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乡村振兴 > 金龙村的种菜能手(我们这里的年轻人)

金龙村的种菜能手(我们这里的年轻人)

来源:人民网 | 时间:2023-07-29 10:16:15 | 点击:5400

  图①:重庆市南川区大观镇田园风光。
  汪 新摄
  图②:姜国强(左)在指导村民管护蔬菜。
  喻 梵摄
  制图:沈亦伶

  一

  清晨,大地在清脆悦耳的鸟鸣声中醒来。重庆市南川区大观镇原山的薄雾散去,天一下子放晴了。

  站在原山那一丛野杉林下,山风轻拂,极目远眺,映入眼帘的是蜿蜒流淌的龙川江、层层叠叠的稻田、袅袅升腾的炊烟和岁月静好的秀美村庄。

  走进大观镇金龙村,翻土、播种、育苗、移栽,到处是一片忙碌的身影,空气中弥漫着草木和泥土的芬芳。乡亲们播下希望的种子,等待收获沉甸甸的果实。

  此刻,在村中的蔬菜大棚里,一个小伙子正被一群村民围在中间。他半蹲在埂子上,手里拿着一株刚从泥里拔起的南瓜苗,详细讲解蔬菜的种植秘诀:“打窝要用打窝器,一根藤上只留一个瓜,小南瓜要在十点之前采摘……”

  这个中等身材、皮肤黝黑,着一身迷彩服的80后小伙子,便是重庆市南川区腾春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姜国强。

  姜国强出生在四川泸州叙永县的一个小山村,父母都是地道的农民。他从小跟着父母在广袤的田野上玩耍,乡村的一草一木带给他太多欢乐的记忆,他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后来,姜国强决定辞掉工作,回老家种菜。当他把这个想法告诉父母时,遭到家人的坚决反对。父亲务农一辈子,好不容易供儿子上了大学,现在儿子又要回来和庄稼地打交道,他心里过不了那道坎。为了不让父亲难过,姜国强没有回老家种菜,而是选择了环境优越、气候宜人的南川区大观镇,成立了蔬菜合作社。

  理想很好,但实际干起来却困难重重。对于蔬菜种植经验不多的姜国强来说,想实现创业梦想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就在他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一盆冷水劈头盖脸向他浇来。

  那年,姜国强种植的萝卜、苦瓜、辣椒等大丰收。他花了90元钱租了一辆小型货车,装上3000多斤萝卜,高高兴兴来到城里农贸市场卖菜。姜国强以为,一车萝卜少说也得纯赚2000多元。可从中午到傍晚,他吆喝得口干舌燥才卖了56元。晚上天气突然转凉,一阵风,一阵雨,冻得姜国强牙齿咯咯哒哒直打架。天亮了,又冷又饿的姜国强在街边吃了一碗小面,揣着一天一夜赚到的130元钱,心情低落地返回大观镇。

  姜国强纳闷,自己一腔热忱,起早贪黑泡在大棚,为什么种出来的蔬菜卖不出去?是口感差?还是品相不好?思来想去,姜国强决定用几天时间走访市场,一家一家比较蔬菜的品质和价格。终于,姜国强发现了问题的症结——自己种的蔬菜由于施肥不当、光照不足,卖相与口感都相对差一些。第一年,姜国强亏损了10多万元。

  面对家人失望的目光,性格倔强的姜国强不服气,不认输,继续种蔬菜。由于缺乏技术支撑,加上资金投入不足,姜国强又连续亏损了3年。在最穷困的时候,他身上只剩下200多元,连购买种子的钱都没有。

  在他看不到希望的时候,南川区农业农村委和大观镇人民政府了解到相关情况,主动上门,给予资金支持和技术指导。农技人员不仅指导姜国强施肥浇水、把握温度等一系列细节,还建议他把握市场走向,错季种植蔬菜。姜国强茅塞顿开,立刻按照专家建议改变思路。为节约成本,耕地、覆膜、管护等,姜国强都亲自动手。他慢慢摸索出了一套标准化种植模式,创业之路逐步走上正轨。

