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乡村振兴 > 4人接力帮扶 落后小山村走上乡村振兴路

4人接力帮扶 落后小山村走上乡村振兴路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4-11-14 13:41:09 | 点击:413

“沙沙沙......”在资阳市乐至县万斤沟村,一粒粒金色的麦种从播种机上飞洒进田间,种粮大户陈仁见驾驶播种机忙碌其间。如今的万斤沟村,道路平坦宽阔,产业蓬勃发展,村民们安居乐业,正大步迈向现代化新农村的康庄大道。

“烟草公司派驻的4位书记,让万斤沟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曾经因沿山沟而居、出行不便得名的万斤沟村,如今水、电、气、网、路全通到每家每户,道路全部硬化。”村党支部书记罗正胜感慨万千,他既是这一变迁的见证者,也是参与者。而这一切,要从8年前说起。

2016年,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资阳市乐至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的张盛刚成为首任脱贫攻坚驻村干部,派驻至万斤沟村。

初到之时,望着泥泞的村路与土瓦房的村办公室,他深感责任重大。驻村期间,他频繁穿梭于泥泞村道,深入了解村情民意,积极与政府沟通衔接帮扶政策,并全力向帮扶单位资阳烟草争取资金用于修路。

万斤沟村修建村道。资阳市乐至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供图

听闻村里要修路,村民们热情高涨,纷纷主动请缨:“张书记,听说我们村要修路了,我报名出份力。”

随后,立项、审批、征地、勘察、设计、招投标、施工等一系列工作有序推进。

在张盛刚的推动下,一条条崭新的水泥路在万斤沟村延伸开来,为农户输送着致富的养分。

在村两委的努力下,万金沟村修建社道水泥路4.05公里、生产作业道3.68公里,为91户贫困户和44户非贫困户修建了入户路、入院路和入户小板路,村办公室、农家小院与广袤田园被新建道路紧密相连,交通的便捷极大提升了村民生产经营效率、办事效率,也让幸福生活触手可及。

2018年,杨军接力张盛刚,投身脱贫攻坚工作。走在干净宽阔的村道,触摸着崭新的办公楼,他深知自己肩负的使命。

“路通了,经济作物能运出去了。”杨军与村两委干部深入田间、集市调研,最终选定市场前景广阔的耙耙柑和爱媛作为集体经济作物重点发展。

在帮扶单位支持下,他们争取资金以集体经济形式承包470亩土地种植。村民们由此获得新工作岗位与收入来源,集体经济不断壮大。

然而,新问题随之而来,村民物质生活改善了,但生活习惯却依旧落后。

杨军在超市购物时受积分兑换启发,在村办公室楼下开设“幸福超市”。

万金沟村村民在幸福超市开展积分换购活动。资阳市乐至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供图

“这个超市不卖东西,只换东西,你们每天打扫庭院、马路、参与公共服务等,都能获得积分,用积分就能换超市里的东西。”这一积分制度迅速传开,村民们纷纷踊跃参与庭院、马路、公共设施打扫,尊老爱幼、互帮互助之风盛行,成为村里一道亮丽风景。

2021年,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之际,袁刚接过乡村振兴驻村接力棒。初到村上,他目睹干净整洁、路灯林立的村道以及洋溢幸福的村民,由衷感叹乡村之巨变。

驻村期间,他深入村民家中了解村情民意,扎实做好疫情防控等工作。当发现村民夜晚娱乐方式单一,除看电视、玩手机就是“压马路”时,他意识到村民精神生活的匮乏,遂将此作为工作重点。

在帮扶单位支持下,争取“幸福资金”修建“百姓大舞台”,采购便携式“广场舞”音响设备,帮扶单位还捐赠图书建立农民夜校图书馆,村民精神生活从此丰富多彩。

万金沟村村民开展文娱活动。资阳市乐至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供图

2023年,国家加大撂荒地整治力度,守牢粮食安全底线。蒋荣华作为乐至县烟草专卖局驻村第四代“传人”来到万斤沟村。

当时,虽有集体经济作物,但因青壮年外出务工,大片基本农田撂荒。正当蒋荣华为撂荒地治理发愁时,村民陈仁见因外出务工困难有回乡创业想法前来咨询。

此后,蒋荣华与陈仁见奔走于田间地头、村民家中与政府办公室,帮其寻找承包土地、办理转包事宜、了解政策。

在蒋荣华助力下,陈仁见承包660亩土地,争取种粮政策,种植水稻和小麦。

蒋荣华还引入现代农业管理模式,与无人机灌溉团队合作,通过建模,原本需20余人几天完成的工作,无人机一天即可完成。播种、施肥、收割皆由机械作业,万斤沟村迈入现代农业行列。

陈仁见与无人机团队准备撒肥工作。资阳市乐至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供图

陈仁见承包土地一年产粮900吨、产值约200万元,为60余名村民创造就业岗位,人均年收入增加1万元左右。

陈仁见的成功吸引更多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已有5人在蒋荣华帮助下回村承包土地种粮,他们对运用现代化技术种植满怀信心。

