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乡村振兴 > 乡村人才振兴的安徽农大实践

乡村人才振兴的安徽农大实践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5-05-13 08:59:07 | 点击:705

刚刚过去的2025年“五一”假期,金寨县大湾村党总支书记何家枝格外忙碌,大湾景区日均接待游客最高人次超1万人次,再创历史新高;

在绩溪县食品加工厂内,长安镇下五都村党总支副书记冯文敏将一箱箱臭鳜鱼发往全国,订单量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

含山县三龙养羊专业合作社的羊舍中,三龙村党总支书记裴善权滑动手机屏幕,数字化管理系统实时跳动着湖羊养殖情况的数据……

这些鲜活场景,是安徽农业大学“一村一名大学生”人才培养工程(简称“村大工程”)实施近20年来,在江淮大地播下的“人才种子”,结出来的丰硕果实。

破局:从“人才荒”到“头雁领航”

2000年初,安徽农村面临严峻现实,全省2.5万余个行政村中,大专以上学历的村干部寥寥无几,老龄化严重,发展思路滞后。

“村干部连图纸都看不懂,怎么搞发展?”一位老村支书的无奈,折射出乡村治理的深层困境。

为改变现状,提升农村党员干部的农业经营与管理水平,2007年,安徽省委组织部、安徽省教育厅支持安徽农业大学启动“村大工程”,瞄准“一村一名大学生”目标,为乡村量身定制“学历教育+技能培训+实践孵化”培养模式。

政策设计直击痛点:对村干部实施“单列计划、单独划线、单独录取”,最高降50分录取;课程设置紧扣乡村实际,法律、农业经济、电子商务等专业成热门选择;教学现场从教室延伸到茶园、车间、田间,论文写在振兴一线。

金寨县大湾村党总支书记何家枝便是受益者之一。“过去调解矛盾靠‘面子’,现在得讲法律条文。”她两度走进安农大“村大”课堂,从2009年学习农业技术与管理专科到2022年学习法学本科,将“全域旅游”“全产业链”等概念引入山村。

如今,大湾村5000亩生态茶园年产值超2000万元,茶旅融合带动旅游综合收入突破9000万元。何家枝的学习热情更是感染了全村,大湾村3名村干部通过“村大工程”学习获得大专学历,年轻干部中大专以上学历占比超80%。

蝶变:科技入乡激活产业新动能

在冯文敏的臭鳜鱼加工厂,标准化生产线取代了传统木桶腌制。“过去‘千人千味’,现在靠数据说话!”

这位曾经的“徽菜大师”通过“村大工程”学习现代农业管理,创新古法工艺,攻克标准化生产难题,年销售额突破2000万元。

如今产业发展好,身为长安镇下五都村党总支副书记的冯文敏,带动周边5个乡镇3000多户农民发展竹笋、天麻种植,今年“五一”收购农产品超1000吨,户均增收逾千元。

科技与人才的“双向奔赴”,催生乡村产业裂变。

2018年,面对当时村集体经济薄弱、贫困户众多的困境,在安徽农业大学“村大工程”当地教学点学习了2年的裴善权,把课堂所学化作实践真章,成立含山县三龙养羊专业合作社,从事湖羊养殖,开启了村集体特色养羊之路。

他带领村民建羊舍、引种羊,学习养殖技术,并引入物联网技术打造数字化养殖基地。

如今,合作社湖羊存栏量达3000只,成为远近闻名的养殖示范基地,2023年,村集体增收162万元,脱贫户户均分红达到3500元。“过去凭经验,现在有老师的指导,我们也是迅速发展!”裴善权开心地笑道。

深耕:制度创新打造“终身课堂”

自2007年开始,近20年探索,“村大工程”不断突破边界:从专科到专升本,从村干部到后备力量,从“一次性培养”到“终身教育”。

2013年,“村大工程”升级至“2.0时代”,由省委组织部统筹调学,安徽农业大学因为在工作中取得的突出成效,承担合肥、芜湖、马鞍山等11个地市村干部学历教育工作。为了教育教学更加符合村干部实际,学校在全省建设26个“送教上门”校外教学点,采取线上+线下、学历+技能、学历+创业孵化等多种方式提升育人效果。相关成果获批2014年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2020年,更细化的服务体系上线,专家团队“云端问诊”解决技术难题;田间课堂、大学生“结对子”等创新机制,让无人机操作、直播电商等新技能直达田间。

“学员结业不是终点,而是服务乡村的新起点。”安徽农业大学相关单位负责人介绍,“村大工程”年招生规模也由2014年1400人跃升到2019年超过4000人,2023年更是突破5000人大关,办学范围也由原来的11个市拓展到14个市83个县区,累计招收本专科层次学生4.7万余人次。

2021年,优秀毕业生何家枝作为村党总支书记领取“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奖牌,同年2月,裴善权更是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大家自主学习热情高涨,4.7万名学员中,超过一半的同学在不享受政府资助条件下,愿意自费报名学习。

