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乡村振兴 > 驻村第一书记奋勇破局:将青春力量注入乡村发展

驻村第一书记奋勇破局:将青春力量注入乡村发展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5-05-07 14:53:54 | 点击:531

走进安顺市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板当镇翠河村,映入眼帘的是美丽蜿蜒的翠河、颇有特色的“太空舱”民宿、古香古色的壁画、如同油画般的小桥流水,作为“乡村振兴示范点”,一幅美丽的新农村画卷徐徐展开。

村里来了个年轻人

1995年出生的柳林均,2021年研究生毕业通过校招进入贵州电网信息中心。2023年4月,柳林均正在前往重庆的高铁上准备参加第二天的博士入学面试,当他看到派驻驻村干部的通知时,一腔热血涌上心头,在高铁上就报了名,并通过层层审核成为了贵州电网派驻翠河村的驻村干部。半年后,翠河村驻村第一书记期满离任,有想法、有冲劲、心思细腻的柳林均被“委以重任”,成为翠河村新一任驻村第一书记。

翠河村全村508户2128人的户籍人口里,仅有约1000左右的常住人口,村民的收入主要依靠外出务工和种植农作物,2023年的村集体收入为零。

听说村里来了个年轻人,村民们很好奇,有的村民嘀咕:“听说这个驻村干部才20多岁,也不知道靠不靠谱?”

面对质疑,柳林均信念坚定,深知这是基层工作的必然挑战,按照“一宣六帮”的工作指引,每个月他都要走访村里的115户脱贫户。“我是村里新来的驻村干部柳林均,是电网公司派来的,老人家你家里的劳动力现在都在哪里务工啊?”柳林均第一次到王大光家里时询问道,65岁的王大光一脸茫然说:“电网公司收电费吗?我家好像没有欠费,也没有断电啊?”柳林均前3次到王大光家里,都没和老人家取得信任,直到第4次到王大光家里,帮他做农活后,他才慢慢放下戒备心,告诉柳林均家里的困难。“不能以平常工作中的说话方式与村民打交道,要把村民当成家人,要说家常话。”柳林均和记者分享了他的驻村心得。

随着走访的频次增多,当地政府和老百姓都知道翠河村来了一个年轻人,是板当镇里最年轻的驻村干部,亲切地称呼他“小柳书记”。

探寻产业破局

柳林均踏进翠河村发现,因为翠河是水源保护地,养殖无法开展,且由于时常会面临水位上涨的问题,很多沿河的土地也不能用于种植,之前尝试种植过蓝莓等,但都以失败告终。这个平常负责各种数字化应用建设和运维工作的年轻人,如今面临的是翠河村如何破局,走向乡村振兴之路。

既然常规的养殖、种植无法开展,怎么破局?柳林均到村里走访两个月,了解整体情况后,一直想不出适合翠河村的产业......

直到2023年6月,翠河村月牙湾民宿正式开业,当天就吸引到了3000多名游客到村子里,其中不乏很多电车车主。柳林均认为民宿的开业是带动产业发展的机会,在经过充分的调研和论证后,柳林均向贵州电网申请了55万元建设光伏发电、太阳能路灯和充电桩项目。光伏发电建设在村委会和部分居民的房顶上,为村民增创收益,太阳能路灯和充电桩修建在民宿附近,吸引更多游客入住。

“这条路本就坡陡路滑,对于我这个老头子来说走起来十分费劲,现在装了太阳能路灯,傍晚做完农活回家再也不怕看不清路了。”村民杨安全说。

翠河村是安顺市乡村振兴示范点,柳林均心想,贵州电网每年都有很多党团培训,可以将翠河村作为体验式培训的其中一个环节,通过培训带动当地村民增收。他牵头设计贵州电网紫云帮扶点党员培训路线,组织培训5次,参加人数超400人次,也是贵州电网第一条党团培训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的线路。

2024年翠河村村集体收入为12万,实现村集体收入0的突破,2025年屋顶光伏投运后预计每年将增加3.2万元的收入,并且将持续长达20年。

厚植为民情怀

“小伙子,你又来啦,村委会给我的蜂箱最近繁殖的蜜蜂越来越多了,到收取蜂蜜的时候应该能有一笔不错的收入!”翠河村监测户韦以忠见到柳林均时笑眯眯地说。翠河村有5家监测户,都是村委会需要特别关注和帮扶的。韦以忠就是其中一家,他家里有一个年迈的父亲和一个生活不能自理的儿子需要照顾,无法离家务工。柳林均了解情况后就把镇里分配的蜂箱给了韦以忠,让他在留村照顾家人的同时还有收入来源。

四年级的于德馨家是脱贫户,家里只有务工的爷爷奶奶,柳林均到于德馨家走访时,只有她一个人在家写作业,“牛是我的好伙伴,从来不会拱我,但是鸡会啄我,我每天都会喂它们。”于德馨开心地向柳林均介绍。这温馨的画面瞬间触动了柳林均,他没想到小小年纪的于德馨居然熟悉地干着农活,承担着家里的重担,他也萌生了在任期结束后想要资助于德馨的想法。

