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乡村振兴 > 85.5%受访者买过“土特产”,品质和安全认证是下单关键

85.5%受访者买过“土特产”,品质和安全认证是下单关键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 时间:2025-07-20 13:26:55 | 点击:865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志伟

  荣昌卤鹅、柳州螺蛳粉、仙居杨梅、茂名荔枝……如今,越来越多“土特产”走出本地的小圈子,成为闻名全国的品牌。“土特产”为何会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1506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5.5%的受访者购买过“土特产”。购买“土特产”,62.8%的受访者是作为礼品赠送亲友/客户,61.7%的受访者是旅游时带回作纪念,60.7%的受访者是自己食用/使用,还有60.5%的受访者是为了尝鲜,感受不同地方饮食文化,34.1%的受访者是为了助农,助力当地产业发展,24.4%的受访者是出于对产地特色或传统工艺的认可。

  

  “基本上每次去旅游,我都会带一些当地的‘土特产’回来,分给同事和朋友品尝,算是一份心意。”在北京工作的95后李曼购买过不少“土特产”,比如山西沁县的小米、湖南邵阳的豆干等,“刷手机时看到比较有名的、品质又不错的特产,我就会点进链接看一看,如果价格比较合适,也会下一单尝尝。”

  对于购买“土特产”的渠道,64.4%的受访者是通过大型电商平台购买,56.4%的受访者是在线下商超/特产专卖店,55.7%的受访者是在短视频平台购买。其他还有:旅游景区(44.9%)、社群团购(43.8%)、地方政府、农村合作社等渠道(17.4%)等。

  “我的家乡在洪泽湖边上,螃蟹、小龙虾、银鱼等水产品,都是我们那儿的‘土特产’。”90后王永成的家乡位于江苏省宿迁市。他记得,小时候每到螃蟹成熟时,当地还会举办螃蟹节,很热闹。“虽然没有太湖的阳澄湖大闸蟹出名,但也算是我们本地的特色之一了。每到中秋节前后,我都会买一些家乡的螃蟹等水产品寄给之前的老师和好友,送上节日的祝福。”

  “‘土特产’受到消费者欢迎,是消费需求、情感诉求、文化价值共同作用的结果。”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农业经济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王玉斌认为,随着大众生活水平提高,消费需求开始向多元化、绿色化转变,乡村“土特产”多为纯天然、无污染、富营养,符合消费者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另外,“土特产”浓浓的“家乡味”和“儿时回忆”,也容易受到在外游子的青睐。王玉斌认为,从文化内涵来看,“土特产”不仅是物质产品,更是文化载体,承载着地区历史传统文化,是地域历史文化与农产品的结合,通过现代营销手段,实现了现代与传统有机融合。

  “如今越来越多‘土特产’注重产品研发和工艺创新,提升了品牌的知名度,再加上冷链物流等配套设施更加完善,电商直播等销售模式更加普遍,让这些‘土特产’有了走出本地的机会,直达更多的消费者。”王玉斌说。

  王永成发现,现在不少直播间都在售卖当地的“特产”,比如广州的荔枝、广西的芒果,有的还打着“助农”的旗号,主播们卖力吆喝,很有吸引力。王永成提醒,在进入到这些售卖“土特产”的直播间时,不要因为低价就轻易“上头”,在购买前,要关注产品的原产地和发货地是否一致,多看看真实的评价,避免“踩坑”。

  在购买“土特产”时,大家更关注哪些方面?调查显示,产品品质(62.2%)及安全认证与生产标准(60.9%)排在前两位,获选率均超过六成,还有57.6%的受访者会关注产地真实性与地理标识,47.8%的受访者在意价格。

  95后杨静去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回到家乡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的乡村,做起了农产品的选品和销售工作。从做农业相关研究的学生到农产品“选品官”,这次“跨界”让杨静觉得既新奇,又充满挑战。“做研究时,考虑的是怎么把农作物产量提上来,把控好品质,现在需要考虑的是消费者的喜好,怎么把产品推出去。”杨静觉得,“土特产”的品质和地理标识很重要,消费者需要知道这些产品的原产地是哪里,是否绿色健康,这也是她在选品和销售环节格外注意的方面。“另外,现在的年轻人很注重情绪价值,所以我们在把农产品推出去的同时,也会讲清楚这款产品是如何生产出来的,有哪些技术创新,让大家看到科学研究给农业带来的价值,讲好‘土特产’背后的故事。”

