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乡村振兴 > 谁说农业不挣钱?瞧!这个西海固青年的“立体农场”

谁说农业不挣钱?瞧!这个西海固青年的“立体农场”

来源:中青网 | 时间:2025-06-05 15:43:54 | 点击:1398

  每日新闻网讯:夏季来临,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河川乡寨洼村的红梅杏花、槐花次第开放。日落前的暖阳下,90后创业青年古龙养殖的300箱蜜蜂倾巢而动,停在随风摇曳的花蕊上采蜜授粉。除等待这些“花中使者”的酿蜜成果外,他还忙着为红梅杏树果园除草、施肥,并将养殖的药膳鸡粪肥还田,滋养果园的土地。

  2020年年底,高职毕业在上海尝试创业以失败告终后,古龙返乡过春节,一度陷入就业恐慌。“怎么不出去工作了”“年轻人在农村挣不到钱、找不到对象”……乡邻议论纷纷,父亲古正锋是个“粘在土地上”的农民,也认为农村孩子就要努力从农村走出去、“脱离”农业,催促儿子赶紧去城里找工作。当时正值春耕,古正锋承租了近200亩山地种植红梅杏树,每年要出钱雇工春灌。古龙思前想后,决定在家务农。

  “开弓没有回头箭。”古龙说,不能把返乡当成最后的退路,也不能将自己单纯定位为农民,而要对种植养殖场地、产品特色、雇工情况、创业开支等前期投入作好充分准备,了解清楚当地能给予的政策支持,学习先进农业技术、优化管理方式、扩大生产规模。

  创业实战中,古龙逐渐建立起了一个“立体农场”。他先跟着父亲学习为果园除草,为红梅杏树剪枝、施肥、灭治花苞虫。西海固地区常有霜冻,五六月间最频繁,红梅杏树易受其影响减产甚至绝产。他们在果园密集放置并点燃干草堆,用传统“烟熏”的方式为红梅杏树“取暖”。辛苦劳作终于迎来收获期,去年夏季,古龙家近4万斤红梅杏总销售额近7万元。

  2020年打理果园半年后,夏季的草长势飞快,古龙感到除草费时费力。他想到父亲2017年曾养过鸡。“把鸡养在果园里,养殖得当的话,能帮忙除草,鸡粪还可以还田施肥。”于是,他以每只4-5.5元的价格,购入近3000只黑红相间毛色的“青脚麻”鸡苗。

  “现在白天(把鸡)放出去,晚上收回,散养活动量大,生长出的肉质紧实。”古龙给鸡喂玉米、小麦、豆粕及茴香等中药材秸秆,“我养的鸡,特色在于以中药材为饲料,所以称药膳鸡”。

  当地早晚温差大,春秋季多沙尘天气。为防范鸡群患感冒和呼吸道疾病,他给鸡的饮用水中加了姜汤。到了出栏期,他在微信朋友圈发广告,以每只130元的价格推介“现宰现售”的生鲜鸡,没想到各地的好友都私信联系购买,有时候很快就断货了。为了衔接养殖每批药膳鸡,他贷款25万元补购鸡苗和饲料。今年计划将药膳鸡的养殖规模扩大到5万只。

  眼见古龙把红梅杏树和药膳鸡侍弄得妥妥当当,古正锋把果园及30箱蜜蜂交给他,转而在本地打零工,只在古龙需要时,教给他一些养蜂技巧。

  取蜂蜜是个高难度的活儿。曾被蜜蜂蜇得脸肿胳膊肿、得用白酒涂抹患处“消毒”的古龙,如今成了养蜂能手。去年,他养的220箱蜜蜂酿蜜800多斤,售出的600斤有4万多元收益。今年,他的养蜂量增加到300箱,计划收了蜂蜜后用酒曲制作“蜂糖酒酿”。

  “古龙是寨洼村第一个返乡创业的90后,勤劳能干。”村民路永红说,古龙的“立体农场”为数十名村民提供了务工创收的机会,方便妇女就近照顾家庭。每年六七月雨水充沛时,红花两三天能长出一茬,和路永红一起摘红花的工人有五六十人,都是同村的妇女,她们一天能挣120-130元,最多的时候,能收入180-190元。

  回顾5年务农创业经历,古龙说,最艰辛的时候,并不是被蜜蜂蜇,或药膳鸡生病、红梅杏繁忙的采收期,而是返乡后经过一番思想斗争,下定决心扎根西北农村、投身农业创业。

  “当创业真正启动后,我每天的生活挺充实,内心的惶恐自然而然消散了,没有心思再顾虑那么多了。”如今,他有了女朋友,还在原州区贷款买了一套房,准备今年完婚。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焦敏龙

责任编辑:蒋宇骏

首页 | 上一页 1 下一页 | 尾页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用热爱点亮别样赛场

  艺术与体育舞蹈类项目  中国队运动员付裕在自由式轮滑男子速度过桩决赛中。  新华社记者 谢剑飞摄  艺术与体育舞蹈类项目  中国队运动员商春松在跑酷女子自由式决赛中。  本报记者 巩 晗摄  球类项目  中国队运动员...

