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新闻杂志 网络版每日要闻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每日地方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每日新闻杂志 网络版 > 中国冲浪奥运首秀!逐浪6年的大凉山女孩“冲进”奥运会

中国冲浪奥运首秀!逐浪6年的大凉山女孩“冲进”奥运会

来源:新华网 | 时间:2024-08-06 13:41:04 | 点击:4370

近日,在巴黎奥运会女子冲浪第3轮比赛中,中国冲浪选手杨思琪不敌美国选手,止步16强,但已创下中国队该项目最好成绩。15岁的中国选手杨思琪,既是中国首位奥运会冲浪选手,也是本届奥运会该项目年纪最小的选手。她说遗憾的是没有在本次奥运会完整地完成一次管浪,但她的出现无疑是中国冲浪新生代破次元的一次进步。

(新华社记者 马平 摄)

  从大凉山到塔希提,这个女孩让世界看到中国冲浪

8岁第一次见到大海,9岁开始练习冲浪,这个从大山走出来的小女孩只用了6年时间创造历史。相比一众条件优越的外国选手,咱们中国的“小孩姐”面对世界级的巨浪,也毫不胆怯,外媒都交口称赞。

总结巴黎奥运会,杨思琪表示自己在这次比赛中收获了友谊,挑战了极限,也更加清楚自己与顶尖选手之间的差距。“我非常开心,抓到了很多大浪,但没有完成一道管浪,还是会有遗憾。”她说。

提阿胡普以巨大的管浪闻名,杨思琪直到奥运会前夕抵达塔希提备战时才第一次在这里冲浪,也没有对管浪进行过专门训练,但她说自己并不害怕。“其实我并不害怕这里的浪,所以每次摔倒之后都能再去抓下一道浪。”

国际冲浪协会主席费尔南多·阿格雷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杨思琪表现得很好,她年轻、专注且了解大海。提阿胡普的浪并不容易。你必须要有坚强的心志才能下到那样的浪里,更别提划水、起乘、冲进管浪里,但她都做到了。”

“冲浪运动员一般25岁到30岁之间成熟。她才15岁,完全可能再参加两届奥运会。”阿格雷说,“这是她第一次参加这个级别的比赛,她拿不了冠军,但她已经是一名奥运选手,已经在创造历史……她有一个非常好的未来。”

(新华社记者 马平 摄)

9岁前没见过大海,15岁巴黎奥运与浪共舞,这是一个大山女孩挑战大海的故事

15岁的杨思琪出生在四川省凉山州会理市益门镇的一个农村家庭。在妈妈眼里,杨思琪从小就展现出极强的运动能力。“篮球、跑步、骑车等这些运动她都很喜欢,表现得也还不错。”8岁时,她因活泼好动的性格和出色的身体素质被凉山彝族自治州业余体育学校的教练何世飞选中,开始了她的体育生涯。

何世飞教练在接受新华网记者采访时谈起小时候的杨思琪,说8岁的杨思琪像个男孩子一样,体能很好,动作很灵敏,展现出来很好的运动天赋,具备职业运动员的潜质。最初,她跟着何教练学习柔道,但因年龄不足未能参加省赛,随后何教练将杨思琪推荐到四川省邛海水上运动学校学习帆船。2018年,随着中国冲浪队的成立,邛海水校也开设了冲浪项目课程,杨思琪凭借其良好的平衡感和勇于挑战的精神,转型成为了一名冲浪运动员。

在何教练看来,杨思琪能够拿到奥运会入场券,和平时的刻苦训练密不可分。六年来,杨思琪每日与海水相伴,皮肤在太阳暴晒下变的黝黑,发色在海水的腐蚀下变成了焦黄色,这些都是杨思琪艰苦训练的印记。

看到巴黎奥运会上杨思琪的精彩表现,何教练感到很欣慰,也为杨思琪感到骄傲。何教练说,“希望思琪未来能够在水上冲浪项目上达到更高的水平,能代表国家参加更多的大赛,以后站到最高的领奖台”。

(新华社记者 马平 摄)

知识小课堂:认识奥运新兴项目—冲浪

冲浪,是以海浪为动力的一项极限运动,其运动原理是以海浪为动力,借助海浪的力量,完成等浪、看浪、划水、抓浪、起乘站立,以身体重心、肩膀、双腿控制冲浪板的走向,以此滑行和解锁各类技术动作。资料显示,冲浪项目在东京奥运会首次进入奥林匹克大家庭,当时中国队并未派队员参赛。进入巴黎奥运周期,15岁的女选手杨思琪飞速进步,获得了巴黎奥运会参赛资格,成为首位亮相奥运赛场的中国冲浪选手,实现中国冲浪运动的突破。

怎样看懂冲浪比赛?