  受访者在购买“土特产”时关注的方面还有:品牌知名度(36.9%),包装实用性与特色设计(36.3%),文化内涵(27.8%),用户评价及口碑(27.7%),物流便捷性(22.8%)。

  参与此次调查的受访者中,00后占10.6%,95后占21.8%,90后占38.7%,85后占16.2%,80后占10.6%,其他为2.1%。来自一线城市的占36.0%,二线城市的占37.5%,三四线城市的占21.9%,县城或城镇的占3.8%,农村的占0.8%。

作者:王志伟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受台风“风神”影响,海南铁路部分进出岛列车停运

央视网消息:据@海南铁路 微博消息,受台风“风神”影响,海南铁路部分进出岛列车停运如下:1.10月20日三亚站始发出岛列车Z8008次停运。2.10月21日进出岛列车全部停运。3.10月22日三亚站始发Z502次停运;海...

台风“风神”将于今天傍晚进入南海 最强可达强热带风暴或台风级

央视网消息:中央气象台10月19日10时继续发布台风蓝色预警:今年第24号台风“风神”(热带风暴级)的中心今天(19日)上午8点钟位于菲律宾吕宋岛上,就是北纬14.0度、东经121.4度,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8级(20米/...

美疾控中心前官员:大幅裁员恐影响疾控中心核心职能

新华社洛杉矶10月15日电(记者谭晶晶)据美国媒体15日报道,今年以来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已有近四分之一员工收到裁员通知。美疾控中心多名前官员表示,大规模裁员将削弱该机构应对公共卫生常规与突发事件的能力,影响其履行保护...

全球妇女峰会对世界妇女事业发展至关重要——访俄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著名专家别拉娅

新华社莫斯科10月16日电 专访|全球妇女峰会对世界妇女事业发展至关重要——访俄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著名专家别拉娅  新华社记者栾海  “我认为全球妇女峰会主席声明所呼吁采取的十项行动充分说明,这是一次里程碑式的盛事,对世...

不满五角大楼采访新规 记者集体打包走人

 新华社北京10月16日电 随着美国国防部有关采访的新规生效,来自至少30家媒体的记者因拒绝签署对新规的知情文件,于15日交还采访证件,清空工作区,离开五角大楼。这是从空中拍摄的美国国防部所在地五角大楼(2020年2月1...

市场监管总局公布十起互联网违法广告典型案例

央视网消息:今年以来,市场监管部门围绕医疗、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金融等重点领域,紧盯直播电商广告、AI生成广告等新兴业态,持续加大互联网广告监管执法力度,切实维护互联网广告市场秩序,有力防范互联网违法广告加剧市场非...

前三季度我国使用商品条码消费品新增1992.2万种

央视网消息: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统计数据,今年前三季度,我国登记使用商品条码的消费品新增1992.2万种,同比增长31.4%,涉及企业29.5万家。我国消费品在2024年同比增长12.5%的基础上,实现持续攀升态势。截...

中国驻美大使呼吁美方回归理性 停止极限施压

新华社纽约10月14日电(记者施春 杨士龙)中国驻美国大使谢锋14日晚在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年度颁奖晚宴上致辞时说,美方应该回归理性,停止极限施压,在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基础上,通过对话解决各自关切,不要再走经贸关系紧张升级...

主动应变市场多元化见效 中国外贸稳中向好“面貌”清晰、抗压能力显现

央视网消息: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同比增长4%,增速逐季加快。9月当月,进出口同比增长8%,增速创年内单月新高。在经济全球化遭遇“逆风逆流”的背景下,中国外贸稳中向好的“面貌”更加清晰,...

经济三季报观察·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展现惊人爆发力 成为市场亮眼增长引擎

央视网消息:近期上市公司三季报披露工作拉开帷幕。根据业绩预告来看,已披露前三季度业绩预告的公司中,业绩预喜超过七成。业绩预喜是指上市公司提前发布公告,公司经营业绩预期向好。  数据显示,截至10月12日,已有61家A股公...

2025
07/20
13:26
浏览量: 865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疯狂的全民经商那个年代》

《疯狂的全民经商那个年代》

志愿服务 护航高考 (1/5)

志愿服务 护航高考 (1/5)

走进墨香四溢的书画梓桐 邂逅灵动笔触的诗意梦境

走进墨香四溢的书画梓桐 邂逅灵动笔触的诗意梦境

广西昭平:加快苍昭高速公路桂江特大桥建设

广西昭平:加快苍昭高速公路桂江特大桥建设

学习谷文昌精神 践行绿色发展 共筑美丽家园

学习谷文昌精神 践行绿色发展 共筑美丽家园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