四代书记,一脉相承,他们用智慧与汗水浇灌着万斤沟村这片土地,让曾经贫困落后的小山村,逐步蜕变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现代化新农村,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继续书写着浓墨重彩的华丽篇章。(方禧贝、骆浩宇、王娟、杨喜平)

责任编辑:蒋宇骏“沙沙沙......”在资阳市乐至县万斤沟村,一粒粒金色的麦种从播种机上飞洒进田间,种粮大户陈仁见驾驶播种机忙碌其间。如今的万斤沟村,道路平坦宽阔,产业蓬勃发展,村民们安居乐业,正大步迈向现代化新农村的康庄大道。

“烟草公司派驻的4位书记,让万斤沟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曾经因沿山沟而居、出行不便得名的万斤沟村,如今水、电、气、网、路全通到每家每户,道路全部硬化。”村党支部书记罗正胜感慨万千,他既是这一变迁的见证者,也是参与者。而这一切,要从8年前说起。

2016年,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资阳市乐至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的张盛刚成为首任脱贫攻坚驻村干部,派驻至万斤沟村。

初到之时,望着泥泞的村路与土瓦房的村办公室,他深感责任重大。驻村期间,他频繁穿梭于泥泞村道,深入了解村情民意,积极与政府沟通衔接帮扶政策,并全力向帮扶单位资阳烟草争取资金用于修路。

万斤沟村修建村道。资阳市乐至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供图

听闻村里要修路,村民们热情高涨,纷纷主动请缨:“张书记,听说我们村要修路了,我报名出份力。”

随后,立项、审批、征地、勘察、设计、招投标、施工等一系列工作有序推进。

在张盛刚的推动下,一条条崭新的水泥路在万斤沟村延伸开来,为农户输送着致富的养分。

在村两委的努力下,万金沟村修建社道水泥路4.05公里、生产作业道3.68公里,为91户贫困户和44户非贫困户修建了入户路、入院路和入户小板路,村办公室、农家小院与广袤田园被新建道路紧密相连,交通的便捷极大提升了村民生产经营效率、办事效率,也让幸福生活触手可及。

2018年,杨军接力张盛刚,投身脱贫攻坚工作。走在干净宽阔的村道,触摸着崭新的办公楼,他深知自己肩负的使命。

“路通了,经济作物能运出去了。”杨军与村两委干部深入田间、集市调研,最终选定市场前景广阔的耙耙柑和爱媛作为集体经济作物重点发展。

在帮扶单位支持下,他们争取资金以集体经济形式承包470亩土地种植。村民们由此获得新工作岗位与收入来源,集体经济不断壮大。

然而,新问题随之而来,村民物质生活改善了,但生活习惯却依旧落后。

杨军在超市购物时受积分兑换启发,在村办公室楼下开设“幸福超市”。

万金沟村村民在幸福超市开展积分换购活动。资阳市乐至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供图

“这个超市不卖东西,只换东西,你们每天打扫庭院、马路、参与公共服务等,都能获得积分,用积分就能换超市里的东西。”这一积分制度迅速传开,村民们纷纷踊跃参与庭院、马路、公共设施打扫,尊老爱幼、互帮互助之风盛行,成为村里一道亮丽风景。

2021年,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之际,袁刚接过乡村振兴驻村接力棒。初到村上,他目睹干净整洁、路灯林立的村道以及洋溢幸福的村民,由衷感叹乡村之巨变。

驻村期间,他深入村民家中了解村情民意,扎实做好疫情防控等工作。当发现村民夜晚娱乐方式单一,除看电视、玩手机就是“压马路”时,他意识到村民精神生活的匮乏,遂将此作为工作重点。

在帮扶单位支持下,争取“幸福资金”修建“百姓大舞台”,采购便携式“广场舞”音响设备,帮扶单位还捐赠图书建立农民夜校图书馆,村民精神生活从此丰富多彩。

万金沟村村民开展文娱活动。资阳市乐至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供图

2023年,国家加大撂荒地整治力度,守牢粮食安全底线。蒋荣华作为乐至县烟草专卖局驻村第四代“传人”来到万斤沟村。

当时,虽有集体经济作物,但因青壮年外出务工,大片基本农田撂荒。正当蒋荣华为撂荒地治理发愁时,村民陈仁见因外出务工困难有回乡创业想法前来咨询。

此后,蒋荣华与陈仁见奔走于田间地头、村民家中与政府办公室,帮其寻找承包土地、办理转包事宜、了解政策。

在蒋荣华助力下,陈仁见承包660亩土地,争取种粮政策,种植水稻和小麦。

蒋荣华还引入现代农业管理模式,与无人机灌溉团队合作,通过建模,原本需20余人几天完成的工作,无人机一天即可完成。播种、施肥、收割皆由机械作业,万斤沟村迈入现代农业行列。

