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每日要闻 > 开年首场国常会“点题”壮大银发经济 运用市场机制满足多样化需求

开年首场国常会“点题”壮大银发经济 运用市场机制满足多样化需求

来源: | 时间:2024-01-08 15:42:30 | 点击:6435

 1月5日召开的今年首场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政策举措。会议强调,发展银发经济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既利当前又惠长远。

  民政部2023年12月份发布的《2022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8004万人,占总人口的19.8%,其中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0978万人,占总人口的14.9%。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银发经济涵盖了养老服务、健康医疗、老年教育、休闲旅游等多个领域,这些领域的市场需求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而增长,因此银发经济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

  发展银发经济正当其时

  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发展银发经济,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

  “我国养老服务亟须实现专业化、规范化和集约化。”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供给不足、质量不高、价格较高等是当前养老服务的短板。需要关注养老服务法治环境和产业政策,专业服务人员的供给和老年人消费观念的改善等方面。

  正如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丛亮日前在第六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银发经济:全球人口老龄化的新机遇”分论坛上所说,人口老龄化趋势下,满足老年人美好生活需要的银发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从需求端看,银发经济发展正当其时。从供给端看,银发经济蕴藏无限潜能、前景广阔。从国际经验看,银发经济可以有效提振经济、增进福祉。

  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发布的《中国银发经济发展研究报告》显示,2035年银发经济规模将达到19万亿元,届时将占总消费的28%,占GDP的9.6%。

  星图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目前养老产业的供给内容仍然集中在餐饮、护理、保健等基础养老服务方面,尚未形成优质、精准的产品供给和服务体系,也难以满足较高层次的养老需求。此外,我国养老产业目前市场化程度偏低,相关政策体系不够完善且实操性较差,部分老年人依然持有传统观念,这些因素都制约着“银发经济”的发展壮大。

  进一步发挥各方合力

  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对发展银发经济提出了详细的要求。具体来看,要切实履行政府保基本、兜底线职责,加强老年人基本民生保障,增加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要运用好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各类经营主体和社会组织作用,更好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共同促进银发经济发展壮大。要持续完善相关政策措施,重点解决好老年人居家养老、就医用药、康养照护等急难愁盼问题,让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

  巨丰投顾高级投资顾问于晓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目前来看,养老服务供给是不足的,预计后续将出台更多政策举措支持银发经济的发展,以提供更高质量的基本公共服务。同时,通过智能化养老、互助养老、社区养老、旅游养老、医养结合等,为老年人提供更便捷、个性化的服务。此外,加强养老服务业的人才培养,推动养老服务业的创新,以及加强城乡区域的协调发展、确保养老服务资源的均衡配置,将是下一步促进银发经济发展的着力点。

  谈及如何运用好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各类经营主体和社会组织作用,明明表示,首先,要加强对老年人居家养老、就医用药、康养照护等方面的政策支持,解决老年人急难愁盼问题,提高养老服务的覆盖面和质量;第二,要运用市场机制,鼓励和引导私营企业、非营利组织等多元化经营主体参与到银发经济中,提供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服务;第三,要持续完善相关政策措施,为各类经营主体提供政策支持和激励,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促进创新和竞争。

  对于可以为经营主体提供哪些政策支持和激励,田利辉建议,可通过政策扶持、税收优惠等措施,鼓励各类经营主体和社会组织积极参与银发经济的发展, 激发各类经营主体和社会组织的活力。在监管方面,要保障相关主体的合法权益,防止不正当竞争,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此外,可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做法,引进国际优质资源,加强与国际养老服务机构的合作,共同开发养老服务市场,提高我国养老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责任编辑:张紫祎)

免责声明:中国网财经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李成钢:中美就稳妥解决多项重要经贸议题形成初步共识

当地时间10月25日至26日,中美双方在吉隆坡举行经贸磋商。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李成钢在磋商结束后对中外媒体记者表示,双方就妥善解决彼此关注的多项重要经贸议题形成初步共识,下一步将履行各自国内批准程序。  ...

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 习近平主持并发表重要讲话

征求对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意见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习近平主持并发表重要讲话李强王沪宁蔡奇丁薛祥出席  中共中央8月27日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

习近平致电祝贺帕斯当选玻利维亚总统

10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致电帕斯,祝贺他当选多民族玻利维亚国总统。  习近平指出,中国和玻利维亚是好朋友、好伙伴。建交40年来,中玻关系始终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双方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相互理解和支持,各领...

船舶内装100%国产化 我国首艘自研大型出口双燃料客滚船交付

记者从中船集团获悉,今天(10月23日),由广船国际建造的我国首艘自研大型出口双燃料客滚船在广州南沙交付。  今天交付的双燃料客滚船可使用燃油和更清洁的液化天然气作为动力,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全船共12层甲板,配备...

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张升民简历

新华社北京10月23日电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张升民简历  张升民,男,汉族,1958年8月生,陕西武功人,1978年2月入伍,1979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  现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新疆哈密:“为人民服务”航标区域草地被破坏案件涉事2人依法接受处罚

央视网消息:据“新疆发布”公众号消息,10月23日,哈密市伊州区林业和草原局发布关于“为人民服务”航标区域草地被破坏案件行政处罚情况的通报。哈密市伊州区沁城乡“为人民服务”航标区域草地遭破坏一案,伊州区林业和草原局已办理...

美政府“停摆”三周整 食品救济摊位前排起长队

当地时间21日,美国联邦政府“停摆”已经整整三周。当天,记者在华盛顿特区一处救济点看到,被拖欠工资的联邦雇员排起了延伸数十米的长队,领取免费食品以解“燃眉之急”。  首都地区食品银行日前宣布,将从本周起为联邦雇员及合同工...

塞尔维亚首都发生枪击和纵火事件 武契奇发表讲话

当地时间10月22日,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国民议会大厦前发生枪击和纵火事件,造成一人受伤。伤者已被送往医院接受救治。  目前,一名犯罪嫌疑人已被逮捕。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随后发表讲话称,该事件是严重的恐怖主义行为。(总台...

广东佛山中小学试点“春秋假” 三选一解决家长难题

近日,《佛山市教育局关于开展中小学春秋假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2025—2026学年,广东佛山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将试点春秋假。根据安排,秋假定于11月12日至14日,共3天,若与前后周末相连,可形成5天假期;而春假则安...

【践行新发展理念 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绿色发展 建设美丽中国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各地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美丽中国”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  眼下是内蒙古防沙治沙秋季造林窗口期。在阿拉善腾格里沙漠,当地抓紧栽种梭梭、花棒等治沙苗木,同时引入无人...

2024
01/08
15:42
浏览量: 6435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出征

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出征

广东广州: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正式向公众开放

广东广州: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正式向公众开放

党和国家领导人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

党和国家领导人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

习近平会见美国工商界和战略学术界代表

习近平会见美国工商界和战略学术界代表

元首外交丨从中贝关系看中国对非真实亲诚理念

元首外交丨从中贝关系看中国对非真实亲诚理念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