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每日要闻 > 坐秋望夏说饭碗:来自“大国粮仓”的报告

坐秋望夏说饭碗:来自“大国粮仓”的报告

来源:中国网 | 时间:2024-05-17 08:56:10 | 点击:15910

每日新闻网讯:据中国网 作为全年粮食“大头”,秋粮收购以近年来新高顺利结束;以口粮为主的夏粮有望再度丰收,主产省份仓容、资金准备充分……最新数据表明,2024年“中国饭碗”仍将端得牢牢,科技创新赋能让仓储设备日趋智能绿色,“大国粮仓”正为万家餐桌提供安全健康保障。

秋粮入库超2亿吨,粮食“大头”稳如山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15日宣布,2023年度秋粮旺季收购顺利收官,收购总量创近年新高。

秋粮主要包括中晚籼稻、粳稻、大豆和玉米,旺季收购期一般分别于1月底、2月底、3月底、4月底结束。秋粮收购占全年粮食收购量四分之三,品种多、范围广、数量大,是全年粮食收购工作重中之重。

“2023年度全国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秋粮超2亿吨,创2016年玉米收储制度改革以来新高。其中,玉米收购量达1.35亿吨,同比增加520万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副局长秦玉云说。

作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我国从2016年起推动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切实保护种粮农民利益,改进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

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作为全年粮食收购“大头”,秋粮“入库为安”具有重大意义。

夏粮预计入库7000万吨左右,有仓有钱保“口粮”

立夏已过,芒种在望。夏粮是全年粮食生产第一季,夏粮的“大头”是作为口粮的小麦。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当前北方冬小麦正在灌浆,距大面积收获只有约半个月。

今年以来,按照稳面积、增单产的要求,各地有力有序推进春耕生产。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显示,冬小麦和冬油菜种植面积稳中有增,苗情长势好于去年和常年,如后期不发生大的自然灾害,将再获丰收。

5月15日,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郯城街道陵坡村村民查看小麦长势。新华社发(张春雷摄)

“预计夏粮旺季收购量7000万吨左右,较去年略有增加,其中小麦6300万吨左右。”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储备司副司长唐成说,预计各地小麦开秤价格大体在每斤1.25元至1.35元,早籼稻在每斤1.3元至1.35元,高于小麦每斤1.18元、早籼稻每斤1.27元的最低收购价格水平,大范围启动托市收购的可能性不大。

据调度,河北、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等6个小麦主产省共准备小麦仓容近8000万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初步安排夏粮收购资金1100亿元……

“各地收购仓容充足,收购资金到位,物流运输通畅,市场秩序良好,为保障夏粮收购顺利开展打下良好基础。”唐成说。

“大国粮仓”:智能、绿色通往万家餐桌

“天下粮仓”要殷实,更要保鲜、节粮、减损、降碳,做好仓储科技文章,才能更好地打赢粮食收购战,端好“中国饭碗”。

通过加大投入力度,推进仓储设施建设,目前我国基本形成与粮食生产、储备和流通相适应的粮食收储保障体系。目前全国粮食标准仓房完好仓容超7亿吨,较2014年增长36%。

“十四五”以来,国家新建和改造升级仓容超6500万吨,粮仓绿色储粮功效和性能不断升级。蓆茓囤、露天垛等落后储粮形态已基本淘汰。

目前,全球粮食仓储的平均温差在2℃-3℃。中粮研发的智能化成品粮低温立体仓储技术,将这一指标压缩至1℃以内,目前已在江苏无锡国家粮食储备库投入应用。

“这项技术可以根据不同的粮食品种调节库内温度,在节能减排的同时,保证成品粮的食味品质与营养价值。”中粮科工仓储物流部常务副总经理张福钊对记者说,以大米为例,在保障食味品质的同时,可将储备周期延长1倍,并可增加50%以上的储存量,就像“平房变楼房”,还可以节约三分之二以上人工。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安全仓储与科技司司长周冠华说,截至2023年末,全国共有低温准低温储粮仓容2亿吨、气调储粮仓容5500万吨;国有粮库储粮周期内综合损失率控制在1%的合理范围内。在确保粮食数量安全同时,保质保鲜水平进一步提升。

记者:王立彬

编辑:王乃水

【责任编辑:刘维佳】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李强会见新加坡代总统张赞成

  当地时间10月26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新加坡总统府会见新加坡代总统张赞成。  新华社记者 高 洁摄  本报新加坡10月26日电 (记者王迪、白元琪)当地时间10月26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新加坡总统府会见新加坡代总统张...

我国成功发射高分十四号02星 (1/2)

  每日新闻网讯:10月26日11时55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高分十四号02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新华社发(王胤杰 摄)

李成钢:中美就稳妥解决多项重要经贸议题形成初步共识

当地时间10月25日至26日,中美双方在吉隆坡举行经贸磋商。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李成钢在磋商结束后对中外媒体记者表示,双方就妥善解决彼此关注的多项重要经贸议题形成初步共识,下一步将履行各自国内批准程序。  ...

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 习近平主持并发表重要讲话

征求对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意见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习近平主持并发表重要讲话李强王沪宁蔡奇丁薛祥出席  中共中央8月27日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

习近平致电祝贺帕斯当选玻利维亚总统

10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致电帕斯,祝贺他当选多民族玻利维亚国总统。  习近平指出,中国和玻利维亚是好朋友、好伙伴。建交40年来,中玻关系始终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双方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相互理解和支持,各领...

船舶内装100%国产化 我国首艘自研大型出口双燃料客滚船交付

记者从中船集团获悉,今天(10月23日),由广船国际建造的我国首艘自研大型出口双燃料客滚船在广州南沙交付。  今天交付的双燃料客滚船可使用燃油和更清洁的液化天然气作为动力,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全船共12层甲板,配备...

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张升民简历

新华社北京10月23日电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张升民简历  张升民,男,汉族,1958年8月生,陕西武功人,1978年2月入伍,1979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  现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新疆哈密:“为人民服务”航标区域草地被破坏案件涉事2人依法接受处罚

央视网消息:据“新疆发布”公众号消息,10月23日,哈密市伊州区林业和草原局发布关于“为人民服务”航标区域草地被破坏案件行政处罚情况的通报。哈密市伊州区沁城乡“为人民服务”航标区域草地遭破坏一案,伊州区林业和草原局已办理...

美政府“停摆”三周整 食品救济摊位前排起长队

当地时间21日,美国联邦政府“停摆”已经整整三周。当天,记者在华盛顿特区一处救济点看到,被拖欠工资的联邦雇员排起了延伸数十米的长队,领取免费食品以解“燃眉之急”。  首都地区食品银行日前宣布,将从本周起为联邦雇员及合同工...

塞尔维亚首都发生枪击和纵火事件 武契奇发表讲话

当地时间10月22日,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国民议会大厦前发生枪击和纵火事件,造成一人受伤。伤者已被送往医院接受救治。  目前,一名犯罪嫌疑人已被逮捕。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随后发表讲话称,该事件是严重的恐怖主义行为。(总台...

2024
05/17
08:56
浏览量: 15910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出征

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出征

广东广州: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正式向公众开放

广东广州: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正式向公众开放

党和国家领导人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

党和国家领导人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

习近平会见美国工商界和战略学术界代表

习近平会见美国工商界和战略学术界代表

元首外交丨从中贝关系看中国对非真实亲诚理念

元首外交丨从中贝关系看中国对非真实亲诚理念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