在周原探寻中华文明的光芒

 打开周原这个“月光宝盒”,能窥见中华礼仪之邦的深远河床,看到“中国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价值观和中华民族日用而不觉的文化基因”  不久前,笔者来到周原遗址宫城西北角的考古现场,只见一片繁忙。遗址北侧,一条柏油马路上汽车穿梭...

5倍、34倍,节节攀高!这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答卷”令人瞩目

  央视网消息:“十四五”时期,我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节节攀高,在规模、技术等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十四五”以来,我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交上了一张令人瞩目的答卷。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5G基站数量和2020年相比增长...

绿了山头 富了口袋:石漠化山区的绿色逆袭

央视网消息:贵州安顺市的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曾经是当地石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20年前,这里土地贫瘠、生态恶劣;20年后的今天,当地发生了哪些变化呢,跟随记者一起去看看。夏末秋初,在关岭自治县一处陡坡上,村民们正在采摘...

新研究:木质素具有广谱抗病毒抗菌作用

  新华社赫尔辛基8月12日电(记者朱昊晨 徐谦)木质素是一种广泛存在于陆地植物细胞壁中的复杂聚合物,也是木材工业的重要副产品。芬兰一项新研究显示,木质素具有广谱抗病毒和抗细菌作用,并有望成为涂料、包装材料或消毒产品等领...

让历史文脉与青春潮流同频共振 河南文旅解锁“时尚”一面

 中新网郑州8月13日电 (记者 刘鹏)甲骨文元素服装与洛邑古城汉服走秀交相辉映;太极与街舞跨界融合……12日晚,“潮起中原时尚河南”主题宣传推广活动在河南郑州市阜民里文化街区启幕。本次活动通过“城巷里的河南”“诗词里的...

探秘周原遗址的“三重城”(赓续历史文脉·考古故事)

  周原遗址出土的甲骨。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  周原遗址发掘现场。李梦然摄  种建荣在周原考古发掘现场。受访者供图  考古队员在进行考古发掘。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  人物小传  种建荣,1972年生,陕西渭南人,陕西省考...

特色文旅标签再上“新” 经典IP“链”接新场景撬动暑期消费新热力

  央视网消息:暑期以来,在山东蓬莱阁景区,新建的“八仙过海”索道成了游客们新的打卡地。索道将蓬莱阁古建筑群和老北山景区空中相连,游客轻松惬意地乘坐在清凉的吊厢中,可以360度赏山海胜景。  过了索道,登上老北山景区,远...

田间课堂炼真功 “六干”精耕赋能 “豆”志昂扬绘就共富新图景

——2025年全省粮油专题“大豆生产班”培训在浙江淳安举行      每日新闻网浙江讯 (胡宏伟 通讯员:杨佩贞 戴春)   为深入贯彻乡村振兴战略,筑牢粮食安全根基,落实浙江省农业农村厅2

@职场新人 这里有一份你需要学习的社保问答

职场新人们  关于社保的知识你了解得足够多吗?   今年刚刚大学毕业的小纯,上个月入职了一家会展公司,担任设计工作。听已经工作多年的学姐学长们说,进入职场和之前的校园生活是截然不同的,不但要努力工作赚钱,还要关注自己的社...

2025
06/05
15:43
浏览量: 1398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疯狂的全民经商那个年代》

《疯狂的全民经商那个年代》

志愿服务 护航高考 (1/5)

志愿服务 护航高考 (1/5)

走进墨香四溢的书画梓桐 邂逅灵动笔触的诗意梦境

走进墨香四溢的书画梓桐 邂逅灵动笔触的诗意梦境

广西昭平:加快苍昭高速公路桂江特大桥建设

广西昭平:加快苍昭高速公路桂江特大桥建设

学习谷文昌精神 践行绿色发展 共筑美丽家园

学习谷文昌精神 践行绿色发展 共筑美丽家园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