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乡村振兴 > 谁说农业不挣钱?瞧!这个西海固青年的“立体农场”

谁说农业不挣钱?瞧!这个西海固青年的“立体农场”

来源:中青网 | 时间:2025-06-05 15:43:54 | 点击:1599

  每日新闻网讯:夏季来临,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河川乡寨洼村的红梅杏花、槐花次第开放。日落前的暖阳下,90后创业青年古龙养殖的300箱蜜蜂倾巢而动,停在随风摇曳的花蕊上采蜜授粉。除等待这些“花中使者”的酿蜜成果外,他还忙着为红梅杏树果园除草、施肥,并将养殖的药膳鸡粪肥还田,滋养果园的土地。

  2020年年底,高职毕业在上海尝试创业以失败告终后,古龙返乡过春节,一度陷入就业恐慌。“怎么不出去工作了”“年轻人在农村挣不到钱、找不到对象”……乡邻议论纷纷,父亲古正锋是个“粘在土地上”的农民,也认为农村孩子就要努力从农村走出去、“脱离”农业,催促儿子赶紧去城里找工作。当时正值春耕,古正锋承租了近200亩山地种植红梅杏树,每年要出钱雇工春灌。古龙思前想后,决定在家务农。

  “开弓没有回头箭。”古龙说,不能把返乡当成最后的退路,也不能将自己单纯定位为农民,而要对种植养殖场地、产品特色、雇工情况、创业开支等前期投入作好充分准备,了解清楚当地能给予的政策支持,学习先进农业技术、优化管理方式、扩大生产规模。

  创业实战中,古龙逐渐建立起了一个“立体农场”。他先跟着父亲学习为果园除草,为红梅杏树剪枝、施肥、灭治花苞虫。西海固地区常有霜冻,五六月间最频繁,红梅杏树易受其影响减产甚至绝产。他们在果园密集放置并点燃干草堆,用传统“烟熏”的方式为红梅杏树“取暖”。辛苦劳作终于迎来收获期,去年夏季,古龙家近4万斤红梅杏总销售额近7万元。

  2020年打理果园半年后,夏季的草长势飞快,古龙感到除草费时费力。他想到父亲2017年曾养过鸡。“把鸡养在果园里,养殖得当的话,能帮忙除草,鸡粪还可以还田施肥。”于是,他以每只4-5.5元的价格,购入近3000只黑红相间毛色的“青脚麻”鸡苗。

  “现在白天(把鸡)放出去,晚上收回,散养活动量大,生长出的肉质紧实。”古龙给鸡喂玉米、小麦、豆粕及茴香等中药材秸秆,“我养的鸡,特色在于以中药材为饲料,所以称药膳鸡”。

  当地早晚温差大,春秋季多沙尘天气。为防范鸡群患感冒和呼吸道疾病,他给鸡的饮用水中加了姜汤。到了出栏期,他在微信朋友圈发广告,以每只130元的价格推介“现宰现售”的生鲜鸡,没想到各地的好友都私信联系购买,有时候很快就断货了。为了衔接养殖每批药膳鸡,他贷款25万元补购鸡苗和饲料。今年计划将药膳鸡的养殖规模扩大到5万只。

  眼见古龙把红梅杏树和药膳鸡侍弄得妥妥当当,古正锋把果园及30箱蜜蜂交给他,转而在本地打零工,只在古龙需要时,教给他一些养蜂技巧。

  取蜂蜜是个高难度的活儿。曾被蜜蜂蜇得脸肿胳膊肿、得用白酒涂抹患处“消毒”的古龙,如今成了养蜂能手。去年,他养的220箱蜜蜂酿蜜800多斤,售出的600斤有4万多元收益。今年,他的养蜂量增加到300箱,计划收了蜂蜜后用酒曲制作“蜂糖酒酿”。

  “古龙是寨洼村第一个返乡创业的90后,勤劳能干。”村民路永红说,古龙的“立体农场”为数十名村民提供了务工创收的机会,方便妇女就近照顾家庭。每年六七月雨水充沛时,红花两三天能长出一茬,和路永红一起摘红花的工人有五六十人,都是同村的妇女,她们一天能挣120-130元,最多的时候,能收入180-190元。