冲浪比赛采取打分制,每道浪的满分为10分,每组比赛的裁判由5人组成,他们根据选手表现给出0至10分间的分数,然后去掉最高和最低分,取其他裁判给出的分数平均值,作为该道浪最终评分。动作技巧、难度、风险系数等都是打分要素,某些评分还要考虑到比赛场地浪况和天气变化。选手在比赛中最多可以抓取10至15道浪,个人赛时长在15至30分钟之间,最终取成绩最好的两道浪总分排序决定名次。

什么是冲浪优先权?

比赛中通常会有2到4名运动员一组进行比赛,他们需要在比赛时间里尽可能抓住最好的浪况。根据规则,每次只能有1名选手冲浪,最接近浪峰的人有冲浪优先权。比赛中每名运动员都能得到至少1次优先权,有优先权的选手可以无条件地选择浪和滑行方向,其余运动员不得对其进行干扰。

(新华社记者 马平 摄)

(文案:别培辉 孙诗语  终审:陈竞超)

部分内容来源:新华社、中国体育报等

责任编辑:郑亮】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中央网信办专项整治网络直播打赏乱象

新华社北京10月28日电 记者28日从中央网信办获悉,为进一步加强网络直播打赏管理,中央网信办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整治网络直播打赏乱象”专项行动,聚焦娱乐性团播、私域直播等易滋生直播打赏乱象的重点领域,从...

网络安全法完成修改 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10月28日表决通过关于修改网络安全法的决定,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  2016年制定的网络安全法是网络安全领域的基础性法律。此次网络安全法的修改,适应网络安全新形势新要求,重点强化...

工信部等四部门启动2025“孝老爱老购物季”,促进银发消费扩容提质

央视网消息:据工信微报微信公众号消息,为深入贯彻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全面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丰富优质老年用品和服务供给,激发市场活力和消费潜力,促进银发消费扩容提质,满足...

李强会见新加坡代总统张赞成

  当地时间10月26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新加坡总统府会见新加坡代总统张赞成。  新华社记者 高 洁摄  本报新加坡10月26日电 (记者王迪、白元琪)当地时间10月26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新加坡总统府会见新加坡代总统张...

我国成功发射高分十四号02星 (1/2)

  每日新闻网讯:10月26日11时55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高分十四号02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新华社发(王胤杰 摄)

李成钢:中美就稳妥解决多项重要经贸议题形成初步共识

当地时间10月25日至26日,中美双方在吉隆坡举行经贸磋商。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李成钢在磋商结束后对中外媒体记者表示,双方就妥善解决彼此关注的多项重要经贸议题形成初步共识,下一步将履行各自国内批准程序。  ...

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 习近平主持并发表重要讲话

征求对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意见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习近平主持并发表重要讲话李强王沪宁蔡奇丁薛祥出席  中共中央8月27日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

习近平致电祝贺帕斯当选玻利维亚总统

10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致电帕斯,祝贺他当选多民族玻利维亚国总统。  习近平指出,中国和玻利维亚是好朋友、好伙伴。建交40年来,中玻关系始终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双方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相互理解和支持,各领...

船舶内装100%国产化 我国首艘自研大型出口双燃料客滚船交付

记者从中船集团获悉,今天(10月23日),由广船国际建造的我国首艘自研大型出口双燃料客滚船在广州南沙交付。  今天交付的双燃料客滚船可使用燃油和更清洁的液化天然气作为动力,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全船共12层甲板,配备...

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张升民简历

新华社北京10月23日电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张升民简历  张升民,男,汉族,1958年8月生,陕西武功人,1978年2月入伍,1979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  现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2024
08/06
13:41
浏览量: 4370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出征

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出征

广东广州: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正式向公众开放

广东广州: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正式向公众开放

党和国家领导人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

党和国家领导人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

习近平会见美国工商界和战略学术界代表

习近平会见美国工商界和战略学术界代表

元首外交丨从中贝关系看中国对非真实亲诚理念

元首外交丨从中贝关系看中国对非真实亲诚理念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