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乡村振兴 > 筑牢水稻制种“黄河芯”

筑牢水稻制种“黄河芯”

来源:每日新闻网 | 时间:2025-07-22 21:42:17 | 点击:10530

每日新闻网讯(韩维元)盛夏的黄河滩涂,碧波荡漾,一派峥嵘景象。

在万荣县荣河镇刘村的黄河滩涂,插秧机正将本地培育的杂交水稻秧苗植入水田。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农艺师李文宏站在田埂上,身后就是绵延27公顷的水稻制种方阵。他掰着手指细数天时:“这批秧苗30天内就能从0.024克稻谷成长为16厘米壮苗,可以说每一颗小小的稻谷都承载着北方水稻种业破冰的新使命。”

2023年9月,万荣县与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展的水稻新品种制种、繁育和稻麦轮作品种筛选等试验获得成功,这是全国首次在黄河流域开展水稻制种并取得成功。2024年11月,市农业农村局与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合约,共同建设运城市农作物杂交种全程机械化制种技术研发中心及制种基地。目前,全市黄河滩涂水稻种植面积已达4000公顷。

近年来,我市依托独特的自然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发展“特”“优”农业,积极探索发展农业新业态、新模式,农业产业结构逐步优化。除了水稻,茶叶、广东菜心、南美白对虾、大闸蟹、甘蔗等农产品也都陆续实现本地化生产。这些品质上乘的农产品,不仅提升了土地价值,丰富了人们的“粮袋子”“菜篮子”,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也逐步推动农业的转型优化升级,为全市农业高质量发展开启新篇章。

“北纬35度,年均2800小时日照,八九月份昼夜温差超15摄氏度,黄河水质好,有机质含量多,又有适宜的湿度和温度,这些都为水稻制种和优质高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李文宏说,他们的科技团队3年前克服盐碱、人工栽插等影响,从百余个品种中筛选出三大长江中下游主推品种,通过在黄河滩涂的推广试种,已经创下亩产835公斤的纪录。

作为一家集农作物种子科研、生产、加工等业务于一体的高科技种业上市公司,近3年来,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依托黄河滩涂万顷平川赋予的全程机械化优势,积极开展“水稻+小麦”制种基地探索,不断提升优质水稻产业化开发水平和粮食生产种植效益,机械化育秧移栽技术实现秧苗株距、种植深浅误差率控制在0.1%以内,插秧机日作业50亩,扬花期精准隔离,水稻成活率高达99.99%。

“真不敢想象,竟能在北方找到杂交水稻良种的黄金产床,这里藏着中国种业的未来!”黄河水脉在田垄间静静流淌,李文宏望着广袤的黄河滩涂说,黄河滩涂水稻制种繁育基地的培育成功,不仅打破以往的单季水稻种植模式,实现黄河流域稻麦轮作的种植模式,大大提升农户的种植效益,更重要的是为水稻制种提供了“黄河芯”,为中国人的饭碗注入最硬核的黄河基因。

来源:运城日报 本报记者 韩维元  编辑:王明  审核:同期声



【作者:韩维元】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用热爱点亮别样赛场

  艺术与体育舞蹈类项目  中国队运动员付裕在自由式轮滑男子速度过桩决赛中。  新华社记者 谢剑飞摄  艺术与体育舞蹈类项目  中国队运动员商春松在跑酷女子自由式决赛中。  本报记者 巩 晗摄  球类项目  中国队运动员...

在周原探寻中华文明的光芒

 打开周原这个“月光宝盒”,能窥见中华礼仪之邦的深远河床,看到“中国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价值观和中华民族日用而不觉的文化基因”  不久前,笔者来到周原遗址宫城西北角的考古现场,只见一片繁忙。遗址北侧,一条柏油马路上汽车穿梭...

5倍、34倍,节节攀高!这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答卷”令人瞩目

  央视网消息:“十四五”时期,我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节节攀高,在规模、技术等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十四五”以来,我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交上了一张令人瞩目的答卷。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5G基站数量和2020年相比增长...

绿了山头 富了口袋:石漠化山区的绿色逆袭

央视网消息:贵州安顺市的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曾经是当地石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20年前,这里土地贫瘠、生态恶劣;20年后的今天,当地发生了哪些变化呢,跟随记者一起去看看。夏末秋初,在关岭自治县一处陡坡上,村民们正在采摘...

新研究:木质素具有广谱抗病毒抗菌作用

  新华社赫尔辛基8月12日电(记者朱昊晨 徐谦)木质素是一种广泛存在于陆地植物细胞壁中的复杂聚合物,也是木材工业的重要副产品。芬兰一项新研究显示,木质素具有广谱抗病毒和抗细菌作用,并有望成为涂料、包装材料或消毒产品等领...

让历史文脉与青春潮流同频共振 河南文旅解锁“时尚”一面

 中新网郑州8月13日电 (记者 刘鹏)甲骨文元素服装与洛邑古城汉服走秀交相辉映;太极与街舞跨界融合……12日晚,“潮起中原时尚河南”主题宣传推广活动在河南郑州市阜民里文化街区启幕。本次活动通过“城巷里的河南”“诗词里的...

探秘周原遗址的“三重城”(赓续历史文脉·考古故事)

  周原遗址出土的甲骨。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  周原遗址发掘现场。李梦然摄  种建荣在周原考古发掘现场。受访者供图  考古队员在进行考古发掘。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  人物小传  种建荣,1972年生,陕西渭南人,陕西省考...

特色文旅标签再上“新” 经典IP“链”接新场景撬动暑期消费新热力

  央视网消息:暑期以来,在山东蓬莱阁景区,新建的“八仙过海”索道成了游客们新的打卡地。索道将蓬莱阁古建筑群和老北山景区空中相连,游客轻松惬意地乘坐在清凉的吊厢中,可以360度赏山海胜景。  过了索道,登上老北山景区,远...

田间课堂炼真功 “六干”精耕赋能 “豆”志昂扬绘就共富新图景

——2025年全省粮油专题“大豆生产班”培训在浙江淳安举行      每日新闻网浙江讯 (胡宏伟 通讯员:杨佩贞 戴春)   为深入贯彻乡村振兴战略,筑牢粮食安全根基,落实浙江省农业农村厅2

@职场新人 这里有一份你需要学习的社保问答

职场新人们  关于社保的知识你了解得足够多吗?   今年刚刚大学毕业的小纯,上个月入职了一家会展公司,担任设计工作。听已经工作多年的学姐学长们说,进入职场和之前的校园生活是截然不同的,不但要努力工作赚钱,还要关注自己的社...

2025
07/22
21:42
韩维元
浏览量: 10530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疯狂的全民经商那个年代》

《疯狂的全民经商那个年代》

志愿服务 护航高考 (1/5)

志愿服务 护航高考 (1/5)

走进墨香四溢的书画梓桐 邂逅灵动笔触的诗意梦境

走进墨香四溢的书画梓桐 邂逅灵动笔触的诗意梦境

广西昭平:加快苍昭高速公路桂江特大桥建设

广西昭平:加快苍昭高速公路桂江特大桥建设

学习谷文昌精神 践行绿色发展 共筑美丽家园

学习谷文昌精神 践行绿色发展 共筑美丽家园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