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每日要闻 > 美好生活体验官:红色文旅融合铺就乡村振兴“致富路”

美好生活体验官:红色文旅融合铺就乡村振兴“致富路”

来源:人民网 | 时间:2023-10-02 07:51:23 | 点击:4481

“这趟旅行的目的,是带孩子更深层次地体会和感悟红色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今天我们参观了陕甘边照金革命纪念馆,逛了薛家寨,晚上在照金红色文化创意街区里品尝特色美食、欣赏非遗演出,临走前还买了一套当地产的艾绒被,不仅能在周末放松身心,还是一场很有意义的红色之旅。”刚刚过去的周末假期,来自西安的张先生专程带家人来到铜川市耀州区照金镇,开启了一场红色文化的省内周边游。

“日照锦衣,遍地似金。”照金,位于铜川市西北部,自古乃要塞之地。20世纪30年代初,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照金创建了西北地区第一个山区革命根据地——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孕育出彰显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照金精神”。

硝烟散尽,昔日的革命根据地如今成为重温红色记忆的鲜活讲堂。

“陈家坡不一般,明灯广场在眼前……”在陈家坡会议旧址前的大树下,年近七旬的杜天祥正在给游客讲革命故事,时而打着快板,时而陕北民谣,动情处手舞足蹈,让组团研学的学员们陶醉其中,仿佛又回到了1933年陈家坡那段光辉的革命岁月。

杜天祥是陈家坡会议旧址的专职管理员,同时还是这里的义务讲解员。在每次结束义务讲解时,他总忘不了把家乡照金及陈家坡新村的新变化宣传一番。

“这片红色的热土,可以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偏僻落后的小镇已发展为远近闻名的红色旅游小镇,乡亲们真正过上了好日子。”杜天祥告诉《美好生活体验官》,今天,照金精神仍然闪耀着灿烂的时代光芒,必须要继续弘扬,让照金精神永放光芒,代代相传。

走进照金街区,矗立在山上的“照金”二字与火形的标识,见证着这座小镇的历史变迁。从革命之红到发展之红,照金走出一条革命老区全面振兴的发展新路。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朱锦,一位土生土长的照金姑娘,大学毕业后,恰逢照金启动红色旅游名镇开发建设,看好家乡未来的发展前景,她决定回乡工作。

“2012年大学毕业后,我先去了新疆工作,2012年年底,得知照金在开发建设,有一个工作机会,2013年回家探亲时,看到家乡的发展变化,并且听到长辈们口口相传的照金未来规划,我就毅然决然的回来了。”朱锦告诉记者,照金国际滑雪场作为西北地区冰雪旅游目的地之一,这里还组织举办了全国奥林匹克射箭锦标赛、全省高山滑雪锦标赛等精品赛事30多场次,已接待冰雪旅游120万人次。

近年来,通过就业工资、土地流转、股权分工等多重收入,照金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的5000多元增加到2022年的近2万元,村民收入翻了近4倍。如今,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已变成名副其实的“金土地”,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切期盼正逐渐变为现实。

照金镇海拔1000多米,是高山艾草生长的一片沃土。随着生活水平和品质的大幅提升,人们越来越关注健康养生,而且艾草种植投资小,耐干旱,后续管理简单,具有一次播种可连续两至三年收获的种植优势,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年纪大了之后更注重身体保养了,前两年听朋友说照金的艾草很好,所以一直在网上买照金高山艾条和照金高山艾足浴包。不仅物美价廉,最近还有一些创新产品,效果还不错。”来自重庆的罗先生正准备购买一批照金高山艾条。

据介绍,照金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社区扶贫工厂推陈出新,与艾草加工企业合作,把艾草制作成照金高山艾条、艾绒被、照金高山艾足浴包、石墨烯艾绒护腰等多种产品。不仅增加了艾草的附加值,还为村里提供了工作岗位,带动两村200余户种植艾草达7000余亩,人均年收入2万元,使艾草成为群众“致富草”。