向阳:乡土人才振兴的“安徽答卷”

从大别山麓到淮河两岸,“村大工程”探索出一条可复制的振兴路径:政府主导搭建平台,高校精准输送智力,人才扎根反哺乡土。它打破了“农村留不住人才”的困局,让“土专家”“田秀才”成长为治理骨干、产业先锋。

如今,这项工程已超越地域界限——其“定制化培养、终身化服务”模式被多地借鉴。荣获2020年国家“终身学习品牌项目”、中国教育在线2021高校服务乡村振兴优秀案例“时代先锋奖”。

站在新起点,安徽农业大学正谋划“村大工程”3.0版本,一代又一代安农人,将接续奋斗、砥砺前行,不断擦亮“村大工程”金字招牌,为江淮大地培养更多乡土人才。

炊烟里的徽风皖韵,正因人才的扎根,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汪源)

责任编辑:蒋宇骏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敢作敢为 善作善成——“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系列述评之二

新华社北京10月19日电 题:敢作敢为 善作善成——“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系列述评之二  新华社记者胡梦雪  “2024年北京空气PM2.5平均浓度是30.5微克每立方米,比2013年下降65.9%,蓝天成为常态”,今年...

受台风“风神”影响,海南铁路部分进出岛列车停运

央视网消息:据@海南铁路 微博消息,受台风“风神”影响,海南铁路部分进出岛列车停运如下:1.10月20日三亚站始发出岛列车Z8008次停运。2.10月21日进出岛列车全部停运。3.10月22日三亚站始发Z502次停运;海...

台风“风神”将于今天傍晚进入南海 最强可达强热带风暴或台风级

央视网消息:中央气象台10月19日10时继续发布台风蓝色预警:今年第24号台风“风神”(热带风暴级)的中心今天(19日)上午8点钟位于菲律宾吕宋岛上,就是北纬14.0度、东经121.4度,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8级(20米/...

美疾控中心前官员:大幅裁员恐影响疾控中心核心职能

新华社洛杉矶10月15日电(记者谭晶晶)据美国媒体15日报道,今年以来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已有近四分之一员工收到裁员通知。美疾控中心多名前官员表示,大规模裁员将削弱该机构应对公共卫生常规与突发事件的能力,影响其履行保护...

全球妇女峰会对世界妇女事业发展至关重要——访俄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著名专家别拉娅

新华社莫斯科10月16日电 专访|全球妇女峰会对世界妇女事业发展至关重要——访俄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著名专家别拉娅  新华社记者栾海  “我认为全球妇女峰会主席声明所呼吁采取的十项行动充分说明,这是一次里程碑式的盛事,对世...

不满五角大楼采访新规 记者集体打包走人

 新华社北京10月16日电 随着美国国防部有关采访的新规生效,来自至少30家媒体的记者因拒绝签署对新规的知情文件,于15日交还采访证件,清空工作区,离开五角大楼。这是从空中拍摄的美国国防部所在地五角大楼(2020年2月1...

市场监管总局公布十起互联网违法广告典型案例

央视网消息:今年以来,市场监管部门围绕医疗、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金融等重点领域,紧盯直播电商广告、AI生成广告等新兴业态,持续加大互联网广告监管执法力度,切实维护互联网广告市场秩序,有力防范互联网违法广告加剧市场非...

前三季度我国使用商品条码消费品新增1992.2万种

央视网消息: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统计数据,今年前三季度,我国登记使用商品条码的消费品新增1992.2万种,同比增长31.4%,涉及企业29.5万家。我国消费品在2024年同比增长12.5%的基础上,实现持续攀升态势。截...

中国驻美大使呼吁美方回归理性 停止极限施压

新华社纽约10月14日电(记者施春 杨士龙)中国驻美国大使谢锋14日晚在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年度颁奖晚宴上致辞时说,美方应该回归理性,停止极限施压,在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基础上,通过对话解决各自关切,不要再走经贸关系紧张升级...

主动应变市场多元化见效 中国外贸稳中向好“面貌”清晰、抗压能力显现

央视网消息: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同比增长4%,增速逐季加快。9月当月,进出口同比增长8%,增速创年内单月新高。在经济全球化遭遇“逆风逆流”的背景下,中国外贸稳中向好的“面貌”更加清晰,...

2025
05/13
08:59
浏览量: 705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疯狂的全民经商那个年代》

《疯狂的全民经商那个年代》

志愿服务 护航高考 (1/5)

志愿服务 护航高考 (1/5)

走进墨香四溢的书画梓桐 邂逅灵动笔触的诗意梦境

走进墨香四溢的书画梓桐 邂逅灵动笔触的诗意梦境

广西昭平:加快苍昭高速公路桂江特大桥建设

广西昭平:加快苍昭高速公路桂江特大桥建设

学习谷文昌精神 践行绿色发展 共筑美丽家园

学习谷文昌精神 践行绿色发展 共筑美丽家园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