的活力。

  通过艺术作品更能体会到,古老的七夕不仅是爱与美、智与巧的象征,还是民俗的传承、情感的寄托。以艺术为载体,感悟历史文化,遥寄悠远情思,既延续先人对生活的热爱,又让传统节日扮靓现代美好生活。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版式设计:蔡华伟


  《 人民日报 》( 2024年08月10日 08 版)

(责编:白宇、卫嘉)


【作者:付阳华】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抓铁有痕 踏石留印——“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系列述评之三

新华社北京10月20日电题:抓铁有痕 踏石留印——“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系列述评之三  新华社记者严赋憬  “党的十八大以后,党中央作出的决定,哪一件不是说到做到、一以贯之的?我们抓什么,就是抓铁有痕、踏石留印。”  今...

外交部:美方挥舞签证大棒吓不倒真正的有识之士

10月21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问,近期,美国宣布限制与中国合作的部分中美洲国家公民及其亲属获得美国签证。美方还以此威胁中美洲工商界人士不得同中国国有企业开展合作。请问中方对此有何评?  郭嘉昆表示...

交出时速450公里“答卷” “复兴号”书写更快“中国速度”

央视网消息:2021年,“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项目之一的CR450科技创新工程启动;去年年底,CR450动车组样车发布,目前已完成在不同速度、不同场景中的多项试验。试验期间,CR450动车组跑出了动车组单列时速453...

号称要连任,内塔尼亚胡还能用加沙冲突“续命”吗

新华社北京10月20日电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日前宣布将参加2026年议会选举,并自称能够赢得连任。以色列媒体先前报道认为,内塔尼亚胡本届任期试图通过延长加沙战事确保极右翼政党继续留在执政联盟,为其执政“续命”。如今,加...

“买买买”更便利!“精细服务+政策红利”点燃广交会客商及国际游客消费热情

 央视网消息:本届广交会上,首次在展馆内设立“离境退税服务专区”,让境外采购商轻松享受离境退税“即买即退”的便利。  在离境退税服务专区里200多款十五运会的特许商品、广交会的文创产品还有广州必购必带的城市礼物,琳琅满目...

筑牢安全防线 城市建设从“面子”到“里子”深化 | 韧性城市建设“路线图”↓

央视网消息:记者从住房城乡建设部获悉,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9部门近日联合印发《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的意见〉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

搭建科学合作桥梁 中德科学中心累计资助千余项合作项目

新华社北京10月17日电(记者温竞华、刘祯)作为中德科学合作的重要平台,中德科学中心成立25年来,累计投入经费约8.3亿元,资助1370余项高质量合作项目,产出4800余篇高水平学术成果,培养了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科技领军...

数据勾勒中国经济三季报亮眼“成绩单” 向“新”而行为经济发展添动力

央视网消息:国家税务总局发布最新增值税发票数据,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企业创新投入持续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反映出我国新质生产力发展步伐加快,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今年以来,结构性减税降费等政策...

沉陷区变“良田”、秋播“有备而种” 广袤田野绘就生机勃勃“丰”景图

央视网消息:这几天,在安徽淮南,一片浮在水面上的水稻田迎来收获。波光粼粼的水面上,金黄的浮床水稻随风摇曳,工人们正坐在特制的收割平台上,有节奏地挥动着手中的镰刀,一捆捆饱满的稻穗被逐一收割。原来,这里曾是一片采煤沉陷区,...

安徽省公安厅原党委委员、副厅长、一级警务专员刘海石被开除党籍

央视网消息: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消息,日前,经中共安徽省委批准,安徽省纪委监委对安徽省公安厅原党委委员、副厅长、一级警务专员刘海石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经查,刘海石丧失理想信念,背弃初心使命,对党不忠诚...

2024
08/10
13:35
付阳华
浏览量: 4788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躬耕不辍享百年——书法老人袁鸿典印象

躬耕不辍享百年——书法老人袁鸿典印象

热烈祝贺世界名人厉恩海欧洲参赛夺得冠军荣获二块金牌凯旋回国

热烈祝贺世界名人厉恩海欧洲参赛夺得冠军荣获二块金牌凯旋回国

2024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在北京举行

2024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在北京举行

墨韵军魂,气志华章——走近军旅书法家-朱继文

墨韵军魂,气志华章——走近军旅书法家-朱继文

拍张CT,看一下5亿多年前的化石长啥样!

拍张CT,看一下5亿多年前的化石长啥样!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