陈仁见与无人机团队准备撒肥工作。资阳市乐至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供图

陈仁见承包土地一年产粮900吨、产值约200万元,为60余名村民创造就业岗位,人均年收入增加1万元左右。

陈仁见的成功吸引更多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已有5人在蒋荣华帮助下回村承包土地种粮,他们对运用现代化技术种植满怀信心。

四代书记,一脉相承,他们用智慧与汗水浇灌着万斤沟村这片土地,让曾经贫困落后的小山村,逐步蜕变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现代化新农村,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继续书写着浓墨重彩的华丽篇章。(方禧贝、骆浩宇、王娟、杨喜平)

责任编辑:蒋宇骏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民生一件事丨缓解“一座难求”,各地图书馆使出“暖心招”!服务升级提升读者体验

央视网消息:数据显示,去年,全国公共图书馆到馆人次比五年前增加了4.4亿,增长49%。走进图书馆的人越来越多,但图书馆的空间是不变的,图书馆里一座难求的现象也随之而来。这个问题怎么解决?民生一件事,接下来就来关注。具体来...

勘查成果丰硕 今年我国新发现矿产地超80处

记者今天(23日)从中国矿业联合会了解到,今年我国矿产勘查取得丰硕成果,新发现矿产地80处以上,其中大中型占比70%左右。预计新增探明地质储量约25亿吨矿石当量,同比增长20%左右。  其中,我国锂矿勘查成果全球领先,中...

美联航客机巡航途中风挡破裂 或因撞上气象气球

美国联合航空公司一架客机上周在巡航途中风挡玻璃突然破裂,不得不紧急降落。多家媒体21日报道,初步调查显示,这或许是因为飞机撞上了气象气球。  据美联社报道,这架波音737 MAX客机16日从美国丹佛起飞,载着134名乘客...

下党乡有个“十八栋村”

湖南湘西有个十八洞村,福建宁德有个“十八栋村”。  雾绕在山尖,路挂在山腰,十八栋农屋,依偎在大山的“褶皱”里。“十八栋村”是宁德寿宁县下党乡碑坑山村的别称。  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曾九到寿宁、三进下党。那时的路,...

金秋十月“丰”景如画​ 机械化提质增效奏响现代农业“奋进曲”

央视网消息:三春不如一秋忙,在黑龙江双鸭山市,秋粮收获已超九成,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在饶河县金浪翻滚的田野间,收割机轰鸣声此起彼伏、一片忙碌。此时,运粮车已等在田边,收获的粮食将第一时间送往集中晾晒场进行晾晒。饶河县赫津...

可检测43种非食用物质!市场监管总局发布6项食品非法添加物质检验方法

央视网消息:据市说新语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日,市场监管总局批准发布《食品中坎地沙坦酯、拉西地平、阿齐沙坦的测定》等6项食品非法添加物质检验方法。  此次发布的6项检验方法可检测43种非食用物质,包括坎地沙坦酯等28种降压药...

敢作敢为 善作善成——“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系列述评之二

新华社北京10月19日电 题:敢作敢为 善作善成——“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系列述评之二  新华社记者胡梦雪  “2024年北京空气PM2.5平均浓度是30.5微克每立方米,比2013年下降65.9%,蓝天成为常态”,今年...

受台风“风神”影响,海南铁路部分进出岛列车停运

央视网消息:据@海南铁路 微博消息,受台风“风神”影响,海南铁路部分进出岛列车停运如下:1.10月20日三亚站始发出岛列车Z8008次停运。2.10月21日进出岛列车全部停运。3.10月22日三亚站始发Z502次停运;海...

台风“风神”将于今天傍晚进入南海 最强可达强热带风暴或台风级

央视网消息:中央气象台10月19日10时继续发布台风蓝色预警:今年第24号台风“风神”(热带风暴级)的中心今天(19日)上午8点钟位于菲律宾吕宋岛上,就是北纬14.0度、东经121.4度,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8级(20米/...

美疾控中心前官员:大幅裁员恐影响疾控中心核心职能

新华社洛杉矶10月15日电(记者谭晶晶)据美国媒体15日报道,今年以来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已有近四分之一员工收到裁员通知。美疾控中心多名前官员表示,大规模裁员将削弱该机构应对公共卫生常规与突发事件的能力,影响其履行保护...

2024
11/14
13:41
浏览量: 413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疯狂的全民经商那个年代》

《疯狂的全民经商那个年代》

志愿服务 护航高考 (1/5)

志愿服务 护航高考 (1/5)

走进墨香四溢的书画梓桐 邂逅灵动笔触的诗意梦境

走进墨香四溢的书画梓桐 邂逅灵动笔触的诗意梦境

广西昭平:加快苍昭高速公路桂江特大桥建设

广西昭平:加快苍昭高速公路桂江特大桥建设

学习谷文昌精神 践行绿色发展 共筑美丽家园

学习谷文昌精神 践行绿色发展 共筑美丽家园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