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乡村振兴 > 北京平谷:32家科技小院成乡村振兴新引擎

北京平谷:32家科技小院成乡村振兴新引擎

来源:中青网 | 时间:2025-06-16 18:19:25 | 点击:473

 在北京市平谷区的田间地头,一座座“科技小院”正悄然改变传统农业的面貌,来自不同高校的农业学生们带着课题走进乡村,在田间地头完成论文。

  在平谷区金海湖镇茅山后村佛见喜梨科技小院,北京农学院的学生聚焦“佛见喜”梨病虫害绿色防控与专业化管理,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和生态化管理模式,使得梨木虱发生量减少60%,黑斑病减少80%以上,梨果坐果率提高1倍,农户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

  中国农业大学资环学院西凡各庄村科技小院的驻院师生,通过融入百姓生活、开展基层培训,服务附近农户,在完成知识、理论学习的基础上,研究解决农业农村发展中的实际问题。

  自2019年平谷区首家科技小院落户以来,目前,平谷构建起覆盖全区17个涉农乡镇的32家科技小院,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科技引擎”。

  平谷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平谷区科技小院的核心在于“跨界融合”。依托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等9所高校院所的技术力量,联合地方政府、合作社、农业企业,平谷形成了“村+企+校”三位一体共建机制。从果品培育、蔬菜种植到新能源开发、乡村振兴综合服务,32家小院精准对接区域需求,覆盖农业全产业链。

  如何打破科技与乡村的壁垒,激活乡村发展动能?该负责人表示,平谷区通过“建制度、促规范、提质量、拓领域、优服务”的系统化路径,推动科技小院从“试点探索”迈向“全域提质”。例如,在制度方面,平谷区创新制定北京市首个区级科技小院管理实施方案,建立共建、转移退出、示范带动等运营管理机制等。

  “科技小院”也是一个合作共建平台。据介绍,平谷区各民主党派、统战团体与一个或多个乡镇(街道)的科技小院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形成“党派+科技小院+博士农场”的共建平台,针对科技小院建设,开展民主监督、社会服务、智力支持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充分发挥统战资源优势。从传统农业延伸至新能源、文旅融合等领域,建成北京市首个农文旅规划设计小院、综合新能源科技小院。

  “科技小院”让学生走进田间,也让科技“扎”进泥土。平谷区委统战部负责人介绍,每个小院背后都有一支由高校师生、本土技术员和农户组成的团队,形成“带课题下乡、带成果转化”的实践模式。“我们不是简单的技术输入,而是扎根乡村的创新共同体。”平谷区委统战部还设立“小院大讲堂”,开展科技下乡、文化下乡、科技进校园等系列活动。截至目前,开展技术培训542场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000余人次,带动村集体增收超500万元。

  5年来,平谷科技小院交出亮眼答卷:累计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市级等各类奖项、荣誉23个,为推动全区农业科技提升作出巨大贡献。更可贵的是,通过开展政策宣讲、科普宣传、技术培训、田间观摩等社会服务,培育出一批“科技”乡土人才,80%参与小院建设的农户掌握了3项以上新技术,60余名高校研究生在田间完成毕业论文。

  未来,平谷区将进一步推动科技小院向“多元化、品牌化、数字化”升级,探索“数字小院”云端服务平台,以科技赋能推进产业集群为主要路径,全面构建具有竞争力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敏

责任编辑:蒋宇骏

首页 | 上一页 1 下一页 | 尾页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用热爱点亮别样赛场

  艺术与体育舞蹈类项目  中国队运动员付裕在自由式轮滑男子速度过桩决赛中。  新华社记者 谢剑飞摄  艺术与体育舞蹈类项目  中国队运动员商春松在跑酷女子自由式决赛中。  本报记者 巩 晗摄  球类项目  中国队运动员...

在周原探寻中华文明的光芒

 打开周原这个“月光宝盒”,能窥见中华礼仪之邦的深远河床,看到“中国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价值观和中华民族日用而不觉的文化基因”  不久前,笔者来到周原遗址宫城西北角的考古现场,只见一片繁忙。遗址北侧,一条柏油马路上汽车穿梭...

5倍、34倍,节节攀高!这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答卷”令人瞩目

  央视网消息:“十四五”时期,我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节节攀高,在规模、技术等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十四五”以来,我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交上了一张令人瞩目的答卷。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5G基站数量和2020年相比增长...

绿了山头 富了口袋:石漠化山区的绿色逆袭

央视网消息:贵州安顺市的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曾经是当地石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20年前,这里土地贫瘠、生态恶劣;20年后的今天,当地发生了哪些变化呢,跟随记者一起去看看。夏末秋初,在关岭自治县一处陡坡上,村民们正在采摘...

新研究:木质素具有广谱抗病毒抗菌作用

  新华社赫尔辛基8月12日电(记者朱昊晨 徐谦)木质素是一种广泛存在于陆地植物细胞壁中的复杂聚合物,也是木材工业的重要副产品。芬兰一项新研究显示,木质素具有广谱抗病毒和抗细菌作用,并有望成为涂料、包装材料或消毒产品等领...

让历史文脉与青春潮流同频共振 河南文旅解锁“时尚”一面

 中新网郑州8月13日电 (记者 刘鹏)甲骨文元素服装与洛邑古城汉服走秀交相辉映;太极与街舞跨界融合……12日晚,“潮起中原时尚河南”主题宣传推广活动在河南郑州市阜民里文化街区启幕。本次活动通过“城巷里的河南”“诗词里的...

探秘周原遗址的“三重城”(赓续历史文脉·考古故事)

  周原遗址出土的甲骨。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  周原遗址发掘现场。李梦然摄  种建荣在周原考古发掘现场。受访者供图  考古队员在进行考古发掘。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  人物小传  种建荣,1972年生,陕西渭南人,陕西省考...

特色文旅标签再上“新” 经典IP“链”接新场景撬动暑期消费新热力

  央视网消息:暑期以来,在山东蓬莱阁景区,新建的“八仙过海”索道成了游客们新的打卡地。索道将蓬莱阁古建筑群和老北山景区空中相连,游客轻松惬意地乘坐在清凉的吊厢中,可以360度赏山海胜景。  过了索道,登上老北山景区,远...

田间课堂炼真功 “六干”精耕赋能 “豆”志昂扬绘就共富新图景

——2025年全省粮油专题“大豆生产班”培训在浙江淳安举行      每日新闻网浙江讯 (胡宏伟 通讯员:杨佩贞 戴春)   为深入贯彻乡村振兴战略,筑牢粮食安全根基,落实浙江省农业农村厅2

@职场新人 这里有一份你需要学习的社保问答

职场新人们  关于社保的知识你了解得足够多吗?   今年刚刚大学毕业的小纯,上个月入职了一家会展公司,担任设计工作。听已经工作多年的学姐学长们说,进入职场和之前的校园生活是截然不同的,不但要努力工作赚钱,还要关注自己的社...

2025
06/16
18:19
浏览量: 473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疯狂的全民经商那个年代》

《疯狂的全民经商那个年代》

志愿服务 护航高考 (1/5)

志愿服务 护航高考 (1/5)

走进墨香四溢的书画梓桐 邂逅灵动笔触的诗意梦境

走进墨香四溢的书画梓桐 邂逅灵动笔触的诗意梦境

广西昭平:加快苍昭高速公路桂江特大桥建设

广西昭平:加快苍昭高速公路桂江特大桥建设

学习谷文昌精神 践行绿色发展 共筑美丽家园

学习谷文昌精神 践行绿色发展 共筑美丽家园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