  二

  蔬菜育种是与时间赛跑的过程,株型、长度、口感、抗性等都需要花时间选育。

  这些年来,姜国强整天“泡”在大棚里捣鼓蔬菜。整整10年,他捣鼓出了各种花样,捣鼓出了不少名堂。

  前几年,姜国强听说市场上有种“翡翠丝瓜”,不仅外形美观,而且肉质细腻,很受市场欢迎。但这一品种因气候、土壤等因素的制约,有重庆人尝试种过,却没有种出来。姜国强打算试一试,用3亩地、4个大棚做试验。初次育种时,眼看就要开花结果了,却滋生了双毒病和根结线虫病,茂盛的藤蔓一天天枯黄,最终绝收。姜国强打起精神,一边上网查阅资料,一边请农技人员到现场指导。农技人员告诉他,重庆土壤酸性重,光照不足,没有轮作习惯,长期用化肥造成土壤板结,容易滋生双毒病和根结线虫病。

  姜国强不死心,到山东寿光请教老师傅。在寿光,姜国强了解到“翡翠丝瓜”的生长特点后,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从土质培育的第一关就出现了问题。回到重庆,他严格按师傅教的种植流程,培养土壤有机质,将土壤酸性调整成中性,并进行高温闷棚消毒,注重精细化管理。“奇迹”终于发生了,第一批“翡翠丝瓜”被姜国强种出来了。

  姜国强高兴极了,给父亲打视频电话,分享喜讯。看到儿子手里的“翡翠丝瓜”,父亲紧锁的眉头慢慢舒展了。

  丝瓜种植的密度、窝距,一藤两瓜还是多瓜,留多少叶片?都需要在不同的大棚进行试验。

  天还没完全亮,姜国强打着手电筒钻进育苗大棚。他不时蹲下身子,观察丝瓜苗的生长情况,伸手抚摸绿得发亮的瓜叶,偶尔发现有花朵藏在绿叶间,好像俏皮地对着他笑。他对丝瓜的催芽、育苗、压蔓、搭架、施肥、授粉、采收各个环节仔细观察,反复琢磨,精心侍弄,最终研究出密度30厘米、17片叶开始留瓜、一藤一瓜的丝瓜高产栽培技术。

  姜国强种出的丝瓜,颜色翠绿,体态匀称。每根丝瓜粗细、大小、长短几乎一模一样,深受市场和顾客的喜爱。

  如今姜国强的蔬菜园,从传统蔬菜到错季蔬菜再到精品蔬菜,应有尽有。大棚一个紧挨一个,红红的番茄像小灯笼一样挂满枝头,翠绿的丝瓜拉弯了藤蔓……

  为了监测蔬菜的生长过程,姜国强在蔬菜基地搭建了活动板房,吃住都在那里,一门心思研究怎样种好蔬菜。晚饭后,他喜欢独自一人在田野散步,望明月,数星星,听蛙鸣。眼前那一排排整齐的大棚,那一片一片长势喜人的蔬菜,都令他欢喜,晚上睡觉都美滋滋的。

  美丽的田园风光,常常给姜国强带来灵感。一次,南川区中桥乡有人请他去做蔬菜种植技术指导,他发现一家养牛场牛粪堆积如山,姜国强突然萌生用牛粪种植草莓的想法。

  怎样将牛粪变废为宝?姜国强尝试用牛粪发酵养殖蚯蚓,然后用蚯蚓粪做成营养袋,每天定时定量向草莓根部输送有机营养元素,培育出了油亮红润、果肉鲜嫩、口感爽甜的精品草莓。

