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每日要闻 > 一见·时隔一月,总书记再次考察“为基层减负”

一见·时隔一月,总书记再次考察“为基层减负”

来源:人民网 | 时间:2024-04-24 15:00:17 | 点击:7526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国家安。抓好基层治理现代化这项基础性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

从乡村到社区,深入基层步履不停,视线始终关注“为基层减负”。

1个月前,湘北的港中坪村,总书记嘱托“持之以恒抓好这项工作”。4月22日,山城重庆,九龙坡区民主村社区,总书记再次强调:“为基层减负要明确权责,不能什么事都压给基层,基层该承担哪些工作,要把职责事项搞清楚。”

时针回拨。

5年前,同是4月,也在重庆,调研脱贫攻坚。总书记指出:“要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让基层干部从繁文缛节、文山会海、迎来送往中解脱出来。”那一年,是党中央确定的“基层减负年”。

减负赋能,治理提效,5年攻坚,见韧性,显实效,有思考。

这是来自基层的呼声。

“开不完的会议、填不完的表格、迎不完的检查”,一度是部分基层干部的疲态写照。

2018年,一份反映基层干部工作和心理负担重的材料递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案头。

“这种状况必须改变!”7月,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随后又于当年8月、12月接连作出重要指示,严肃指出下去督查的太多,检查考核过多过频,基层不堪负担,明确要求解决一些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

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和为基层减负,统筹谋划、一体推进,成为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实践。

更深的思虑,是党的十九大后,习近平总书记敏锐察觉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整治‘四风’中并没有真正压下去,甚至成为侵蚀党的形象、影响党群干群关系的突出问题”。

两份通知,接连出拳,直击病灶。

2018年底,中办印发通知,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工作,严控总量、频次;次年3月,通知再次印发,剑指形式主义拖累基层,划出道道红线:确保发给县级以下的文件、召开的会议减少30%—50%,严格控制“一票否决”事项,不能动辄签“责任状”……

“基层减负年”年底,省区市相关文件和会议分别压缩39%、37%,中央和国家机关分别压缩39%、33%。

“县里开短会成了常态”“感觉手机都变轻了”,舒展开肩膀的基层干部有了更多的时间走街串巷、服务群众。

这是持之以恒的攻坚。

“基层减负年”年底的中央政治局专题民主生活会,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这项工作做得不错,但不应该只是一年的事情,已经开了个头,接下来要一直这样做下去,不要什么时候又来个文山会海大回潮,要深化拓展基层减负工作,让减负成果更好惠及人民群众。”

这次来到民主村社区,总书记走进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询问社区干部这里都开展哪些便民服务、社区干部待遇怎么样、平时工作忙不忙等,详细了解近年来社区减负效果。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就像“牛皮癣”,纠风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总书记时时放在心上。

脱贫攻坚,谆谆叮嘱警惕“大跃进”:

“不顾客观条件的层层加码,看似积极向上,实则违背规律、急躁冒进,欲速则不达。”

抗击疫情,严肃批评形式主义问题:

有的地方市县局办“各自制作一份或几份表格,要求基层干部填写并迅速上报,这些表格的内容其实相差无几,但没有一个文件、一个部门帮乡镇解决急需的哪怕一个口罩、一瓶消毒水的问题”!

科研创新,反复强调“保障时间”:

“决不能让科技人员把大量时间花在一些无谓的迎来送往活动上,花在不必要的评审评价活动上,花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种种活动上!”

…………

方方面面,桩桩件件,总书记关爱干部、狠抓作风,鲜明树立为基层松绑减负、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实干导向。

这是以上率下的引领。

下之所以为,惟上是视。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从领导机关特别是从中央和国家机关改起,为基层干部松绑减负”。

2019年3月,在党中央统一领导下,建立了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这在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

正是从这一年起,每年听取基层减负年度工作情况报告,成为中央政治局的重要事项。

中央文件也明确提出,对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进行大排查,“从领导机关首先是中央和国家机关做起”。

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关心关爱基层干部群众的强烈信号,从党中央一路涌流到国家治理体系的“神经末梢”。

基层减负,松绑的是形式主义的束缚,拧紧的是实干担当的状态。以马不离鞍、缰不松手的韧劲,深化拓展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必将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更坚强的作风保证。

策划:杜尚泽

撰文:杨昕宸

海报:田兴洲

校检:朱利

摄影: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视觉:赖向东、虞东升

(责编:袁勃、赵欣悦)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李强会见新加坡代总统张赞成

  当地时间10月26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新加坡总统府会见新加坡代总统张赞成。  新华社记者 高 洁摄  本报新加坡10月26日电 (记者王迪、白元琪)当地时间10月26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新加坡总统府会见新加坡代总统张...

我国成功发射高分十四号02星 (1/2)

  每日新闻网讯:10月26日11时55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高分十四号02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新华社发(王胤杰 摄)

李成钢:中美就稳妥解决多项重要经贸议题形成初步共识

当地时间10月25日至26日,中美双方在吉隆坡举行经贸磋商。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李成钢在磋商结束后对中外媒体记者表示,双方就妥善解决彼此关注的多项重要经贸议题形成初步共识,下一步将履行各自国内批准程序。  ...

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 习近平主持并发表重要讲话

征求对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意见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习近平主持并发表重要讲话李强王沪宁蔡奇丁薛祥出席  中共中央8月27日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

习近平致电祝贺帕斯当选玻利维亚总统

10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致电帕斯,祝贺他当选多民族玻利维亚国总统。  习近平指出,中国和玻利维亚是好朋友、好伙伴。建交40年来,中玻关系始终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双方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相互理解和支持,各领...

船舶内装100%国产化 我国首艘自研大型出口双燃料客滚船交付

记者从中船集团获悉,今天(10月23日),由广船国际建造的我国首艘自研大型出口双燃料客滚船在广州南沙交付。  今天交付的双燃料客滚船可使用燃油和更清洁的液化天然气作为动力,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全船共12层甲板,配备...

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张升民简历

新华社北京10月23日电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张升民简历  张升民,男,汉族,1958年8月生,陕西武功人,1978年2月入伍,1979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  现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新疆哈密:“为人民服务”航标区域草地被破坏案件涉事2人依法接受处罚

央视网消息:据“新疆发布”公众号消息,10月23日,哈密市伊州区林业和草原局发布关于“为人民服务”航标区域草地被破坏案件行政处罚情况的通报。哈密市伊州区沁城乡“为人民服务”航标区域草地遭破坏一案,伊州区林业和草原局已办理...

美政府“停摆”三周整 食品救济摊位前排起长队

当地时间21日,美国联邦政府“停摆”已经整整三周。当天,记者在华盛顿特区一处救济点看到,被拖欠工资的联邦雇员排起了延伸数十米的长队,领取免费食品以解“燃眉之急”。  首都地区食品银行日前宣布,将从本周起为联邦雇员及合同工...

塞尔维亚首都发生枪击和纵火事件 武契奇发表讲话

当地时间10月22日,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国民议会大厦前发生枪击和纵火事件,造成一人受伤。伤者已被送往医院接受救治。  目前,一名犯罪嫌疑人已被逮捕。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随后发表讲话称,该事件是严重的恐怖主义行为。(总台...

2024
04/24
15:00
浏览量: 7526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出征

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出征

广东广州: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正式向公众开放

广东广州: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正式向公众开放

党和国家领导人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

党和国家领导人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

习近平会见美国工商界和战略学术界代表

习近平会见美国工商界和战略学术界代表

元首外交丨从中贝关系看中国对非真实亲诚理念

元首外交丨从中贝关系看中国对非真实亲诚理念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