像韦以忠、于德馨这样的监测户、脱贫户共有115户,柳林均每个月都会进行走访、送教上门,开展务工返岗宣传、核实全村脱贫人口跨省务工一次性交通补助、收集核实脱贫人口数据、发放慰问物资等,还邀请同事与村民共同开展“村BA”篮球赛,挖红薯比赛、摘辣椒体验等活动,把村民当作家里人,把村民的事当作自己的事。

柳林均的驻村任期将于2025年5月到期,柳林均已把这两年的3本民情日记和数十本项目资料归纳装档、整理成册,还特意标注了注意事项,准备交接给下一任驻村第一书记。他说:“从书本到田间,从机柜旁到河坎边,我完成了一次人生中最重要的成长。”他用两年时间在翠河村这片土地上注入了青春力量、写下了实干担当。(施成利)

责任编辑:蒋宇骏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用热爱点亮别样赛场

  艺术与体育舞蹈类项目  中国队运动员付裕在自由式轮滑男子速度过桩决赛中。  新华社记者 谢剑飞摄  艺术与体育舞蹈类项目  中国队运动员商春松在跑酷女子自由式决赛中。  本报记者 巩 晗摄  球类项目  中国队运动员...

在周原探寻中华文明的光芒

 打开周原这个“月光宝盒”,能窥见中华礼仪之邦的深远河床,看到“中国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价值观和中华民族日用而不觉的文化基因”  不久前,笔者来到周原遗址宫城西北角的考古现场,只见一片繁忙。遗址北侧,一条柏油马路上汽车穿梭...

5倍、34倍,节节攀高!这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答卷”令人瞩目

  央视网消息:“十四五”时期,我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节节攀高,在规模、技术等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十四五”以来,我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交上了一张令人瞩目的答卷。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5G基站数量和2020年相比增长...

绿了山头 富了口袋:石漠化山区的绿色逆袭

央视网消息:贵州安顺市的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曾经是当地石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20年前,这里土地贫瘠、生态恶劣;20年后的今天,当地发生了哪些变化呢,跟随记者一起去看看。夏末秋初,在关岭自治县一处陡坡上,村民们正在采摘...

新研究:木质素具有广谱抗病毒抗菌作用

  新华社赫尔辛基8月12日电(记者朱昊晨 徐谦)木质素是一种广泛存在于陆地植物细胞壁中的复杂聚合物,也是木材工业的重要副产品。芬兰一项新研究显示,木质素具有广谱抗病毒和抗细菌作用,并有望成为涂料、包装材料或消毒产品等领...

让历史文脉与青春潮流同频共振 河南文旅解锁“时尚”一面

 中新网郑州8月13日电 (记者 刘鹏)甲骨文元素服装与洛邑古城汉服走秀交相辉映;太极与街舞跨界融合……12日晚,“潮起中原时尚河南”主题宣传推广活动在河南郑州市阜民里文化街区启幕。本次活动通过“城巷里的河南”“诗词里的...

探秘周原遗址的“三重城”(赓续历史文脉·考古故事)

  周原遗址出土的甲骨。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  周原遗址发掘现场。李梦然摄  种建荣在周原考古发掘现场。受访者供图  考古队员在进行考古发掘。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  人物小传  种建荣,1972年生,陕西渭南人,陕西省考...

特色文旅标签再上“新” 经典IP“链”接新场景撬动暑期消费新热力

  央视网消息:暑期以来,在山东蓬莱阁景区,新建的“八仙过海”索道成了游客们新的打卡地。索道将蓬莱阁古建筑群和老北山景区空中相连,游客轻松惬意地乘坐在清凉的吊厢中,可以360度赏山海胜景。  过了索道,登上老北山景区,远...

田间课堂炼真功 “六干”精耕赋能 “豆”志昂扬绘就共富新图景

——2025年全省粮油专题“大豆生产班”培训在浙江淳安举行      每日新闻网浙江讯 (胡宏伟 通讯员:杨佩贞 戴春)   为深入贯彻乡村振兴战略,筑牢粮食安全根基,落实浙江省农业农村厅2

@职场新人 这里有一份你需要学习的社保问答

职场新人们  关于社保的知识你了解得足够多吗?   今年刚刚大学毕业的小纯,上个月入职了一家会展公司,担任设计工作。听已经工作多年的学姐学长们说,进入职场和之前的校园生活是截然不同的,不但要努力工作赚钱,还要关注自己的社...

2025
05/07
14:53
浏览量: 531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疯狂的全民经商那个年代》

《疯狂的全民经商那个年代》

志愿服务 护航高考 (1/5)

志愿服务 护航高考 (1/5)

走进墨香四溢的书画梓桐 邂逅灵动笔触的诗意梦境

走进墨香四溢的书画梓桐 邂逅灵动笔触的诗意梦境

广西昭平:加快苍昭高速公路桂江特大桥建设

广西昭平:加快苍昭高速公路桂江特大桥建设

学习谷文昌精神 践行绿色发展 共筑美丽家园

学习谷文昌精神 践行绿色发展 共筑美丽家园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