  10年的创业打拼,让姜国强明白,蔬菜种植绝对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一把锄头、一块土地那么简单。想让蔬菜种植省时省力高质,必须得靠科技种植。姜国强对大棚进行了智能化改造:在人工智能控制室,用手机遥控打开投影仪,几十间整洁的大棚的滴灌、喷洒、病虫害防治等数据在大屏上不断滚动更新。这套自动化智能系统,可测棚外风速、光照,也可监测棚内土壤的温度、湿度以及蔬菜的发育生长情况。利用手机或平板电脑在后台监控,便可远程种植,实现精细化、数字化管理。就这样,姜国强成了远近闻名的“科技农民”,引来了不少村民到蔬菜基地参观学习。

  三

  随着生意越来越红火,姜国强开始琢磨,自己的蔬菜基地虽然经营得不错,但是当地的蔬菜种植整体竞争力不够,缺少足够的规模效应。若是能集零为整,把分散的土地和零散的经营资源集中起来,就能形成整体合力,提高本地农产品的竞争力,带动更多农民富起来。经过一番研究,姜国强决定找当地6家小规模企业谈合作。

  没想到,当他提出这个想法时,遭到了其中两家的反对。这两家企业的经营者认为,姜国强以整合为名,实则是变相将他们的企业吞并,便坚决不同意。好心遭到误解,姜国强知道是自己没有将理念讲清楚。他连日做这两名经营者的工作,把创业联盟的思路和经营过程仔细阐明,同时核算成本,向他们描述未来前景。两名经营者终于被姜国强的专业和真诚打动,也明白了这是为了提高大家的整体收益,于是同意加入到创业联盟中。

  姜国强整合周边6家农业企业,成立南川区农业创业联盟,实行“统一标准、统一技术、统一品种、统一销售、费用均摊、独立核算”的模式,并与多家超市签订合同。成本降低了,品质提升了,销售渠道畅通了,创业联盟方式很快得到了大家认可。

  春节期间,在外打工的年轻人陆续回到老家过年。当大家看到昔日的撂荒地重新焕发生机,规整的蔬菜产业园不断扩大,便纷纷要求加入蔬菜合作社,向姜国强学习蔬菜种植技术。在蔬菜基地,乡亲们一年四季都有活干,除了土地入股分红,每天还有上百块的收入。越来越多外出打工的乡民回到老家,让这块土地重新热闹起来。

  2018年,姜国强担任白沙镇分水村第一书记。这对姜国强而言,是个不小的担子。组织信任他,也是希望他能把自己的经营和种植经验教给乡亲们,带领大家共同致富。

  姜国强向群众讲解圆形西葫芦的种植,当地有名的种植能手、60多岁的韦勇带着疑惑在人群中听,听着听着,韦勇惊愕地张大了嘴巴。在他看来,姜国强在吹牛。可半年后,姜国强指导种植的40多亩西葫芦,每天像变戏法一样,源源不断地产出,每亩每天可采摘5000至6000斤,惊得当地村民们目瞪口呆,也让韦勇这个种了几十年庄稼的老把式打心眼里佩服。

  姜国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奔波在乡间小道上。谁向他请教,他都免费将自己的独门诀窍一股脑倒出来。周边乡村的村干部纷纷慕名而来,邀请他为村里的农业产业和蔬菜种植“指点迷津”,姜国强经常在田间地头召开丝瓜、黄瓜、南瓜等种植现场会。他成了“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全国劳动模范”,当年苦于卖不出去菜的青涩小伙子成了种菜能手、致富达人。在姜国强的带动下,周边乡村蔬菜种植成效显著。

  今年初,姜国强又在南川流转1200亩土地,应用最新的“稻菜”轮作技术,使蔬菜的育苗、移栽和上市时间与水稻错峰,达到稻菜“双高双优”目标。

  下一步,姜国强决心把重庆的精品蔬菜销售到更多地方。对此,他信心满满……


  《 人民日报 》( 2023年07月29日 08 版)

(责编:袁勃、卫嘉)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受台风“风神”影响,海南铁路部分进出岛列车停运

央视网消息:据@海南铁路 微博消息,受台风“风神”影响,海南铁路部分进出岛列车停运如下:1.10月20日三亚站始发出岛列车Z8008次停运。2.10月21日进出岛列车全部停运。3.10月22日三亚站始发Z502次停运;海...

