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每日要闻 > 解锁新时代协同共育新场景

解锁新时代协同共育新场景

来源:中国教育报 | 时间:2025-09-07 14:54:14 | 点击:672

当下,不少中小学生家长被孩子的作业辅导问题所困扰,甚至成为家庭教育和家校合作中都容易产生压力和焦虑的因素。面对此问题,家长觉得有些“两难”:管得太多容易产生亲子矛盾且不利于孩子的自我管理,不管作业又觉得不放心,且可能会受到一些来自学校及环境的影响和压力。这个问题在某种程度上也折射出家校共育当中责任边界模糊、协作机制不畅的深层问题。如何在尊重教育规律以及明晰各自职责的基础上,构建协同互补的教育生态,是值得家校共同思考的问题。从破解“作业困局”入手,构建合理的家校边界,可以成为探索协同育人创新路径的一个突破口。

  分层作业指导机制:个性化支持为家长“减负”

  “作业”的本质其实是学生巩固知识、发展思维的自主学习途径,然而当下单一的作业模式以及“家长代劳”等异化现象的出现,根源是忽视了学生个体差异及家校功能的边界问题。学校可以发挥自身的专业主导地位,通过构建分层作业指导机制来为学生和其家庭提供个性化支持。第一步是对作业进行分层设计,比如建立“基础+拓展+挑战”三级作业体系,为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提供适配性任务。基础层级作业聚焦核心知识巩固,确保学生达成课程标准基本要求,这类任务要有明确导向性和可操作性,让学生能独立完成;拓展层级作业可侧重知识综合应用,鼓励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探索答案;挑战层级作业则面向学有余力的学生,以开放性问题激发其探究欲望,比如“如何设计社区垃圾分类优化方案”。

  作业设计应经过专业和科学论证,避免把教学责任和压力转嫁给家长,同时可通过课后服务等渠道提供专业指导,确保学生在独立思考中获得成长,家长在作业指导中的角色也可以回归“陪伴者”而非“辅导员”。

  学校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家长转变教育观念,比如对于低年级学生要注重培养其专注习惯,对于中高年级学生要着重发展其自主规划能力,家长可以协助制订学习和作息计划但不要代替孩子检查作业。针对学习存在困难的学生,学校可以建立帮扶机制,通过个别辅导帮助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而不是简单地要求家长“加强辅导”。北京某小学实施的“作业红绿灯”制度很有借鉴意义,即学生完成作业之后标注“已独立完成(绿灯)”“需老师讲解(红灯)”或“部分疑问(黄灯)”,教师根据这些标注进行针对性指导,这样既减轻了家长负担又强化了学校责任。

  分层指导机制的核心要点是“各归其位”,学校守住专业教育的底线,不把教学任务家庭化,家庭要守住生活教育的边界,不要越位承担教师职责。这种边界感的建立,既能让作业回归育人本质,也能让家长从“助教”角色中解放出来,更多专注于孩子的习惯培养、情感教育等方面。

  智能作业管理平台:打通家校信息壁垒

  技术赋能给重构家校共育边界带来了新的可能性。传统作业模式中,家校信息不对称是造成责任不清的重要因素,具体表现为教师不了解学生在家完成作业的真实状态,家长不清楚作业对应的教学目标及具体要求。智能作业管理平台的价值在于可以借助数字化工具打通信息壁垒,构建透明且高效的协同通道。智能作业管理平台的核心功能应当聚焦在“沟通、反馈、分析”这三大维度上,从而避免因信息误差而导致的无效干预。

  智能平台可以在反馈机制方面进行创新,如可以采取AI批改与教师复核相结合的方式,快速生成具有个性化的作业分析报告。这些数据既为教师调整教学提供依据,也让家长可以有针对性地陪伴孩子一起分析和复盘,例如“我们可以重点看看竖式计算的步骤,你觉得哪里容易出错”;平台还需要设置“边界保护”相关功能,避免数字化工具使家校边界模糊的情况加剧。又例如可以将作业提交时间设置为“弹性区间”,允许学生因特殊情况延迟提交,也防止家长因孩子作业“超时”产生焦虑而过度干预等。

