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乡村振兴 > 一田双收 江西稻虾共作“钱”景看好

一田双收 江西稻虾共作“钱”景看好

来源:中青网 | 时间:2023-05-04 07:19:10 | 点击:1438

  近年来,江西各地纷纷发展“稻虾共作”产业,实现了“一田双收、生态环保”的双赢局面。小龙虾以养虾环沟水草和稻田杂草为食,其粪便肥田;稻谷收割后,秸秆还田又成了小龙虾优质饵料。一些地方还依托小龙虾走垂钓、观光、体验发展之路,推进农旅融合,实现“一虾多吃”,让小龙虾成为促进强村富民、乡村振兴的大产业。

  小龙虾撑起富民大产业

  “五一”假期期间,驱车走进永修县三角乡,途经昌九快速路,只见道路两旁的万亩稻虾共作基地内,田成方、渠相连、路成网,工人正在忙碌着补充虾苗,现场一片繁忙。

  “基地内的小龙虾已经上市,最近各地需求量很大,现在最大的烦恼是没有货,经常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江西虾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周鑫对记者表示。

  去年,在江西虾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带动下,三角乡稻虾养殖面积达2.2万亩,今年,该乡稻虾养殖面积突破了4.2万亩,三角乡也成了远近闻名的小龙虾养殖大乡。

  稻虾产业的发展,让适宜小龙虾养殖的稻田成了“稀缺资源”,土地流转费用也水涨船高。

  三角乡党委书记涂云竹给记者算了笔账:农户通过土地流转,田租由曾经400多元/亩,水涨船高到700元/亩,通过稻虾共作,每亩田地能增收近3000元。

  “为做好稻虾产业,三角乡自筹资金460余万元,帮助养殖户解决用水、通电、通路等难题,使全乡每一块田都能够达到最佳养殖条件。”涂云竹表示。

  2022年,通过大力发展稻虾共作,三角乡各村村集体收入均突破15万元,最高的两个村达到了50万元,让小龙虾撑起了一个富民的大产业。

  以三角乡为代表,为支持稻虾养殖,永修县专门出台了支持稻虾产业发展方案,迅速推动稻虾种养发展,全县种养面积呈指数增长。

  截至目前,该县连片万亩以上稻虾养殖基地2个,千亩以上稻虾养殖基地10多个,全县稻虾养殖总面积已经达到20万亩,2023年,小龙虾年产量预计可达到3万吨以上,综合产值达15亿元。

  龙虾产业路,带动全民富

  4月29日上午,吉水县大美吉水·清水龙虾品鉴汇千人长桌龙虾宴现场,人山人海,前来品尝清水龙虾美食的群众络绎不绝。龙虾宴的背后,离不开该县大力发展稻虾共作的支撑。

  “吉水县属于赣中地区,高温期长,气候和地理条件很适合小龙虾养殖。现在小龙虾不愁卖,只要养出来就能卖掉。”金晖说。

  金晖原来是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一名教授,教书三十多年之后,2019年,金晖从华中农业大学离职,来到吉水县盘谷镇万亩稻渔产业园,投身于小龙虾养殖。

  在金晖看来,稻虾共作除了要好天好水外,还是一门技术活。“晒田晒多久、上水的水位、什么时候打料、打多少等等都有讲究。”金晖说。

  近年来,除了管理好自己的养殖基地外,金晖还毫无保留地把养殖技术传授给周围的人,带动大家一起致富,杜宜兵就是受益者之一。

  “亏了三四年,今年终于扭亏为盈,我614亩的稻虾共作基地,目前虾苗和成虾收入已达到了两百多万元。”近日,杜宜兵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乐呵呵地说。

  杜宜兵是江西新余人,2019年来到吉水县租地养虾。“吉水的气候很适合养殖小龙虾,前几年由于技术不到家,一直亏本,直到今年,得益于金晖教授的指导,才扭亏为盈。”杜宜兵说。

  金晖和杜宜兵的经历是吉水县发展稻虾共作产业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吉水县加大财政扶持力度,推进稻虾共作发展,打造了良种繁育、标准化稻虾综合种养、交易市场等全产业链条,引领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目前,该县10家稻虾共作企业(合作社)与58个村和1615户农户签订了入股协议,同时还聘请村民到稻渔基地务工,每年增加就业收入1000万元、村集体分红收入125万元、田租收入1200万元。

  让农村有景看、农民有钱赚

  以永修县和吉水县为代表,近年来,稻虾共作在江西各地遍地开花。

  彭泽县依托丰富水资源,聚力调布局、建链条、育品牌,小龙虾产业发展迅猛。全县稻虾共作面积突破15万亩,荣获“中国小龙虾产业十强县”“全国小龙虾全产业链典型县”。

  兴国县通过稻虾共作基地的示范带动,在全县推广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按照“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引导广大农户发展“稻虾共作”种养模式,将稻虾养殖作为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的先手棋。