台风“风神”将于今天傍晚进入南海 最强可达强热带风暴或台风级

央视网消息:中央气象台10月19日10时继续发布台风蓝色预警:今年第24号台风“风神”(热带风暴级)的中心今天(19日)上午8点钟位于菲律宾吕宋岛上,就是北纬14.0度、东经121.4度,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8级(20米/...

美疾控中心前官员:大幅裁员恐影响疾控中心核心职能

新华社洛杉矶10月15日电(记者谭晶晶)据美国媒体15日报道,今年以来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已有近四分之一员工收到裁员通知。美疾控中心多名前官员表示,大规模裁员将削弱该机构应对公共卫生常规与突发事件的能力,影响其履行保护...

全球妇女峰会对世界妇女事业发展至关重要——访俄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著名专家别拉娅

新华社莫斯科10月16日电 专访|全球妇女峰会对世界妇女事业发展至关重要——访俄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著名专家别拉娅  新华社记者栾海  “我认为全球妇女峰会主席声明所呼吁采取的十项行动充分说明,这是一次里程碑式的盛事,对世...

不满五角大楼采访新规 记者集体打包走人

 新华社北京10月16日电 随着美国国防部有关采访的新规生效,来自至少30家媒体的记者因拒绝签署对新规的知情文件,于15日交还采访证件,清空工作区,离开五角大楼。这是从空中拍摄的美国国防部所在地五角大楼(2020年2月1...

市场监管总局公布十起互联网违法广告典型案例

央视网消息:今年以来,市场监管部门围绕医疗、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金融等重点领域,紧盯直播电商广告、AI生成广告等新兴业态,持续加大互联网广告监管执法力度,切实维护互联网广告市场秩序,有力防范互联网违法广告加剧市场非...

前三季度我国使用商品条码消费品新增1992.2万种

央视网消息: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统计数据,今年前三季度,我国登记使用商品条码的消费品新增1992.2万种,同比增长31.4%,涉及企业29.5万家。我国消费品在2024年同比增长12.5%的基础上,实现持续攀升态势。截...

中国驻美大使呼吁美方回归理性 停止极限施压

新华社纽约10月14日电(记者施春 杨士龙)中国驻美国大使谢锋14日晚在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年度颁奖晚宴上致辞时说,美方应该回归理性,停止极限施压,在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基础上,通过对话解决各自关切,不要再走经贸关系紧张升级...

主动应变市场多元化见效 中国外贸稳中向好“面貌”清晰、抗压能力显现

央视网消息: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同比增长4%,增速逐季加快。9月当月,进出口同比增长8%,增速创年内单月新高。在经济全球化遭遇“逆风逆流”的背景下,中国外贸稳中向好的“面貌”更加清晰,...

经济三季报观察·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展现惊人爆发力 成为市场亮眼增长引擎

央视网消息:近期上市公司三季报披露工作拉开帷幕。根据业绩预告来看,已披露前三季度业绩预告的公司中,业绩预喜超过七成。业绩预喜是指上市公司提前发布公告,公司经营业绩预期向好。  数据显示,截至10月12日,已有61家A股公...

2023
07/29
10:16
浏览量: 5400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疯狂的全民经商那个年代》

《疯狂的全民经商那个年代》

志愿服务 护航高考 (1/5)

志愿服务 护航高考 (1/5)

走进墨香四溢的书画梓桐 邂逅灵动笔触的诗意梦境

走进墨香四溢的书画梓桐 邂逅灵动笔触的诗意梦境

广西昭平:加快苍昭高速公路桂江特大桥建设

广西昭平:加快苍昭高速公路桂江特大桥建设

学习谷文昌精神 践行绿色发展 共筑美丽家园

学习谷文昌精神 践行绿色发展 共筑美丽家园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