正在田间务工的代子村村民葛先生告诉记者,自从艾草种植基地建成后,自己在这打工,日子也越过越有信心。目前代子村的艾草种植一年可以收割两到三次,每亩艾草的纯收益可达1000元左右,一年就可以为村集体收入带来接近12万元的净收入,流转的120亩土地带动29户群众年增收4.8万元,每茬带动务工群众30余人。

代子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葛军海说:“下一步,我们代子村将进一步扩大艾草种植规模,同时全面提升艾草种植品质,继续和社区工厂进行深加工合作,提高艾草的附加值,推进村集体和农户艾草种植工作,多元化发展艾草产业,带动当地村民致富奔小康,促进代子村乡村振兴发展。”

(责编:王连香、吕骞)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 习近平主持并发表重要讲话

征求对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意见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习近平主持并发表重要讲话李强王沪宁蔡奇丁薛祥出席  中共中央8月27日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

习近平致电祝贺帕斯当选玻利维亚总统

10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致电帕斯,祝贺他当选多民族玻利维亚国总统。  习近平指出,中国和玻利维亚是好朋友、好伙伴。建交40年来,中玻关系始终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双方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相互理解和支持,各领...

船舶内装100%国产化 我国首艘自研大型出口双燃料客滚船交付

记者从中船集团获悉,今天(10月23日),由广船国际建造的我国首艘自研大型出口双燃料客滚船在广州南沙交付。  今天交付的双燃料客滚船可使用燃油和更清洁的液化天然气作为动力,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全船共12层甲板,配备...

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张升民简历

新华社北京10月23日电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张升民简历  张升民,男,汉族,1958年8月生,陕西武功人,1978年2月入伍,1979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  现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新疆哈密:“为人民服务”航标区域草地被破坏案件涉事2人依法接受处罚

央视网消息:据“新疆发布”公众号消息,10月23日,哈密市伊州区林业和草原局发布关于“为人民服务”航标区域草地被破坏案件行政处罚情况的通报。哈密市伊州区沁城乡“为人民服务”航标区域草地遭破坏一案,伊州区林业和草原局已办理...

美政府“停摆”三周整 食品救济摊位前排起长队

当地时间21日,美国联邦政府“停摆”已经整整三周。当天,记者在华盛顿特区一处救济点看到,被拖欠工资的联邦雇员排起了延伸数十米的长队,领取免费食品以解“燃眉之急”。  首都地区食品银行日前宣布,将从本周起为联邦雇员及合同工...

塞尔维亚首都发生枪击和纵火事件 武契奇发表讲话

当地时间10月22日,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国民议会大厦前发生枪击和纵火事件,造成一人受伤。伤者已被送往医院接受救治。  目前,一名犯罪嫌疑人已被逮捕。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随后发表讲话称,该事件是严重的恐怖主义行为。(总台...

广东佛山中小学试点“春秋假” 三选一解决家长难题

近日,《佛山市教育局关于开展中小学春秋假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2025—2026学年,广东佛山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将试点春秋假。根据安排,秋假定于11月12日至14日,共3天,若与前后周末相连,可形成5天假期;而春假则安...

【践行新发展理念 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绿色发展 建设美丽中国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各地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美丽中国”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  眼下是内蒙古防沙治沙秋季造林窗口期。在阿拉善腾格里沙漠,当地抓紧栽种梭梭、花棒等治沙苗木,同时引入无人...

赏秋正当时 各地文旅市场火热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深秋时节,秋意正浓,很多人选择错峰出游,带动文旅市场持续火热。  眼下,新疆天山南北的胡杨林进入最佳观赏期。连片的胡杨林披上金色的外衣,层层叠叠在天地间铺展。人们可以乘坐小火车穿行其间,也可以坐着...

2023
10/02
07:51
浏览量: 4481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出征

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出征

广东广州: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正式向公众开放

广东广州: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正式向公众开放

党和国家领导人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

党和国家领导人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

习近平会见美国工商界和战略学术界代表

习近平会见美国工商界和战略学术界代表

元首外交丨从中贝关系看中国对非真实亲诚理念

元首外交丨从中贝关系看中国对非真实亲诚理念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