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乡村振兴 > 艺术夜校,激发潜能的精神夜航

艺术夜校,激发潜能的精神夜航

来源:中青网 | 时间:2025-07-13 16:28:33 | 点击:422

  成都市文化馆二〇二五年服务宣传周海报。

  中国美术学院“国美夜校”之“插画·丙烯马克笔”课程海报。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距离开课还有半个小时,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清波街道党群服务中心二楼教室门口已人影攒动。刚刚结束软件开发工作的95后潘虹,笑称自己“从‘工位’到‘学位’无缝对接”。这里是中国美术学院“国美夜校”的一个教学点,也是当下各地“艺术夜校”蓬勃开展的生动缩影。

  从上海“市民艺术夜校”被纳入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到北京石景山打造“全民美艺生活圈”,再到四川成都开展“全龄全域”教学探索,作为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的创新举措,艺术夜校正以前所未有的热度助推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升级。书画、手作、生活美学……不少课程一经发布名额便“秒光”。艺术夜校何以牵动万千心灵?

  艺术夜校的蓬勃兴起,绝非简单的文化消费热潮,而是社会美育需求长期积淀后的集中释放,映射着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内涵的深度追寻,更折射出当代人特别是年轻人,通过艺术赋彩生命、重构生活美学的迫切需求。在艺术夜校,人们放下职场的紧绷感,在陶泥中寻求“器物自由”,于皮具上打造专属印记……指尖在跃动,精神在松绑,自我也在心灵安顿中舒展。艺术实践如静水深流,消却浮躁与焦虑,使人获得一种难得的静气。艺术在此,是抚慰,更是自我觉知的路径——在觉知中创造,在创造中觉知,在此微妙的过程中,自我得以被更深入地看见,潜能被一点点激发。人之为人,其本身更丰饶的含义和价值空间因此解蔽。

  百余年前,蔡元培先生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时,就曾创立过“校役夜班”。他筹划国立艺术院(中国美术学院前身)时,在《国立艺术院组织大纲》中擘画宏图,除却“培养专门艺术人才”与“倡导艺术运动”,赫然并列的正是“促进社会美育”。该倡议打破了艺术囿于精英圈层的传统,将美育扩展为全民教育。而今艺术夜校遍地开花,正是这一远见卓识在新时代的生动回响与深化实践。

  与20世纪80年代以文化课为主的夜校潮不同,当下艺术夜校面向生活日常、直指心灵需求,让普通人从艺术的旁观者变为创造者,在自主创造中重启自信,感受当下自足。从底蕴深厚的传统文化陶养,到手机摄影、iPad插画等紧跟潮流的实用技能,艺术夜校以丰富多彩的课程满足着不同群体、不同年龄段人们的文化需求,还通过创新课程场景、灵活多变的形式助燃人们对生活的热情。

  中国美术学院“国美夜校”的多元探索,为这股热潮提供了创新样本。自2023年底起,中国美术学院社会美育学院依托学校优质课程和师资,推出“国美夜校”项目,以培养生活的艺术家为目标,持续推动融合创新,不断突破传统边界。“国美夜校”打破空间壁垒,从校园延伸至杭州天目里等繁华商圈腹地,同时激活清波街道和钱江新城的党群服务中心等公共文化空间,让艺术教育深度融入城市肌理。“国美夜校”不仅面向社会大众开设60余门课程,还特设公益班级,服务校内校工及周边社区,模式上跨越界限,融合线上线下教学,让优质美育资源直达千家万户,极大拓展了美育的广度。“国美夜校”更以功能破题,通过“美育公益行”深入机关、企业,将艺术温暖传至远方,并定期举办社群活动,为年轻人构筑艺术社交新平台。

  在地域文化浸润下,艺术夜校的热潮衍生出各具特色的地方实践形态。上海市群众艺术馆通过“市民艺术夜校”总分校模式,构建“全民、全龄、全域、全时”美育格局;北京市石景山区文化馆持续打造“时光里”美艺空间,形成京西文化艺术阵地综合体;浙江省文化馆推出免费“艺术自习室”,并将“全民艺术学堂”搬到户外,开设“没有围墙的夜校”;成都市美术馆通过“夜间艺术教育+社交体验”模式打造特色青年夜校……文化馆以其深入基层的触角和丰富的公共文化资源,为夜校提供了坚实的场地与组织基础;而美术馆、美术院校等专业机构,则贡献了深厚的学科积淀、优质的师资力量和前沿的美育理念,它们共同支撑起艺术夜校的专业高度与创新能力。

  艺术夜校在繁荣发展的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比如传统授课方式创新不足、内容同质化、教学资源分布不均、部分课程难以匹配青年群体个性化需求、师资队伍稳定性不足、场地有限且设备更新滞后等。如何让这盏美育之灯长明?

