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新闻杂志要闻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每日地方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每日新闻杂志 > 继续推进“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论学习贯彻习近平主席在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重要讲话

继续推进“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论学习贯彻习近平主席在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重要讲话

来源:人民日报 | 时间:2024-12-22 13:38:32 | 点击:512

在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澳门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上,习近平主席深刻总结香港、澳门回归以来的实践经验,指出继续推进“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需要把握好以下4条:一要坚守“一国”之本、善用“两制”之利,二要维护高水平安全、推动高质量发展,三要发挥独特优势、强化内联外通,四要弘扬核心价值、促进包容和谐。

这4条重要经验相互联系、有机统一,贯通历史、现在和未来,对于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和实践引领作用。必须深刻认识到,坚守“一国”之本、善用“两制”之利,揭示了香港、澳门发展的根本保证和关键所在;维护高水平安全、推动高质量发展,明确了香港、澳门发展的重大前提和必然要求;发挥独特优势、强化内联外通,指明了香港、澳门发展的战略方向和必由之路;弘扬核心价值、促进包容和谐,揭示了香港、澳门发展的重要保障和有力支撑。我们要深刻把握这4条重要经验的科学内涵、精神要义、实践要求,继续全面准确、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确保不会变、不动摇,确保不走样、不变形。

“维护高水平安全、推动高质量发展”,这条经验深入阐明了“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重要内涵,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指导性。我们以此为例进行深入分析,以深化理解和把握。

习近平主席指出:“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维护安全和推动发展都要坚定不移。”大量事实告诉我们,安全这个底线守不住、守不牢,发展的大厦就会地动山摇,国家繁荣发展、人民幸福安康也就无从谈起。“一国两制”的根本宗旨,就是要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这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的原则。

澳门回归25年来,特别行政区政府和社会各界坚持把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和维护澳门长期繁荣稳定统一起来,意志坚定,从不为一时之曲折而动摇,从不为外部之干扰而迷惘。2009年落实基本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的宪制责任,制定澳门维护国家安全法;2018年设立由行政长官担任主席的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委员会;2023年顺利完成澳门维护国家安全法修改;连续7年举办“全民国家安全教育展”……正是因为持续夯实国家安全这个基石,澳门居民才能安居乐业,澳门的发展才有了良好的安全环境和坚实支撑。

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错综复杂,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一国两制”事业也面临挑战。我们要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以高水平安全保障“一国两制”行稳致远。一方面要抓住重点,统筹做好政治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新型领域安全等重点领域、重点地区、重点方向国家安全工作;另一方面要强化制度和能力建设,不断提升安全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创造人民幸福生活的总抓手。近年来,澳门聚焦“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建设,落实“1+4”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策略,在做优做精做强综合旅游休闲业的同时,加快发展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现代金融业、高新技术产业、会展商贸及文化体育等产业,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动能和综合竞争力。就拿中医药大健康产业来说,从中医药科研及平台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到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吸引更多企业入驻,再到澳门协和医院开业运营,大健康产业加快发展,集聚和带动效应明显。

澳门作为开放程度极高的外向型微型经济体,面临资源要素约束,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根本出路。习近平主席在重要讲话中提出4点希望,第一条就是着力推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抓住了澳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症结、指出了破题思路。整体来看,非博彩行业占澳门本地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1.7%,博彩业“一业独大”的局面正逐步改变,特别是“澳门科学一号”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成为澳门一张硬核高科技名片。面向未来,集中精力拼经济、谋发展、搞建设,结合自身优势和资源禀赋,着力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产业,推动实现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同澳门经济高度协同、规则深度衔接,不断塑造新动能新优势,定能更好引领澳门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造福澳门居民。

“一国两制”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进入新阶段,新时代“一国两制”实践承担着新的重要使命。我们要乘势而上、再接再厉、勇于创新,把“一国两制”实践的宝贵经验坚持好、运用好、发扬好,推动“一国两制”事业不断焕发出新的时代光彩、展现出新的蓬勃生机。

(载12月22日《人民日报》 新华社发)

人民日报评论员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4年12月22日  02版

责任编辑:杨逸凡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习近平就牙买加遭受飓风灾害向牙买加总督艾伦致慰问电

习近平就牙买加遭受飓风灾害向牙买加总督艾伦致慰问电李强向牙买加总理霍尔尼斯致慰问电  11月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就牙买加遭受飓风灾害向牙买加总督艾伦致慰问电。  习近平表示,惊悉牙买加遭受强烈飓风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

习近平会见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

  11月4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  11月4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  习近平指出,今年以来,中俄关系锚定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发展目标,在风高...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昆虫博物馆:讲述昆虫故事 传承科学薪火

【校馆弦歌】    “从南极到北极,从草原到荒漠,到处都有昆虫的踪迹……”第三十二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期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昆虫博物馆内,参会观众被讲解员李姗姗的讲述深深吸引。她将大家带回三亿...

2025桂林艺术节:山水化境 戏剧新生

 榕湖之畔,漓江之滨,戏剧之光穿越岁月,映照出一幅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交融的生动图景。10月24日至11月2日,2025桂林艺术节以“化境”为主题,化剧入景,化艺入境,为观众带来百余场特色活动。  桂林——这座被誉为“...

各地“多点发力”保障群众温暖过冬 “数字化”“智慧化”助力精准调控

央视网消息:11月1日,宁夏已全面进入供暖期。新修订的《宁夏回族自治区供热条例》从11月1日开始也正式施行,条例要求,居民卧室、起居室温度从18℃提高至20℃,供热单位需保障达标。从10月15日开始,宁夏固原市、吴忠市、...

供暖补助停发、救济项目暂停 美国政府“停摆”致民生问题凸显

央视网消息:当地时间11月1日,美国政府“停摆”进入第32天。受此影响,美国民生领域危机愈演愈烈,低收入者救济项目暂停与医保费用飙升对部分家庭造成严重冲击。例如,“补充营养援助计划”因拨款延迟问题凸显,尽管美国政府冻结拨...

习近平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当地时间10月31日上午,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第一阶段会议在韩国庆州和白会议中心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题为《共建普惠包容的开放型亚太经济》的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 黄敬文 摄123下一...

墨脱超级水电站:全球规模最大水电项目的全景解析

关注011. 墨脱水电站概况1.1 △ 电站位置与资源墨脱水电站,坐落于西藏雅鲁藏布江下游的壮观“大拐弯”峡谷段,从米林县派村延伸至墨脱县西让村,全长260km。这一河段不仅拥有高达2350m的巨大落差,还具备丰富的水资...

墨脱水电站简介概况 墨脱水电站简介概况 购买会员

墨脱水电站简介概况一、项目背景与地理位置墨脱水电站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墨脱县境内,依托雅鲁藏布江丰富的水能资源进行开发。该电站的建设旨在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促进西藏地区乃至全国的能源结构优化和经济发展。墨脱县地处偏...

李强出席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仪式 并宣布工程开工

7月19日上午,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仪式在西藏自治区林芝市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出席开工仪式,并宣布工程正式开工。 新华社记者 刘彬 摄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仪式7月19日上午在西藏自治区林芝...

2024
12/22
13:38
浏览量: 512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出征

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出征

广东广州: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正式向公众开放

广东广州: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正式向公众开放

党和国家领导人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

党和国家领导人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

习近平会见美国工商界和战略学术界代表

习近平会见美国工商界和战略学术界代表

元首外交丨从中贝关系看中国对非真实亲诚理念

元首外交丨从中贝关系看中国对非真实亲诚理念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