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新闻杂志要闻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每日地方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每日新闻杂志 > 坚定信心,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重要讲话

坚定信心,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重要讲话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5-02-20 09:56:35 | 点击:390

“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在日前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深入分析当前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深切勉励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在困难和挑战中看到前途、看到光明、看到未来,保持发展定力、增强发展信心,保持爱拼会赢的精气神”。

民营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是党中央的一贯方针,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是长久之策。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民营经济之所以能够取得长足进步,一个重要方面就在于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为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创造了良好条件、开辟了广阔空间。当前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已经展开壮美画卷、呈现出无比光明的前景,我国民营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弱化,我们有信心有能力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看发展基础,现在我国民营经济已经形成相当的规模、占有很重的分量,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具备了坚实基础。从规模数量来看,全国登记在册民营企业数量超过5500万户,民营企业在企业总量中的占比在92%以上。从创新能力来看,民营经济贡献了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成为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从国产AI大模型赋能产业链,到人形机器人惊艳全球,都印证着民营经济规模实力、创新水平、市场竞争力的大幅提升。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民营企业必将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所长、蓄势扬帆。

看发展舞台,我国民营经济发展正迎来新的机遇、更大发展空间。就拿14亿多人口的超大规模市场来说,随着“两新”政策加力扩围实施,进一步激发“有潜力的消费”“有效益的投资”,拉动机械设备、新能源汽车、家电、零售等行业快速增长。新时代新征程,我国社会生产力将不断跃升,人民生活水平将稳步提高,改革开放将进一步全面深化,这些都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能。用足用好人才队伍和劳动力资源数量庞大、素质优良,产业体系和基础设施体系配套完善等优势,抓住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的机遇,民营经济就能走向更加广阔的天地。

看发展保障,2023年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涵盖了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加大对民营经济政策支持力度、强化民营经济发展法治保障等方面。去年以来,从完善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完善民营企业融资支持政策制度,到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再到加快推进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进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的各项改革举措正在落地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多方面显著优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不断健全和完善,将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更为坚强的保障。

“当前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些困难和挑战,总体上是在改革发展、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出现的,是局部的而不是整体的,是暂时的而不是长期的,是能够克服的而不是无解的。”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断,把握我国发展大势,科学研判形势,为民营经济发展注入了信心和力量。机遇总是和挑战同生并存,决定未来前景的是看待困难的眼光、解决困难的决心、应对困难的办法。在风雨洗礼中壮大,最需要的是坚定信心、团结一心。只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对国内外形势的判断上来,统一到党中央对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来,锐意创新、鼓足干劲,把各方面积极因素转化为发展实绩,就一定能共同开创民营经济发展新局面。

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也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更是干事创业的时代舞台。现在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十分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

(载2月20日《人民日报》 新华社发)

人民日报评论员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高秀木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返回任务将推迟进行

记者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了解到,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疑似遭空间微小碎片撞击,正在进行影响分析和风险评估。为确保航天员生命健康安全和任务圆满成功,经研究决定,原计划11月5日实施的神舟二十号返回任务将推迟进行

50种易倒卖回流医保药品纳入智能监管 哪些违规行为将被“狙击”?

国家医保局日前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超量开药智能监管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将加强超量开药智能监管,打击倒卖医保药品行为,将依托全国统一医保信息平台,建立健全超量开药问题智能监管筛查预警规则,推动监管关口前移...

习近平就牙买加遭受飓风灾害向牙买加总督艾伦致慰问电

习近平就牙买加遭受飓风灾害向牙买加总督艾伦致慰问电李强向牙买加总理霍尔尼斯致慰问电  11月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就牙买加遭受飓风灾害向牙买加总督艾伦致慰问电。  习近平表示,惊悉牙买加遭受强烈飓风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

习近平会见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

  11月4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  11月4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  习近平指出,今年以来,中俄关系锚定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发展目标,在风高...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昆虫博物馆:讲述昆虫故事 传承科学薪火

【校馆弦歌】    “从南极到北极,从草原到荒漠,到处都有昆虫的踪迹……”第三十二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期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昆虫博物馆内,参会观众被讲解员李姗姗的讲述深深吸引。她将大家带回三亿...

2025桂林艺术节:山水化境 戏剧新生

 榕湖之畔,漓江之滨,戏剧之光穿越岁月,映照出一幅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交融的生动图景。10月24日至11月2日,2025桂林艺术节以“化境”为主题,化剧入景,化艺入境,为观众带来百余场特色活动。  桂林——这座被誉为“...

各地“多点发力”保障群众温暖过冬 “数字化”“智慧化”助力精准调控

央视网消息:11月1日,宁夏已全面进入供暖期。新修订的《宁夏回族自治区供热条例》从11月1日开始也正式施行,条例要求,居民卧室、起居室温度从18℃提高至20℃,供热单位需保障达标。从10月15日开始,宁夏固原市、吴忠市、...

供暖补助停发、救济项目暂停 美国政府“停摆”致民生问题凸显

央视网消息:当地时间11月1日,美国政府“停摆”进入第32天。受此影响,美国民生领域危机愈演愈烈,低收入者救济项目暂停与医保费用飙升对部分家庭造成严重冲击。例如,“补充营养援助计划”因拨款延迟问题凸显,尽管美国政府冻结拨...

习近平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当地时间10月31日上午,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第一阶段会议在韩国庆州和白会议中心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题为《共建普惠包容的开放型亚太经济》的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 黄敬文 摄123下一...

墨脱超级水电站:全球规模最大水电项目的全景解析

关注011. 墨脱水电站概况1.1 △ 电站位置与资源墨脱水电站,坐落于西藏雅鲁藏布江下游的壮观“大拐弯”峡谷段,从米林县派村延伸至墨脱县西让村,全长260km。这一河段不仅拥有高达2350m的巨大落差,还具备丰富的水资...

2025
02/20
09:56
浏览量: 390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出征

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出征

广东广州: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正式向公众开放

广东广州: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正式向公众开放

党和国家领导人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

党和国家领导人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

习近平会见美国工商界和战略学术界代表

习近平会见美国工商界和战略学术界代表

元首外交丨从中贝关系看中国对非真实亲诚理念

元首外交丨从中贝关系看中国对非真实亲诚理念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