  实践性学习任务:提供家校共育新场景

  要深层破解作业困局,除了观念上的转变,还需要形式上的创新。采取项目式学习任务是一个可以考虑的途径,它以真实问题为载体为学生布置“实践性作业”,为家校共育提供全新的协作场景。项目式学习任务的设计立足“生活联结”与“多元参与”,比如学校可围绕“校园生活”“社区发展”等主题开发作业任务包,注重学生生活能力、实践能力的提升。比如低年级可开展“校园植物观察日记”等项目,让学生在科学课学习中学会观察,家长可协助记录,最后由学生在班级展示成果;中高年级可设计“社区老字号探访”“城市交通拥堵治理建议”等项目,由教师进行指导,家长可利用周末时间参与、陪同或给项目提供意见建议、资源支持。

  项目式学习任务的评价机制是维系良好协作边界的重要保障。传统的作业评价常常聚焦于结果的“正确性”,这样很容易导致家长过度干预学生学习,而项目式学习任务的评价应该侧重过程的“参与度”及“成长值”。学校可以设计多维度评价表,学生自评要聚焦于“我学到了什么”,家长评价要侧重于“孩子在过程中的习惯或态度变化”,教师评价则重点关注学生“核心能力的发展”。通过这样的创新实践,家庭和学校既可以在协作上建立更清晰的边界,又可以围绕学生的健康成长形成一致的育人目标和更强的协同力。

  (作者系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副研究员)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孟加拉国达卡国际机场航班恢复正常

  △达卡国际机场18日发生火灾  孟加拉国首都达卡哈兹拉特·沙贾拉尔国际机场18日因货站火灾暂停航班,当晚火势得到控制后,该机场航班运营恢复正常。  孟加拉国民航和旅游部18日晚发布声明说,火灾发生在当地时间14时许,...

一个称呼里的教育观念

纪秀君一个称呼的变化,往往反映了时代变迁中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到幼儿园走访时,无意中谈到“园长妈妈”这个称呼,很多园长表示不喜欢被这么叫,她们更希望被称为“老师(园长)”或“园长老师”。不知从何时起,“园长妈妈”这个称呼...

强冷空气来袭 北京或将提前入冬

新华社北京10月17日电(记者田晨旭、侠克)强冷空气来了!据中央气象台发布的信息,预计16日至21日,较强冷空气将自北向南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将出现今年下半年以来最低气温。北京气象部门介绍,受强冷空气影响,未来几天,北京...

五彩斑斓意,层林尽染秋!锦绣山河美 赏秋正当时

央视网消息:金秋时节,全国很多地方尤其是北方多地的秋色都已经到了一年中最美的时候,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客。接下来,我们一起去赏秋。我们先到帕米尔高原东麓的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巍峨的雪山、金色的草甸、蜿蜒的河流交织成...

应急管理部:今年中央安全生产考核巡查将于11月开始

应急管理部今天(16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介绍,2025年度中央安全生产考核巡查即将开展,今年首次以中央名义开展,推动安全生产责任措施落实  发布会介绍,11—12月份,22个中央安全生产考核巡查组将陆续进驻各地区、各...

习近平向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成立80周年致贺信

10月1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成立80周年致贺信。  习近平指出,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为保障世界粮食安全、推动乡村发展和粮食体系转型、提高各国人民生活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习近平强调,中国政府高度重...

改革开放走在前|“科技引擎”激发南粤创新发展新活力

 新华网深圳10月14日电(王佳 俞欢)深圳多点开花实现前沿核心技术突破、珠海创新实践打破跨境转化壁垒、汕头突破传统产业边界打造增长新极……近日,“改革开放走在前——广东科创新气象”主题宣传活动举行。  从“创新高地”深...

关键突破!我国自研的超高速实时示波器发布

在今天(10月15日)召开的2025湾区半导体产业生态博览会上,我国自研的90GHz实时示波器正式发布,这一成果标志着我国在高端电子测量仪器领域实现关键突破,打破了国外长期技术封锁。  这款产品将国产示波器关键性能提升到...

抢眼!前9个月汽车工业“成绩单”出炉 车市“金九银十”表现有望延续

央视网消息:记者10月14日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获悉,2025年前9个月,我国汽车工业多项经济指标实现两位数增长。  最新数据显示,1—9月份,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2433.3万辆和2436.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3.3%和...

中国人民银行将开展6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

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2025年10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将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6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期限为6个月(182天)。 编辑:郭倩 责任编辑:刘亮

2025
09/07
14:54
浏览量: 672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出征

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出征

广东广州: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正式向公众开放

广东广州: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正式向公众开放

党和国家领导人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

党和国家领导人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

习近平会见美国工商界和战略学术界代表

习近平会见美国工商界和战略学术界代表

元首外交丨从中贝关系看中国对非真实亲诚理念

元首外交丨从中贝关系看中国对非真实亲诚理念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