  关键在于构建长效机制。为此,艺术院校、文化机构纷纷探索转型路径。通过拓展服务对象、延伸服务链条,贯通“普通教育+生活教育”的全生命周期教育体系;依托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平台”,将夜校学习成果纳入其中,累积转化为学分,最终形成完整的个人数字学习档案;突破传统课堂边界,联动企业与社区等,通过课堂与场景融合的模式,将特色人文地标、产业园区、非遗工坊等转化为教学实践基地,支持青年按兴趣与需求“点技术”“选导师”“定教室”“换场景”;建设多元化师资队伍,整合高校资源与社会力量,同时吸纳行业专家、技能大师等优秀人才,以社会化、项目化及市场化方式选聘优质师资。

  当夜校灯光与城市霓虹相互辉映时,一个由政府引导、院校支撑、社会参与、市场补充的美育生态系统正在成形。夜幕下的这盏艺术灯火,照亮的不只是技艺习得的方寸之地,更是涵养人格、丰盈生命的广阔原野、艺术海洋,陪伴无数心灵开启精神夜航。

  (作者为中国美术学院社会美育学院院长)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用热爱点亮别样赛场

  艺术与体育舞蹈类项目  中国队运动员付裕在自由式轮滑男子速度过桩决赛中。  新华社记者 谢剑飞摄  艺术与体育舞蹈类项目  中国队运动员商春松在跑酷女子自由式决赛中。  本报记者 巩 晗摄  球类项目  中国队运动员...

在周原探寻中华文明的光芒

 打开周原这个“月光宝盒”,能窥见中华礼仪之邦的深远河床,看到“中国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价值观和中华民族日用而不觉的文化基因”  不久前,笔者来到周原遗址宫城西北角的考古现场,只见一片繁忙。遗址北侧,一条柏油马路上汽车穿梭...

5倍、34倍,节节攀高!这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答卷”令人瞩目

  央视网消息:“十四五”时期,我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节节攀高,在规模、技术等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十四五”以来,我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交上了一张令人瞩目的答卷。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5G基站数量和2020年相比增长...

绿了山头 富了口袋:石漠化山区的绿色逆袭

央视网消息:贵州安顺市的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曾经是当地石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20年前,这里土地贫瘠、生态恶劣;20年后的今天,当地发生了哪些变化呢,跟随记者一起去看看。夏末秋初,在关岭自治县一处陡坡上,村民们正在采摘...

新研究:木质素具有广谱抗病毒抗菌作用

  新华社赫尔辛基8月12日电(记者朱昊晨 徐谦)木质素是一种广泛存在于陆地植物细胞壁中的复杂聚合物,也是木材工业的重要副产品。芬兰一项新研究显示,木质素具有广谱抗病毒和抗细菌作用,并有望成为涂料、包装材料或消毒产品等领...

让历史文脉与青春潮流同频共振 河南文旅解锁“时尚”一面

 中新网郑州8月13日电 (记者 刘鹏)甲骨文元素服装与洛邑古城汉服走秀交相辉映;太极与街舞跨界融合……12日晚,“潮起中原时尚河南”主题宣传推广活动在河南郑州市阜民里文化街区启幕。本次活动通过“城巷里的河南”“诗词里的...

探秘周原遗址的“三重城”(赓续历史文脉·考古故事)

  周原遗址出土的甲骨。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  周原遗址发掘现场。李梦然摄  种建荣在周原考古发掘现场。受访者供图  考古队员在进行考古发掘。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  人物小传  种建荣,1972年生,陕西渭南人,陕西省考...

特色文旅标签再上“新” 经典IP“链”接新场景撬动暑期消费新热力

  央视网消息:暑期以来,在山东蓬莱阁景区,新建的“八仙过海”索道成了游客们新的打卡地。索道将蓬莱阁古建筑群和老北山景区空中相连,游客轻松惬意地乘坐在清凉的吊厢中,可以360度赏山海胜景。  过了索道,登上老北山景区,远...

田间课堂炼真功 “六干”精耕赋能 “豆”志昂扬绘就共富新图景

——2025年全省粮油专题“大豆生产班”培训在浙江淳安举行      每日新闻网浙江讯 (胡宏伟 通讯员:杨佩贞 戴春)   为深入贯彻乡村振兴战略,筑牢粮食安全根基,落实浙江省农业农村厅2

@职场新人 这里有一份你需要学习的社保问答

职场新人们  关于社保的知识你了解得足够多吗?   今年刚刚大学毕业的小纯,上个月入职了一家会展公司,担任设计工作。听已经工作多年的学姐学长们说,进入职场和之前的校园生活是截然不同的,不但要努力工作赚钱,还要关注自己的社...

2025
07/13
16:28
浏览量: 422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疯狂的全民经商那个年代》

《疯狂的全民经商那个年代》

志愿服务 护航高考 (1/5)

志愿服务 护航高考 (1/5)

走进墨香四溢的书画梓桐 邂逅灵动笔触的诗意梦境

走进墨香四溢的书画梓桐 邂逅灵动笔触的诗意梦境

广西昭平:加快苍昭高速公路桂江特大桥建设

广西昭平:加快苍昭高速公路桂江特大桥建设

学习谷文昌精神 践行绿色发展 共筑美丽家园

学习谷文昌精神 践行绿色发展 共筑美丽家园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