  回顾5年务农创业经历,古龙说,最艰辛的时候,并不是被蜜蜂蜇,或药膳鸡生病、红梅杏繁忙的采收期,而是返乡后经过一番思想斗争,下定决心扎根西北农村、投身农业创业。

  “当创业真正启动后,我每天的生活挺充实,内心的惶恐自然而然消散了,没有心思再顾虑那么多了。”如今,他有了女朋友,还在原州区贷款买了一套房,准备今年完婚。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焦敏龙

责任编辑:蒋宇骏

首页 | 上一页 1 下一页 | 尾页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敢作敢为 善作善成——“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系列述评之二

新华社北京10月19日电 题:敢作敢为 善作善成——“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系列述评之二  新华社记者胡梦雪  “2024年北京空气PM2.5平均浓度是30.5微克每立方米,比2013年下降65.9%,蓝天成为常态”,今年...

受台风“风神”影响,海南铁路部分进出岛列车停运

央视网消息:据@海南铁路 微博消息,受台风“风神”影响,海南铁路部分进出岛列车停运如下:1.10月20日三亚站始发出岛列车Z8008次停运。2.10月21日进出岛列车全部停运。3.10月22日三亚站始发Z502次停运;海...

台风“风神”将于今天傍晚进入南海 最强可达强热带风暴或台风级

央视网消息:中央气象台10月19日10时继续发布台风蓝色预警:今年第24号台风“风神”(热带风暴级)的中心今天(19日)上午8点钟位于菲律宾吕宋岛上,就是北纬14.0度、东经121.4度,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8级(20米/...

美疾控中心前官员:大幅裁员恐影响疾控中心核心职能

新华社洛杉矶10月15日电(记者谭晶晶)据美国媒体15日报道,今年以来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已有近四分之一员工收到裁员通知。美疾控中心多名前官员表示,大规模裁员将削弱该机构应对公共卫生常规与突发事件的能力,影响其履行保护...

全球妇女峰会对世界妇女事业发展至关重要——访俄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著名专家别拉娅

新华社莫斯科10月16日电 专访|全球妇女峰会对世界妇女事业发展至关重要——访俄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著名专家别拉娅  新华社记者栾海  “我认为全球妇女峰会主席声明所呼吁采取的十项行动充分说明,这是一次里程碑式的盛事,对世...

不满五角大楼采访新规 记者集体打包走人

 新华社北京10月16日电 随着美国国防部有关采访的新规生效,来自至少30家媒体的记者因拒绝签署对新规的知情文件,于15日交还采访证件,清空工作区,离开五角大楼。这是从空中拍摄的美国国防部所在地五角大楼(2020年2月1...

市场监管总局公布十起互联网违法广告典型案例

央视网消息:今年以来,市场监管部门围绕医疗、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金融等重点领域,紧盯直播电商广告、AI生成广告等新兴业态,持续加大互联网广告监管执法力度,切实维护互联网广告市场秩序,有力防范互联网违法广告加剧市场非...

前三季度我国使用商品条码消费品新增1992.2万种

央视网消息: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统计数据,今年前三季度,我国登记使用商品条码的消费品新增1992.2万种,同比增长31.4%,涉及企业29.5万家。我国消费品在2024年同比增长12.5%的基础上,实现持续攀升态势。截...

中国驻美大使呼吁美方回归理性 停止极限施压

新华社纽约10月14日电(记者施春 杨士龙)中国驻美国大使谢锋14日晚在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年度颁奖晚宴上致辞时说,美方应该回归理性,停止极限施压,在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基础上,通过对话解决各自关切,不要再走经贸关系紧张升级...

主动应变市场多元化见效 中国外贸稳中向好“面貌”清晰、抗压能力显现

央视网消息: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同比增长4%,增速逐季加快。9月当月,进出口同比增长8%,增速创年内单月新高。在经济全球化遭遇“逆风逆流”的背景下,中国外贸稳中向好的“面貌”更加清晰,...

2025
06/05
15:43
浏览量: 1599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疯狂的全民经商那个年代》

《疯狂的全民经商那个年代》

志愿服务 护航高考 (1/5)

志愿服务 护航高考 (1/5)

走进墨香四溢的书画梓桐 邂逅灵动笔触的诗意梦境

走进墨香四溢的书画梓桐 邂逅灵动笔触的诗意梦境

广西昭平:加快苍昭高速公路桂江特大桥建设

广西昭平:加快苍昭高速公路桂江特大桥建设

学习谷文昌精神 践行绿色发展 共筑美丽家园

学习谷文昌精神 践行绿色发展 共筑美丽家园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