  会昌县依托当地独特的自然条件,引进企业发展“虾稻共作”生态种养基地,将500亩低产低洼地,变成了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的“聚宝盆”,为当地乡村振兴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一些地方还依托稻虾共作发展乡村旅游,实现了农业园区化、园区景区化、农旅一体化的目标,依托节庆活动,实现一、三产融合。

  丰城市同田乡将低产田进行高标准农田改造,发展以“虾稻共作”为主的综合种养,不仅提升了的土地的利用率,还为当地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支撑,让农村有景看、农民有活干有钱赚。

  “目前,江西和其他省份相比,小龙虾无论面积还是产量都比较少。从另一方面看,小龙虾养殖还有很大的空间,稻虾共作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只要技术普及到位,小龙虾一定大有可为。”金晖说。

责任编辑:杨晴

首页 | 上一页 1 下一页 | 尾页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用热爱点亮别样赛场

  艺术与体育舞蹈类项目  中国队运动员付裕在自由式轮滑男子速度过桩决赛中。  新华社记者 谢剑飞摄  艺术与体育舞蹈类项目  中国队运动员商春松在跑酷女子自由式决赛中。  本报记者 巩 晗摄  球类项目  中国队运动员...

在周原探寻中华文明的光芒

 打开周原这个“月光宝盒”,能窥见中华礼仪之邦的深远河床,看到“中国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价值观和中华民族日用而不觉的文化基因”  不久前,笔者来到周原遗址宫城西北角的考古现场,只见一片繁忙。遗址北侧,一条柏油马路上汽车穿梭...

5倍、34倍,节节攀高!这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答卷”令人瞩目

  央视网消息:“十四五”时期,我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节节攀高,在规模、技术等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十四五”以来,我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交上了一张令人瞩目的答卷。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5G基站数量和2020年相比增长...

绿了山头 富了口袋:石漠化山区的绿色逆袭

央视网消息:贵州安顺市的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曾经是当地石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20年前,这里土地贫瘠、生态恶劣;20年后的今天,当地发生了哪些变化呢,跟随记者一起去看看。夏末秋初,在关岭自治县一处陡坡上,村民们正在采摘...

新研究:木质素具有广谱抗病毒抗菌作用

  新华社赫尔辛基8月12日电(记者朱昊晨 徐谦)木质素是一种广泛存在于陆地植物细胞壁中的复杂聚合物,也是木材工业的重要副产品。芬兰一项新研究显示,木质素具有广谱抗病毒和抗细菌作用,并有望成为涂料、包装材料或消毒产品等领...

让历史文脉与青春潮流同频共振 河南文旅解锁“时尚”一面

 中新网郑州8月13日电 (记者 刘鹏)甲骨文元素服装与洛邑古城汉服走秀交相辉映;太极与街舞跨界融合……12日晚,“潮起中原时尚河南”主题宣传推广活动在河南郑州市阜民里文化街区启幕。本次活动通过“城巷里的河南”“诗词里的...

探秘周原遗址的“三重城”(赓续历史文脉·考古故事)

  周原遗址出土的甲骨。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  周原遗址发掘现场。李梦然摄  种建荣在周原考古发掘现场。受访者供图  考古队员在进行考古发掘。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  人物小传  种建荣,1972年生,陕西渭南人,陕西省考...

特色文旅标签再上“新” 经典IP“链”接新场景撬动暑期消费新热力

  央视网消息:暑期以来,在山东蓬莱阁景区,新建的“八仙过海”索道成了游客们新的打卡地。索道将蓬莱阁古建筑群和老北山景区空中相连,游客轻松惬意地乘坐在清凉的吊厢中,可以360度赏山海胜景。  过了索道,登上老北山景区,远...

田间课堂炼真功 “六干”精耕赋能 “豆”志昂扬绘就共富新图景

——2025年全省粮油专题“大豆生产班”培训在浙江淳安举行      每日新闻网浙江讯 (胡宏伟 通讯员:杨佩贞 戴春)   为深入贯彻乡村振兴战略,筑牢粮食安全根基,落实浙江省农业农村厅2

@职场新人 这里有一份你需要学习的社保问答

职场新人们  关于社保的知识你了解得足够多吗?   今年刚刚大学毕业的小纯,上个月入职了一家会展公司,担任设计工作。听已经工作多年的学姐学长们说,进入职场和之前的校园生活是截然不同的,不但要努力工作赚钱,还要关注自己的社...

2023
05/04
07:19
浏览量: 1438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疯狂的全民经商那个年代》

《疯狂的全民经商那个年代》

志愿服务 护航高考 (1/5)

志愿服务 护航高考 (1/5)

走进墨香四溢的书画梓桐 邂逅灵动笔触的诗意梦境

走进墨香四溢的书画梓桐 邂逅灵动笔触的诗意梦境

广西昭平:加快苍昭高速公路桂江特大桥建设

广西昭平:加快苍昭高速公路桂江特大桥建设

学习谷文昌精神 践行绿色发展 共筑美丽家园

学习谷文昌精神 践行绿色发展 共筑美丽家园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